专栏名称: 科研圈
“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运营,第一时间推送顶级学术期刊摘要、前沿研究成果、精彩讲座与会议报告,服务一线科研人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新闻界  ·  ChatGPT语境下版权正当性的再反思 ·  2 天前  
募格学术  ·  冬天第一国民水果,滋润了中国人3000年! ·  3 天前  
科研大匠  ·  KO现货全线3999元,最后7天! ·  4 天前  
国际新闻界  ·  世界的“铭文”:对基特勒“Aufschrei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圈

大学老师们越来越不会上课了:国内名校学生学习满意度不足20%

科研圈  · 公众号  · 科研  · 2024-12-27 17:36

正文


青椒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图片来源:Pixabay


撰文 菡萏


中国大学生们对于自己的课堂学习体验,很难说得上是满意。根据软科发布的 2024 年中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在“教师能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包括前沿研究成果”“教师注重与学生互动”三个方面,给出满意和非常满意评价的学生都没有过半。


而且,这种情况并不会因为学生是否在名校学习而改变。一项由南京大学学者主持的研究发现,中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在学习经历的满意度上明显低于美国的同类大学:3 所国内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对学术体验的满意程度不足 20%,而 5 所美国知名高校的大学生满意度均在 55% 以上——“师生互动”是影响教学满意度的最关键因素。


A、B、C为中国三所著名研究型大学,D、E、F、G、H为美国五所著名研究型大学,百分比为选择'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之和。来源:吕林海,2016


问题出在了哪里?



苦恼的青椒


知乎上,一条被浏览了 87 万次,100 多条回答的问题“高校青椒被安排的课程太多严重耽误科研和生活,该如何解决困境?”,吐露了很多大学老师的心声:


上半年我每周要完成八次 16 节课。原以为终于熬过半学期,快苦尽甘来了。…昨天听说学院下半年又给我安排课程,每周六次 12 节课,又加了新课。我又不能拒绝。因为青椒同事们大多接了不少课程,我又不能太特殊化。但是我真的不想在我科研黄金年龄段里浪费绝大多数时间在大量沉重的教学工作上啊,这导致我的科研产出一再滞后,感觉自己又被当作耗材给浪费、完全不被重视的感觉。


年轻教师承担大量教学任务,似乎是国内大学的一项“惯例”。2023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针对国内某教学研究型大学 2008 年至 2020 年的教师教学工作量进行了分析,发现教师们每周的课堂教学工作量在 10 个课时左右波动,但不同级别的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量并非“一视同仁”。具有高级职称的教授的课堂教学工作量总是明显低于其他人(大多为每周 4~5 课时),讲师和副教授的教学任务则是最重的。


教授需要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科研和研究生教育中,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理由。但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现存制度导致的考核体系和工作内容不匹配,确实是目前所有人都面临的困境。在一次与文汇报记者的访谈中,一位化名为 Leo 的国内大学讲师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我所在的岗位是教学科研岗,但在评价的权重方面,一直是‘’项目>论文>教学”。在这样的评价指挥棒下,身边的“聪明人”都把精力主要放在科研上。而我仍然试图保持一种平衡,要做科研,但也不能“放”掉学生。


国内多数大学并不设置单独的“授课教授”晋升途径,因此大学老师通常需要完成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考核。为了争取硕士和博士导师资格,实现“升级”,青年教师越来越倾向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究中,而这往往是以减少教学投入为代价的。一项针对中国本科教师的调研发现,从 2007 年到 2018 年,偏爱教学的教师与偏爱研究的教师之比从 4:6 上升到 2:8,教师平均每周教学与研究时间之比从 1:1.3 上升到 1:2.4


此外,教学训练不足也是一些青椒们上不好课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博士生教育几乎不涉及教学能力培训,因此只要他们的学术能力(成果)符合要求,就可以被聘为大学教师。这些新教师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教学技能不足,不能很好地胜任他们的教学岗位。当教师短缺时,他们只能直接开始教学。


图片来源:Pexels



不爱在教室里上课的大学生


在教学满意度普遍不高的当下,为了拿到绩点的大学生们开始另辟蹊径,比如,去 b 站上课。


根据今年 6 月的一项报道,以“00 后”为主的 2022 年入站用户在 b 站消费最多的内容不是休闲娱乐类,而是各类大学课程。其中,排名前 3 位的视频均为山东财经大学副教授宋浩老师的数学课程,且数学类课程独占 5 席,其余内容分别为物理和计算机技术相关课程。

实际上,早在 2020 年,在 b 站上课这件事就已经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根据“网易数读”的统计,b 站最热门的 15 个课程里,数学和编程课占了一半。《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零基础入门学习 Python》等课程纷纷上榜,显然有不少现役大学生的助力。


来源:网易数读


此外,这些在  b 站上课的“同学”们很多并不是一分钟热度。上述统计显示,2020 年单日在 b 站成功“上完一节课”的人数和坚持在 b 站学习超过一周的人数分别达到了千万级和十万级。


来源:网易数读


你对自己母校的课程满意吗?

你认为“教学”是大学老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吗?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或看法


主要参考来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9579547

https://ctl.nj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11/1a/6866f0a64e2b9063859e37fa57ba/b2dc16c6-f007-4d5c-9ca5-54bfa2b3da22.pdf

https://tje.ioe.tsinghua.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602004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sychology/articles/10.3389/fpsyg.2020.593571/full

https://www.metrology-journal.org/articles/ijmqe/full_html/2023/01/ijmqe230010/ijmqe230010.html

https://sputniknews.cn/20240705/1060263573.html

https://mp.weixin.qq.com/s/JNylK-UCIYrUjUoZILfj1g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8/528539.sht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科研圈”。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或通过公众号菜单与我们取得联系。相关内容禁止用于营销宣传。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