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绩单季度回稳,底部夯实
公司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同比增长20.91%,主要受益于公司传统产品的持续领跑和新产品线规模量产带来的营收增长;净利润5142.7万元,同比下降10.61%,
一方面是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对新产品的研发和储备,新产品产生部分收入但是利润未实时提现。
近年来,公司从三大光无源器件业务逐渐扩展到有源、无源并存的9条产品线,研发的100G TOSA/BOSA高速光器件、10G/25G/100G高密度线缆连接器、Mux/Demux封装业务平台均已实现量产。此外,公司8月6日完成非公开发行项目,为高速光模块项目募集共1.90亿元资金,在巩固公司光通信细分市场的竞争力的同时,新产品线有望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拉动力。
从分市场看
,公司上半年国内市场营收达1.4亿元,同比增长16.83%,公司海外营收达到6705.6万元,同比增长30.42%,占总营收的比例达32.36%,相比去年提升2.4个百分点,海外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海外高端客户比例进一步提升,未来有望带动产品结构进一步升级。
2、
毛利率出现明显下滑,下半年有望企稳,研发投入再创新高
2018
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
48.71%
,同比下降
11
个百分点,较
2017
年末下降
7
个百分点,其中,国内业务毛利率
44.14%
,国外业务毛利率
58.28%
,同比下降均超过
10
个百分点。我们判断,新产品相对公司老产品毛利率较低,新产品逐步放量是毛利率较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此外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公司传统产品降价也是毛利率下滑的因素。随着公司新产品线批量生产逐步稳定,规模效应有望使得公司毛利率水平企稳。
费用方面,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
19.81%
,销售费用率
2.11%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25.38%
,管理费用率
16.92%
,同比增长
0.5
个百分点,增长主要来自职工薪酬和专业机构服务费增长。
其中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28.38%
,研发费用率
10.93%
,同比上升
0.6
个百分点,公司继续加大对新产品的投入,主要投向
100G OSA
等高速光器件、
MPO
、光学元件镀膜及
Mux/Demux
封装平台
;除研发费用外,管理费用同比上升
20%
。财务费用减少
327.8
万,主要是利息收入大幅增加
119.3%
所致。
3、产品规模化效应逐步显现,有源器件将成公司增长新引擎
有源器件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报告期内,公司总体各项业务稳步发展,其中陶瓷套筒、光收发组件、光纤适配器等传统产品线依然领跑中高端市场;高密度线缆连接器、光隔离器、OSA高速率光器件等新产品线进入规模量产,产能持续提升,带动公司营业收入稳步增长。2017年公司营收增长9.0%,其中有源器件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6.8%,无源器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我们认为,随着产品产能的持续提升,有源器件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电信市场方
面,
“宽带中国”战略不断推进,数据大爆发带动的带宽投资加大,
5G
的基站演进、光纤入户速率的提高、数据中心建设、城域网建设,将会带来光模块和高端光器件的需求增长。公司新增
BARREL LENS Fiber
、
MPO/MTP
等新产品线主要面向数据中心客户,具有高技术壁垒和高毛利率水平,
10G
、
100G OSA
光器件广泛应用于电信和数通领域,客户覆盖如
3M
、
Finisar
、
Oclaro
、旭创、光迅等国内外主流客户,打造国内稀缺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光通信元器件产品。海外高端客户占比不断提升,客户和产品结构面临双升级机遇。
下半年
5G
发展加速,公司将受益于光通信领域提振。
随着
3GPP
的
5G
独立组网标准冻结,频谱落地在即,
5G
从主体向商用加速演进。同时政策助力流量资费下降,成为推动互联网新应用爆发的外部力量,在此背景下用户流量消费需求被激发,网络流量增长进入
2.0
时代,成为
5G
商用前通信行业最为明确的趋势。以
2020
年我国
5G
商用为锚点,
2019
年传输网建设有望启动,并带来运营商传输网投资增长,光通信景气度提升。公司积极布局光通信领域,将直接受益于行业规模的增长。
4、光通信一站式解决方案专家,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受益于光通信景气度持续高企,拥有高端光器件研发制造能力的公司将更为稀缺。公司逐步形成“实业
+
投资”的两轮驱动策略,产品面向数据中心和海外市场的两个升级。明年随着
10G/100G OSA
、
MPO/MTP
等产品产能逐渐释放,
2018
年公司盈利水平有望改善,迎来业绩拐点。预计
2018-2020
年净利润分别约为
1.21
亿元、
1.72
亿元和
2.40
亿元,估值上,当前市值对应
2018-2020
年
PE
分别为
31X
、
22X
和
15X
,对比其他光模块及器件公司
35
倍以上的平均估值,依然低估,维持“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