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春国航
凝聚青春力量,打造青春国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护航亚冬,“吉祥”相伴 ·  15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魏应彪一行在中航工业京区单位开展调研工作 ·  15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蓄力奋战“开门红” 跑出新年“加速度” ·  2 天前  
航空工业  ·  三架齐飞!AG600M完成新春第一飞 ·  3 天前  
航空工业  ·  他们,在“战位”迎新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春国航

中航青年说党史 | 走近不朽“民族魂”

青春国航  · 公众号  · 民航  · 2021-06-04 13:51

正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回首历史长河

广大青年总是以实际行动

不断向时代证明

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





1919年

以青年为先锋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作为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五四运动促进了

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鲁迅 先生

作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奠基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今天,

让我们跟随 国航 机务工程部

青年讲师——任禹达 的脚步

一同探访 北京 鲁迅博物馆 吧~




北京 鲁迅博物馆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

内有 鲁迅旧居 鲁迅陈列展览




第一站

鲁迅旧居


鲁迅旧居

是鲁迅先生于1924年春天购入后

自己设计改建成的

也是迄今在北京

保存最完整的一处鲁迅居所


1924年5月25日

鲁迅先生与母亲鲁瑞

和原配夫人朱安

搬到这里居住

此后在此生活了两年多



当时的阜成门一带是北京比较穷苦的住宅区

居住的大多是靠体力为生的平民百姓

市政设施很差

既没有电灯,也没有自来水

胡同的道路是土路、煤渣铺成的

风天黄沙飞舞

雨天道路泥泞


在西三条居住的两年多时间里,鲁迅主编和指导青年人编辑了《语丝》周刊、《莽原》周刊、《莽原》半月刊、《国民新报副刊》等刊物。


指导成立了“未名社”“莽原社”等青年文学团体,编辑《未名丛刊》《乌合丛书》,还为不少青年作者编选辑、写序言、校改文稿和译稿。

完成《嵇康集》的校勘;翻译《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写下了散文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集》以及《坟》、小说集《彷徨》与《朝花夕拾》中的大部分作品。




在这里

鲁迅先生

不仅 将自己的宏大抱负融于实践

指引了中国新青年一代

更加坚定理想信念

不断实现青春誓言



第二站

鲁迅陈列厅


1954年初

鲁迅陈列厅在旧居旁修建

1956年10月19日

鲁迅逝世20周年时

陈列厅正式建馆并对外开放



鲁迅工作的地方


1912年5月教育部迁到北京

鲁迅时任 社会教育司科长


20世纪初

新文化运动 在中国大地蓬勃兴起

猛烈冲击和荡涤了 几千年来的

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

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开辟了道路



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

以爱国学生为先导

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 五四运动

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姿态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鲁迅的照片墙

人是动态的、复杂的、变化的

照片捕捉富有意义的瞬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