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同样的选题,一篇 3.8 分,一篇 ... ·  3 天前  
drpei  ·  孩子小,骑单车会影响关节吗? ·  4 天前  
医谷  ·  “合作无界 ... ·  1 周前  
丁香园肿瘤时间  ·  ORR 超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Clinic門诊新视野

ICC 2017|郭丽君:冠脉微循环血管疾病的治疗进展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8-05 21:14

正文

  ICC 2017

  中国 哈尔滨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也是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之一,并且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远期预后存在影响。2017年8月4日,在第十二届冰城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暨东北、华北八省市心血管病学术大会(521大会)上,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的郭丽君教授分享了冠脉微循环血管疾病的治疗进展。

冠脉循环的结构组成


冠状动脉循环由三个功能不同的部分构成:(1)最近端的心外膜大血管,直径500 μm~5 mm,主要起容量及传导作用,仅提供很小的血流阻力。当动脉硬化斑块限制冠状动脉血流时,则导致显著的跨病变压力阶差,产生明显的心外膜冠状动脉阻力。(2)前小动脉,直径100~500 μm,对心肌血流仅产生有限的血管阻力。(3)小动脉,直径<100 μm,血流通过这部分血管后,将有显著的压力丢失,是冠状动脉循环主要的阻力血管。前小动脉和小动脉组成微循环,又被称为冠状动脉阻力血管。


心外膜冠脉阻塞


以前普遍认为心外膜冠脉阻塞是引起心绞痛的病因,急性血栓形成引起心外膜冠脉闭塞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所以,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一直聚焦于对心外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通过冠脉造影,对有显著狭窄者给予有效的干预。然而心外膜冠脉狭窄或阻塞似乎并不能解释所有心绞痛的发生。高达49%的患者虽然有心绞痛症状且运动负荷试验阳性,但冠脉造影未能发现有明显阻塞的血管。高达5%~50%的患者在血运重建后,却未能实现心肌再灌注,出现“无复流”现象。在成功血运重建的患者中,排除其他因素,仍有高达30%~60%的患者存在持续性心绞痛或劳力诱发心肌缺血的证据。


微血管功能障碍


新的2013年ESC稳定型心绞痛指南定义的稳定性冠心病:固定或动态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微血管功能障碍;局灶性或弥漫性心外膜冠脉痉挛等以上机制可能重叠,并随着时间的迁移改变所导致的由运动或应激引起的胸部症状。与2006年ESC稳定型心绞痛指南相比新增了微血管功能障碍。


原发性微循环异常是指无心肌病和无明显冠脉病变,包括微血管重塑、内皮功能不全、平滑肌功能不全。合并阻塞性病变的微循环异常是指心肌病合并无明显冠脉病变,包括微血管重塑、平滑肌功能不全、壁外压迫、舒张期的灌注时间缩短、血管壁渗透、血管稀疏、血管周围纤维化。合并阻塞性病变的微循环异常还包括明显冠脉病变。以及医源性微循环异常包括管腔阻塞、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冠脉微循环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Circulation 201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近20%的阻塞性冠脉病变胸痛的原因是由于微血管功能障碍。通过研究冠脉血流速度储备,发现冠脉显著狭窄的冠心病患者有约60%也同时患有微血管病变。另一项关于经FFR指导的PCI及CABG手术的研究指出,术后仍后20%的患者存在心绞痛。Circulation 201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微循环障碍引发的心绞痛患者,其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高于普通心绞痛患者。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一项行冠脉内心肌声学造影的研究发现,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PCI后预后不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研究也指出,STEMI-PCI术后即刻微循环功能障碍与患者的预后不佳相关。糖尿病患者微循环功能障碍多发,尤其是在合并蛋白尿的情况下。同时,高血压患者也是微循环障碍伴发的高危群体,约有35%的高血压患者存在微血管病变。


微血管疾病的治疗


微血管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有运动、认知行为疗法、经皮电神经刺激等。药物治疗主要使用传统的抗心肌缺血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若效果不佳,可选择性的使用二线药物,如雷诺嗪、尼可地尔、曲美他嗪等新型抗心肌缺血药物;或结合降低伤害性感受的黄嘌呤类、三环类药物进行治疗;最后对于难治性心绞痛可选择介入治疗。



在过去20年间,科学家逐渐认识到冠状动脉微循环对心肌缺血影响的重要性。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作为胸痛和心电图异常的病因,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可独立的存在,也可与阻塞性冠脉病变共存。女性、糖尿病、高血压等人群更多伴发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与冠脉病变一样,是影响缺血性心脏病预后的因素,通过合理的治疗可以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和患者预后。




END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