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nst Ingmar Bergman (14 July 1918 – 30 July 2007)
松果生活 X 电影自习室
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一生导演过62部电影和170多场戏剧,曾先后4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他以强烈的个人风格所奠定的理性精神,代表了1960年代以来,欧洲艺术电影难以逾越的高峰。伍迪·艾伦称:“伯格曼是自电影发明以来最伟大的电影艺术家。”
这个周末,是这位电影大师逝世10周年的日子,三联松果联合郎园Vintage,策划了一场伯格曼逝世10周年纪念放映专场,邀请你来跟我们一起,在他的影片里,重温、纪念这位不朽的影人。
“我忽然发现自己所有作品都是梦,当然我早知道有的是梦,有的一部分是梦。但所有都是梦,却是全新发现。”——伯格曼
“你能意识到如果一切总是老样子,生活将是多么令人厌烦吗?正因为有了死亡,我们才能永远不断地找到新生命。”——伯格曼
在瑞典东南部的法罗岛(Faro)上,电影大师伯格曼与他的伴侣晚年定居于此,度过了40多年隐士般的生活,直至最后长眠。
这座岛在外人看来,孤寂而神秘。岛上没有银行、邮局、医疗设备和警察局,道路也很少,与岛外的交通,仅靠两艘渡轮。常住在这里的居民,也只有大约500人。伯格曼去世之后,无数的影迷,从世界各地,奔赴到这座小岛上,来“朝圣”这位电影大师。
伯格曼在他的自传《魔灯》里提到,自己为什么会搬到这,其实是一个巧合。当年他为一部电影寻找外景地,准备去苏格兰北部的奥克尼群岛,那里风景孤绝,神秘莫测,符合心目中的要求。但制片人告诉他:我们没那么多钱,不如就近选一个,我找到了一个备选,你去看看。
于是他俩一起去了法罗岛,结果却对这个小岛一见钟情,惊呼“这里具有魔力”。后来,伯格曼更是把这里当作了故乡,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漫长时光。
他在法罗买了靠近海边的一大块地,建造了自己的房子、电影院、图书馆,还有一座风车磨坊。在这里,他拍摄了五部精彩绝伦的影片,《假面》、《安娜的激情》、《婚姻风景》、《羞耻》和《犹在镜中》——每一部都极具风格和岛屿性。不拍电影的时候,他在自己的电影院里面,每天看一两个电影,然后坐在户外,面对着海边。
《处女泉》
2006年,导演李安在《色戒》筹拍期间,还专程到这座小岛上来拜访伯格曼。李安把他当作偶像,在一次采访中说道,正是伯格曼的电影《处女泉》,让自己坚定一生拍电影,“它的画面和主题,深深震撼了我,《处女泉》成了把我点醒的启示录。自那以后,我觉得自己彻底改变了,我暗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做电影。”当2007年,听到伯格曼在睡梦中去世的消息,正在紧张做《色戒》后期的李安,悲痛得不得不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
后来,可能很多人知道这座岛,是因为演员汤唯选择在这座岛上举办婚礼,汤唯也是英格玛·伯格曼的忠实粉丝。
为什么这么多人着迷伯格曼?
Bergman resting, 1963
他的一生没有拍过任何时髦的话题,他所关心的,都是人类灵魂里最永恒的命题、疑问和对抗。伯格曼以他那简约的影像风格、沉郁的理性精神和对生与死、灵与肉、精神与存在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成为世界影坛上为数不多的将电影纳入严肃哲学话题的人物之一。他以强烈的个人风格所奠定的理性精神,代表了1960年代以来,欧洲艺术电影难以逾越的高峰。与导演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塔可夫斯基同属“大师中的大师”。
他的电影一样,不断地向世人抛出拷问,有关于“人”、“存在”以及一系列衍生的话题:关于童年,灵与肉,梦境与现实,性与爱,宗教信仰……几乎是每个生命都绕不过的命题。
就像他自己说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幻觉中。但是,在这个充实生活的中央,却有一个巨大的空洞和上帝的幻灭,想把这叫什么都随你们的便,无所谓,但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安全来补偿所有物质和安全的匮乏。在我的电影中,刻画的正是这种空洞,以及人类通过不断的创造来填补这个空洞,我相信这是电影介入当代问题——甚至是唯一基本的问题——的一种方式:赋予物质享乐文明以精神或人类的意义。无论如何,这始终都是我关注的问题。不要要求我讲其它的东西,我做不到。”
那么,这个周末(7月29日),一起来跟我们在伯格曼的影片里,进入他的精神世界。从现实生活中抽离一个下午,在暗下来的光影世界里,给自己一个独处、与心灵对话的空间。
👇点 击 下 图 ,直 接 跳 转 购 票 页 面👇
// 放映安排 //
14:00: 冬日之光 Winter Light 81分钟
16:00:假面 Persona 85分钟
18:00: 呼喊与细语 Cries and Whispers 91分钟
🗺
观 /影/ 指/ 南
💽
冬日之光
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
编剧: 英格玛·伯格曼
主演: 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 / 马克斯·冯·叙多夫 / 英里德·图林 / 古内尔·林德布洛姆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语言: 瑞典语
上映日期: 1962-02-11(瑞典)
片长: 81分钟
又名: 冬之光 / 领圣体者 / Winter Light / The Communicants
剧情简介:
埃里克森牧师在瑞典一小镇宣扬基督的爱,认为爱是上帝存在的证明,但围绕在他身边发生的事却弥漫着世界末日的气息,因为他与人全无沟通。影片以冷静有力的手法探讨人际沟通,人与上帝的关系,题旨具浓厚的哲学气息。
伯格曼回忆到这部影片时,曾经这样说过:“从这一部电影开始起,尝试着放弃讨好观众的想法,完全照自己的思路去拍电影。因为,害怕那种失去控制的感觉,而且在一次妥协之后,肯定会有更多更不能接受的妥协。不如像现在这样,毫不犹豫、理直气壮地展示痛苦,这样会叫人的心灵得到彻底的解放。”
💽
假面
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
编剧: 英格玛·伯格曼
主演: 毕比·安德松 / 丽芙·乌曼 / Margaretha Krook / 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 / Jörgen Lindström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语言: 瑞典语
上映日期: 1966-10-18
片长: 85分钟
又名: 性格 / 人物
剧情简介:
舞台剧女演员伊丽莎白在一次演出中忘了台词,之后长达数月她拒绝说话,被送进精神病医院。照顾她的护士阿尔玛被医生责怪没有尽职,医院安排她带伊丽莎白在一所海滨别墅疗养治病。两人到达别墅后,伊丽莎白有所好转,但还是拒绝说话和给予回应。阿尔玛经常对她说话试图打破沉默,但仍旧得不到任何回应,最后不得不倾诉起她与未婚夫之间的情感问题。
阿尔玛偷看了伊丽莎白写给医生的信,发现她在信里谈论自己,于是愤怒地叱责伊丽莎白。面对彻底沉默的伊丽莎白,阿尔玛在狂怒中几乎将她杀死。受惊的伊丽莎白惊恐地呼喊出“不!”,这让阿尔玛以为自己治好了她的病。可是伊丽莎白再次拒绝发出声音,她让阿尔玛成为自己的替身,与自己的丈夫做爱,照顾自己的孩子。阿尔玛在与伊丽莎白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自我的身份,悄然变成伊丽莎白的另一半。
💽
呼喊与细语
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
编剧: 英格玛·伯格曼
主演: 哈里特·安德森 / 卡莉·西尔万 / 英里德·图林 / 丽芙·乌曼 / 厄兰·约瑟夫森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语言: 瑞典语
上映日期: 1972-12-21
片长: 91 分钟
又名: 哭泣与低诉 / 哭泣与耳语 / 呼喊与低语 / 在细雨中呼喊 / 哭泣与呢喃 / Cries and Whispers
剧情简介:
艾格尼丝、玛丽亚和卡琳虽然是三姊妹,各人内心却有着积重难返的隔膜和疏离。艾格尼丝身患绝症,生命将近,守护在她身边的是女仆安娜。艾格尼丝没有得到过母亲完整的爱,死前妄想让关系紧张的姐妹变得珍爱彼此,却一再事与愿违。
玛丽亚是最得母亲宠爱的孩子,因此遭到姐妹的嫉妒。她的感情生活处理的一塌糊涂,在丈夫和情人之间徘徊周旋。她对爱越是拥有,就越是贪婪。
卡琳的生活更是充满压抑。和丈夫的关系陷入僵局,令她沉沦于自虐。 和好的愿望太过遥远,她们想摆脱生活的阴影,重新拉近彼此的心,却发现隔膜似乎不可打破。
🗺
号外:观影福利
们将随机从报名观影活动的观众中,随机挑选10位幸运儿,现场送出由理想国出版的最新译本《魔灯(全译本):英格玛·伯格曼自传》。你也可以来现场购买预售版新书。
[瑞典] 英格玛·伯格曼 著 张红军 译
理想国,2017年7月版,定价:88.00
《魔灯》是世界电影巨匠英格玛·伯格曼唯一的生平自述,写于作者拍摄完《芬妮与亚历山大》,宣布结束自己的电影生涯的五年之后。与他的影片同样,本书充满了生动的细节,透露出强烈的内省。伍迪·艾伦称之为“天才之声”。这部反传统自传,在记忆中前后闪回,仿佛一幅视角宏伟而手法细腻的镶嵌画,拼贴出一个来自斯堪的纳维亚乡间的年轻人成长为艺术大师的过程,使读者得以近距离一窥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心灵。
⏰时间:2017年7月29日(13:30 签到)
🤓招募人数:200人
📍地址:郎园Vintage 16号馆艺文中心(北京市朝阳区郎家园6号)
💰费用:20元
🎥放映安排:14:00 冬日之光 Winter Light 81分钟/16:00 假面 Persona 85分/18:00 呼喊与细语 Cries and Whispers 9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