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oodbye
应该是口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即使是路边摆摊的大妈也会偶尔紧跟国际潮流,嘴里突然蹦出一句「姑德儿拜」。可不同于
Good morning,Good day
这些通过字面就很容易理解的问候语,很少有人懂得 G
oodbye
的真正意思……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追本溯源来看看
Goodbye
的前生今世。我们在
Google
里面搜索
Goodbye
,便可得到下图:
什么!原来我们成天挂在嘴边的
Goodbye
前身竟然是
God be with you
?居然和
God
有关?
没错!
也就是说,很久以前人们分别只是都是用
God be with you
来道别的啊?
是的!
字面意思看来,
God be with you
就是「愿主与你同在」之意,在圣经中,经常可以见到以「
愿神与你同在
」或者意义相近的话作为结尾时候的祈福语,例如在新约书券,林后13章11节便有:
the God of love and peace shall be with you
(愿仁爱和平的神与你们同在)。
由此可以看出,
goodbye
最早不单单有再见之意,更有祈福祝愿的意思。
随着时间的演化,
God be with you
就慢慢简化成
God be wy you
,在1573年于
Gabriel Harvey
写的一封信中,
Godbwyes
第一次出现,如下:
“ To requite your gallonde [gallon] of
godbwyes
, I regive you a pottle of howdyes. ”
眼尖的小伙伴都能看出来,前半部分都是
God
而不是现在的
Good
,这种演变直到1694年才可以看到:
“
He flings up his tail… and so bids us
good-b'wy
.”
这种演变主要是受到
Good morning
,
Good day
等问候语的影响,套用了类似的句式,
God
就渐渐的变成
good
。所以我们了解到,
goodbye
中的
good
并不是「好」的意思,而是
God
的变形。
2
既然我们了解了
Goodbye
的前生今世,我还想带领大家做更近一步的思考:原型句
God be with you
作为一个具有完整语法结构的句子,动词为什么是
be
而不是
is
呢?完全不符合我们在学校接受的语法规律啊?是不是错的呢?
Sophie Hawkins 有一首歌叫做
I walk alone
,里面有一段歌词就是:
☟
I walk alone
God speed you love
God take me home
I walk alone
God be my judge
God still my soul
在往下看之前,不妨问问自己会如何翻译这几句歌词呢?
其中的2,3,5,6都是完整的句子,但是似乎都不符合我们在学校学到的语法规则,这怎么解释呢?
这四句话其实都是祝愿的意思,譬如第5句实际应该翻译为「愿上帝平复我的灵魂」,而如果用符合一般语法规则的
God stills my soul
,那么意思就变成了「上帝平复我的灵魂」,前者表明祈愿,后者表示事实。
这种不随人称,单复数以及时态变化,动词始终用be或者原型的句子,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虚拟语气
,只是现代英语已经很少这样用了。只有在某下特定的情况下,为了达到特殊的修辞效果,配合上下文才会使用,而且这时会有一种古英文(
ancient quality
)的味道!(情况类似于你用文言文拽b格)
而虚拟语气的动词用了
be
或者动词原形,意思常常也就表明「但愿」,而非事实。例如我们将原型「愿主与你同在」
God be with you
改成
God is with you
,意思就变成了事实「上帝与你同在」,失去了祝福之意,这显然不是原句的本意。
由此而言,现实生活中很多看似不符合语法而带有祝愿之意的句子,常常都是虚拟语气,例如:
Rest in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