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调岗引发劳动关系终止的三种情形,并探讨了相关法律规定。文章指出,调岗是否基于劳动合同约定、公司规章制度或双方协商一致,以及调岗是否导致劳动者实际工作条件重大变化并对劳动者造成不利影响,都是判断劳动关系是否终止的重要因素。同时,文章还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法条,阐述了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和赔偿金的规定。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调岗引发劳动关系终止的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调岗基于劳动合同约定等,不会被视为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第二种情形是调岗导致劳动者实际工作条件重大变化并造成不利影响,劳动者有权拒绝调岗,如用人单位因此解除合同则需支付经济赔偿金;第三种情形是劳动者同意调岗但工作条件变化造成实质性不利影响,劳动者仍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关键观点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法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何种情况下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包括依照不同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同时,也指出了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支付赔偿金,标准依照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
关键观点3: 关于调岗交流的平台
文中提到了“薪人薪事全国HR聚集地”,这是一个HR交流平台,已有20万以上的HR加入,可以与包括沃尔沃、联想、华为、美的、字节等在内的HR一起交流成长。
正文
调岗引发劳动关系终止,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形:
(1)如果调岗是基于劳动合同中的约定、公司的规章制度或者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那么这通常不会被视为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此时,用人单位可能不需要支付赔偿金。
(2)调岗是否导致劳动关系终止:如果调岗导致了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例如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且这种变化对劳动者造成了实质性的不利影响,劳动者有权拒绝调岗。如果用人单位因此解除劳动合同,这可能被视为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
(3)劳动者是否同意调岗:如果劳动者同意调岗,但调岗后的工作条件确实对劳动者造成了实质性的不利影响,劳动者仍然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劳动者不同意调岗,且用人单位因此解除劳动合同,这可能被视为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
|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