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郑华菊
来源 | "医学界"微信号
段涛终于加入创业大军了!
自今年1月卸任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起,业界关于段涛职业新走向的揣测即尘嚣日上,然而他自己并未向外界透露丝毫。直到今天,6月2日,段涛召开『段涛2.0发布会』,面对多家媒体正式宣布『我创业了』。
做了一个不容易的决定!
“是的,我创业了。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这意味着我要脱离自己的 Comfort Zone (舒适区),这意味着我要从零开始,这意味着我要拿前半生积累的一切去赌未知的将来,这意味着我要面对很多的未知和挑战,这意味着我要面对很多的不理解。”段涛说。
既然如此艰难,为何还要创业呢?
“中国的私立医疗机构有太多的不尽如人意,中国的公立医疗机构有太多的无奈。”段涛说,并认为,总得有人有勇气去面对这些挑战,去改变这些现状。
此外,近年来国家屡屡发布推进医生自由执业政策,就在最近,国家卫计委颁发第12号文,鼓励医生创业,支持在职医生开医院开诊所;同时,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发第4号文,鼓励事业单位人员在职创办企业,不用辞职。
“形势喜人,形势催人,形势不等人!”段涛用这句话描述目前国家宏观政策对于医生创业的利好。
的确如此,由于医疗市场驱动和国家政策支持,越来越多公立医院医生打破铁饭碗离开体制,医生多点执业、医生自由职业渐渐成为趋势。早期试水的张强医生集团、博德嘉联等医生集团,经历最初的艰难后,融资的融资,建实体的建实体,发展势头良好。
先驱们的尝试和成功,对有能力有梦想的段涛来说,想必是有诱惑的。
种种原因下,段涛此次的创业决心也非常之大——"在今天发布会前,我并没有向关心我的朋友们、同事们和领导们透露,我不想给他们劝我的机会,我也不想给自己留退路。”
下一盘很大的棋
那么,段涛究竟要创什么样的业呢?
据介绍,这是一个集管理、运营、投资为一体的公司,主要包含5个特征:『体制内与体制外混合;医院管理公司与医生集团的混合;国内与国外混合;专业与行业混合;投资与运营的混合等五个特点。』
同时,公司会设立医院管理公司、医生集团、研究院、培训学院、创新中心等多个模块。
其中,医生集团的和合伙人制度将保障加盟医生获得工资奖金以外的其他收入;研究院则保证大专家继续有团队帮自己做科学研究,发SCI文章,申请科研基金,大学做兼职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同时培训学院可以使年轻医生有体面的收入,很好的培训学习机会,系统的职业发展规划等。
总之,听起来是一盘很大很大的棋。但据段涛本人透露,为了实现更大的自主权,目前他并未接受任何投资。
此外有消息称,已经有较多国内优秀的妇儿医疗机构与段涛正在洽谈进一步合作的机会。他表示:“我们愿意与公立和私立的妇儿医疗机构、研究机构、以及妇儿医疗机构的投资者合作,我们输出管理、输出技术、输出人才、输出品牌、输出标准、输出知识、输出文化、输出价值观,提供体系化和模块化的解决方案。”
努力做到『不要脸』
今天下午,医生站 APP率先发布段涛创业消息,此后段涛个人公众号发布文章《院长日记&号外 我创业了》,引起行业人士关注和热议:
在一片点赞和祝福声中,也夹杂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
『以段教授的学识、修养、能力和影响力,创业之路,一定会特别坎坷……因为创业要成,必须是得有当孙子的过程。』
其实,这点担忧和冯唐对段涛的提醒非常一致——在今天的发布会上,主办方播放了一段冯唐发给段涛的创业祝福视频,里面就有个『九字真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哄堂大笑后,段涛认真回应了这个提醒:前两个都能做到,第三个『不要脸』,对我的确是一个挑战,很多情况下,『当老大当久了,人会废掉的』,不过目前,我正在克服,在做让自己不要脸的事情。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提醒『创业不是请客吃饭』,预测『老段介入民营得从小学生做起,未来的三年内他的膝盖皮肤上会留下一块块乌青』。
……
无论如何,曾经的明星院长,现在体制内的一位医生(段涛表示自己依然是一妇婴的人,还会在一妇婴看门诊、做手术,也会在同济大学做教授、带学生、做科研。),在『原本可以安安静静地,很享受地做一个老院长,老专家,老教授的』时候,选择了另一条路,正在撸起袖子加油干——
我不想过那种一眼可以看到底的舒服日子,我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去改变这个行业,去影响这个世界。
版权申明 |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 | 021-58545118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