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到处问“现在应该怎么办,该不该割肉?该不该抄底?”。
能告诉你具体买入、卖出信号的,那都是骗子。你更应该在基于一些稳妥策略的前提下,自行操作。
这不是马后炮,早在半个月前,大炮就一直在警告,疯狂的ICO无法持续,任何非理性的众人狂热型投资,都是要回归理性的。而且,在回归理性之前,还会给大家一个小小的教训。请看本公众号在6月26号发的这篇文章:
【写在ICO崩溃边缘】举世人罕见之盲目,造今日ICO之疯狂
另外,前后系列文章中还警告,ICO是一颗老鼠屎,它最后的崩盘,还会熏臭了整个大盘。从6月初持续至今的整体下跌,领跌的便是ETH,老大BTC反倒是没有多大变化。而ETH同时也是各类ICO的圈钱标的,此次下跌,ICO难辞其咎。
请看大炮在7月2号发的这篇文章:
EOS都破发了,白日梦醒了没有
任何非理性的群体投资狂热,终归是要回归理性的。非理性本来就是受一些炒作所推动的,而炒作都是有目的的,他们炒作完成后必将实施手动以达到目的。再加上17年上半年长达半年的牛市,使得大盘上盈利盘面太多,一有点风吹草动,大家都着急把盈利落袋,所以各种原因综合之下,大幅回调再所难免。请看大炮于7月1日回复朋友的提问:
7月初还可以说是熊市迹象明显,到现在,熊市基本已经确定来了,所以不用去质疑到底有没有熊市了,而现在,就是价格由当前市面价格向价值价格回落的时候。
现在的问题是,此次熊市会有多深、会持续多久?会像13年一样,再来一个长达2年的大熊市吗?
今年的熊市和13年的熊市有两个共同点:1)都发生在长达半年的持续高歌猛进之后,
各大交易所存在大量的盈利盘
;2)
大涨的中后期,都有大量新人涌入
,13年是由于央视报道导致大量的炒房、炒金大妈涌入,今年是由于ICO的造富神话,导致大量股市小散和部分参与过各类资金盘、互助社区的白日梦患者涌入。
大炮认为,此次熊市,规模和持续时间上应当要小于13年的熊市
。作出此推测所基于的原因有:
1)13年熊市,直接导火线是央行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而后续世界第一的门头沟(mtGox)倒闭事件使得熊市更进一步,可以说那时整个世界的舆论站在了比特币的对立面,尤其是国内,政府层面基本上是否定了比特币的未来。但今年政府的态度却倒转了过来,首先是小蚁股以“中国首个开源区块链”的形式登上了CCTV,然后是区块链多次以正面形象出现在CCTV的评论中,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银行纷纷表态要深挖区块链。而且,世界范围内,也有诸多巨头为区块链未来较好(微软、谷歌、IBM、高盛等)。
2)13年前后,区块链技术主要以数字货币(比特币为主)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数字货币其实仅仅只是区块链的一个应用,而且此应用本身还存在诸多问题(政策方面和非政策方面),所以当时以数字货币形态体现的区块链,其前景不太具有说服力。而如今,世人对区块链的认识不在那么狭隘,区块链2.0/3.0登场,它未来的潜力可以说不可限量,甚至被认为是互联网的下一次革命,它彻底的征服了世人。
3)大量的糟粕ICO被认为是导致今年熊市的主因之一,
但近期大量ICO项目上线后即破发,可以认为ICO泡沫正在逐渐的被踩破(不过离完全踩破,还需要时日),而被吸血的散户吃一堑长一智,之后参与ICO必将相对理性,
可以认为ICO接下来会开始回归理性。理性回归后,其对大盘的影响会由现在的拖累转变为助力,从而ICO走上健康发展模式。
所以我们认为,今年的熊市,持续时间会短于上一次熊市(也即短于2年),震荡下跌的幅度,或也应小于上一次。
但到底什么时候是谷底,什么时候才会回暖,大炮依然无法告诉你
,因为大炮多次诚恳的说过,
能把涨跌说的太具体的,那都是骗子
。所以也请不要来问大炮何时适合抄底,这个真说不上来。
大炮能给大家的建议就是:
波峰从来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
,所以想要套现,应当分批、以阶梯价格的形式卖出;同样,
波底也从来不是一个点,也是一个区间
,因此如果真想抄底,不妨也考虑分批的形式,每逢下跌就买入一点。这样做的好处是,
虽然永远无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相对来讲比较稳妥,抗风险能力强,而且也不会发生一旦看错、满盘皆输的尴尬情况
。
请注意,
我并没有建议你现在抄底,我只是建议,如果你想抄底,可以考虑这种分批次、逢低买入的形式
,而不要全入全出(自认币神的请绕道)。
自己基于这种策略来谨慎操作,远比到处问人要不要买、要不要卖要来的靠谱
(也包括问我)。
另外,前天的文章中,大炮表示对即将ICO的PressOne表示看好,并粗略估算基于大炮的ICO评估模型,PressOne应当得分较高。于是众人开始狂喷,认为大炮之前一向是对ICO泼冷水,这次却突然看好PressOne,一定是有猫腻。
前天的文章,大炮是在医院里写的。文章本来打算前半篇来分析PressOne的优势,而后半篇来分析PressOne的不足和坑人之处(比如这样一个项目为何启动及需要2亿美金,圈钱味依然很浓)。但时间匆忙,写了前半篇后就匆匆结尾,后半篇打算分析PressOne不足之处的地方没有写完,所以招至大量猜疑。
但在这里,大炮还是要继续陈恳的表态,对于PressOne,虽然进度也不足(处于Demo阶段),筹集资金过多(2亿美金,显然前期并不需要这么多资金),但这个项目的其他考量点,是确实胜过近期的其他ICO项目的。
我们来看看,我们的ICO评估模型(正式版尚未推出)强调要评估的维度:
1、项目本身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前景;
2、项目当前的进度;
3、核心团队的实力和信誉;
4、站台人(背书人)、投资人的实力和信誉;
5、市场认知和散户参与的活跃度;
6、项目上线的ICO平台和代币的交易平台;
7、市场营销模式和庄家炒作能力。
维度1、3、4、5、6上,我想PressOne的得分到底应当是高还是低,大家心里可以自行去计算, 结果应该和我心里估算的没多大差别。项目进度虽然为Demo阶段,这一点上得分不应太高,但要知道,不少项目连Demo都没有(不信去找一些来看看)。
而第7点,营销模式和庄家炒作能力,恰好就是大家对PressOne和李笑来最大的意见所在,认为其太善于营销和炒作,甚至有不少情绪激动的朋友对其恶语相向。
好,收起你的情绪和恶语,我就各位一句话,这么多人对他的这种情绪,说明PressOne在第7点上应当要打一个低分还是高分?
愤怒是大部分人的本能,谁都能做到。而难做到的,是收起自己的愤怒,理性的看待那些让你愤怒的事情。
好,接下来几篇,会重新回到ICO评估模型本身,我们会争取尽快推出评估模型的正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