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你是将“静观”和“自我关怀”两个概念整合起来应用于心理治疗的先行者,“静观自我关怀”的方法是如何提出的?这两者的整合意味着什么?
克里斯托弗·杰默:我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长期专注于焦虑症的治疗,而我自己却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经受着对公共演讲的焦虑。我坚持做静观练习,尝试冥想、横膈膜呼吸法、剧烈运动,各种各样的办法都于事无补。最后,我拜访了一位冥想老师,她告诉我,我只是需要去爱自己,她提出了一些简单的指导,让我对自己说一些善意的话,“愿我平安”“愿我健康”“愿我自在”。
在2006年,这是一件全新的事情,心理学者们从不这样做。我们总是尝试从问题中脱身,而当我们想要摆脱问题时,事情只会更糟。伤痛在抗拒中持续,在接纳中疗愈。我意识到公共演讲的焦虑并非是焦虑障碍,而是一种羞耻障碍,我无法接受自己站在讲台上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我无法接受同事认为我无能。羞耻感的深处是对被爱的渴望,当我关怀自己,我的心才得以休息。
哈佛医学院附属剑桥健康联盟的精神病学讲师克里斯托弗·杰默(海蓝幸福家 供图)2010年,我和克里斯汀·内夫(Kristin Neff)一起创立了“静观自我关怀”课程。研究“关怀”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有进化论的、生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我们的方法则是建立在静观练习的基础上。1979年,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开启了静观在临床上的运用,基于科学而非宗教的静观训练开始出现。2003年,克里斯汀·内夫发表了第一篇研究自我关怀的论文,奠定了自我关怀的三个组成部分,并制定了测量自我关怀的量表。“静观自我关怀”的提出建基于两个领域长期以来的科学研究。
静观自我关怀并不是一种心理疗法,而是帮助人们发现和创建资源的方法。心理治疗侧重于减轻痛苦,而资源关注的是增强力量。静观是对每时每刻的体验不加评判的觉知和接纳,自我关怀是对我们自身的广阔而温暖的爱意。静观关注的是体验,它问的是:“我正在经历什么?”自我关怀关注的是体验者,是人,它问的是:“我需要什么?”可以说,静观自我关怀是“有温度的静观”,两者能够很好地相互补充。
得克萨斯大学人类发展学副教授克里斯汀·内夫
三联生活周刊:自我关怀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为什么人们很难自我关怀?我们要如何做到自我关怀?
克里斯托弗·杰默:当生活中出现问题,我们可能会对自己说:“你这个蠢货!你以为你是谁?你怎么做了这种蠢事!”我们感到痛苦,于是把自己藏起来、反刍痛苦、捶打自己,我们的想法从“我感觉很糟糕”变成了“我是个糟糕的人”。
但自我关怀使我们能够做出积极的回应。一个懂得自我关怀的人会说:“此刻我感觉很糟糕,我对自己做的事感到后悔和自责,我太差劲了。但我不是唯一有过这种感受的人,其他人遇到这样的情形,也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愿我接纳原原本本的自己,愿我学着爱自己。”这两种回应之间,最重要的差别不是语言文字,而是态度和语气的差异。不是批评、攻击、羞辱,而是尊重、理解、陪伴。当你问“我能够做什么”时,答案将是你有无数的事情可以去做,这些话语都存在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善意、友善、温暖和鼓励,这就是自我关怀的本质——一种全然不同的态度。
人们很难自我关怀,这一方面是一个生理学现象,当我们感到痛苦或恐惧时,我们处在生理学上的压力状态,我们感到威胁,我们要么攻击,要么逃跑,要么冻结,而关怀的基础是感到安全。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文化现象,所有文化都告诉人们不应该自私,人们往往认为自我关怀会陷入自私和自怜,让人失去动力、变得软弱、自我放纵。然而,8000多篇自我关怀的研究文献显示,结果恰恰相反,自我关怀一再被证明对心理健康、减少焦虑和抑郁、提升生活满意度和幸福度、改善人际关系是有益的,懂得自我关怀的人有更强的情绪韧性、更强的关怀他人的能力和更强的实现目标的动力。
自我关怀的核心是态度,是善待自己的意图。生活中,当你对自己感到不满、感到挫败的时候,可以学着提出三个问题来培养这种态度和意图:“我需要什么?”“如果我的朋友处于同样的情况,我会如何对待他?”“以前遇到的困难中,我是如何成功关怀自己的?”这三个问题就像火车的引擎,能够将整辆列车拉向自我关怀的方向。
自我关怀就是让自己也成为关怀的对象,让关怀自由全向地流动
三联生活周刊:静观自我关怀的课程遍布全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精神需求有什么差异?
克里斯托弗·杰默:文化的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但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与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之间的差异,比中国人、印度人、美国人、巴西人之间的差异要大得多。
一般来讲,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更容易学习“自我关怀”,即使在有集体创伤的情况下,因为人们更注重群体、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更紧密,并且在群体活动中互相帮助,他们善于关注、理解和回应别人的需要,从而练就了强大的“关怀肌肉”。我们学习关怀自我的方式,就是用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来反过来对待我们自身。当我们懂得关怀别人时,关怀自己也就不难做到。
相反,集体创伤比较多且人与人之间相对远离的国家,接受自我关怀就更加困难。
三联生活周刊:在当下中国,很多年轻人爱自己的方式是买昂贵的衣服、吃精致的食物、对老板不满就“开除老板”。做对别人疯狂而对自己好的事情,这是“自我关怀”的正确方式吗?克里斯托弗·杰默:“想要”和“需要”是不一样的,“想要”来自脖子以上,“需要”来自脖子以下。我们可以有无穷无尽的“想要”,却无法从中获得满足,我们只能从“需要”中感到持续、深刻的满足。自我关怀所做的是帮助我们满足需求,而非满足欲望。所以,自我关怀的核心问题是:“我需要什么?”而不是我想要什么。这些需要是人类共通的,一般体现在几个方面。比如,在身体上,我需要什么来保持健康;在心智上,我需要什么来滋养我的头脑;在情绪上,我需要什么来感到快乐和满足;在关系上,我需要什么来拥有一段好的关系;在精神上,我需要什么来探求真正的自己。自我关怀给了我们勇气,去追问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老友记》剧照
与此同时,自我关怀蕴含在一种相互联结的感觉里。自我关怀的三个核心是静观觉知、善待自己和共通人性,共通人性是其中最神秘和最有力量的方面。当我们批评自己,我们会感到孤独、与他人分离,认为“其他人都过得很好,我是唯一无可救药的失败者”。自我关怀让我们学着意识到,我们此刻所经受的痛苦是人人都有的,生活的挑战和个人的失败都是生而为人的一部分,这一切都是自然的、被允许的。每一个痛苦的时刻都是一个机会,让我们感觉到与他人更加亲近,我们并不孤单。三联生活周刊:如果一个人足够爱自己,可以自给自足,是不是只要和自己在一起就行了?黄小玉:自我关怀是雪中送炭,但人际关系还可以锦上添花。自我关怀打开了我们内心爱的源头,让我们可以按自己需要的方式、7×24小时随时随地爱自己,这叫自给自足。没有人会真正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也无法真正爱别人,这是为什么自我关怀是雪中送炭。我们先得爱自己,才能爱别人,才能被别人爱。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三大核心基本需求,除了安全和成就,就是与人的联结。很多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误以为自己的孤立是和其他人都不一样的。他们都生活得好好的,只有我遇到这个问题。他们在一个点上看问题,把问题归因于自己的错或者别人的错,分别给人戴上受害者或者施害者的帽子。自我关怀除了温暖有爱,也是智慧的练习,它的核心三要素之一——共通人性——指的就是不要把你的问题当成你一个人独有的问题,你的问题有千千万万的人正在经历或曾经经历,你所有的痛苦都有人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你所有的情绪都是人类共同经验的一部分。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求也是一样的。每个人每天说的话、做的事不一样,脾气秉性不一样,但本质上,他们其实都在说:“请你爱我吧。”因为缺爱而恐惧、而焦虑,因为缺爱而羞愧、而愤怒,因为缺爱而悲伤、而压抑,都是人类共通的路径。如果我们深刻地理解了自己,也就能深刻地理解他人,从而在人际关系中更加游刃有余,我们能守住自己的边界,也能照顾他人的需求,我们不为难自己,也不强求他人。一个彼此舒服的关系就产生了,锦上添花就来了。《扪心问诊》剧照
三联生活周刊:当下人们的许多精神症候,与高度竞争和优绩主义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静观自我关怀”如何帮助我们应对这样的社会环境?克里斯托弗·杰默:在高度竞争的优绩主义社会,我们的价值是由我们的生产力、由我们在社会阶序中的地位来衡量的,我们是外部力量的奴隶,丧失了内在的自由,依赖于外部认可而形成的价值感是不稳定的。“自我关怀”提供了另一种体验价值感的方式,价值来自于内在的善意与关怀。人们依然需要外在的认可,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都需要其他人的爱和联结;但不能仅仅依靠外在评价。善于自我关怀的人有更加稳定的内在支持,他们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爱自己、笃定自己的价值,他们的动力来自正向的激励而非负面的批评,因而有更强的内驱力去实现他们的目标。黄小玉:现在的成年人和青少年都面临激烈的竞争,社会比较普遍的是强调“自尊心”,不过这其实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自尊是通过和别人比较而产生的,我需要超过平均线、比别人好我才觉得自己有价值。所以,这个自我价值感不稳定,它取决于你跟谁比。其次,自尊带来的价值感是基于外在表现的,比如“好成绩=好孩子”,如果下次没考好,就不是好孩子了。再次,基于比较的价值感会带来人和人之间关系的隔离,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远离。当我们向外寻求对自己价值的确定时,就会到处想要证明自己,从而加剧竞争、忽略共赢,忽略了欣赏其他人的天赋才华或能力,也没有时间欣赏自己。而自我关怀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来自于我就是我,来自我独一无二的存在。我是一个普通人,我会犯错,但我也有自己擅长的,也有优秀和可爱的地方。善于自我关怀的人看自己,就像最爱自己的人对待自己一样——就像永远站在你这边的爷爷、奶奶,他们不管你考多少分、工作好不好,只要你回老家,就给你留着小时候爱吃的东西,用花手绢包着放在枕头底下要拿给你,满心满眼都是你,他们爱的是你这个独一无二的人。自我关怀让你在任何一个状态下,都能靠近和陪伴自己,不是只有成功的你才会被爱、才有价值,落魄的、不堪的、挣扎的你,也同样值得被爱,也有价值。
三联生活周刊:自我关怀是会让人更加安于现状,还是更加追求卓越?如何能够让我们形成更强的内驱力?黄小玉:自我关怀本质就是爱自己,不仅是在遭遇挫折、情绪搅扰的时候爱自己,或者日常生活中给自己滋养和赋能,也有面对人生长河、更深切的爱自己。最深切的爱自己,就是按自己的意愿来活,活出更高版本的自己,善用上天、时代、父母以及周围的人和事给我的天赋和资源。所以,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一般都有成长心态,都有动力不断自我超越。我理解的内驱力,就是我有(目标)+我愿(为之努力)+我敢(不怕失败)。自我关怀帮助我们一次次回到自己,了解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么,不断明确自己的目标,而不是随波逐流,也不是出于压力或恐惧去服从或讨好,而是我喜欢这个事,出于热爱去做。大多数人安于现状,是因为没有对“更好的自己”的向往和相信,或者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更多的人是因为害怕失败,害怕被别人批评、否定,所以退出、逃避、不参与。自我关怀程度高的人,依然会追求卓越,但不会是完美主义者。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动机和回应自己的态度。完美主义的人关注事,一定要达到某种程度、做成某种样子才算成功,比如必须100分、第一名,不然就一文不值;在没做到的情况下,他们要么批评自己,要么抱怨他人,还可能自暴自弃,用对抗、逃避或陷入的本能方式来回应。追求卓越本质上是自我关怀,他们的关注点是人,我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我可以尝试什么、我和自己比有什么进步。如果阶段性成功了,他们欣喜、庆祝,如果不成功,他们理解面对这种情形的困难情绪,可以接纳自己暂时的不成功,依然愿意陪伴自己、相信自己,从而更加敢于再次尝试。他们不是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成为自己。《精神病院也会迎来清晨》剧照
三联生活周刊:自“静观自我关怀”提出15年来,世界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人们经历了疫情、战争与经济下行,“静观自我关怀”方法如何应对这些新变化?克里斯托弗·杰默:当我们提出“静观自我关怀”时,我们只关注了“柔软的自我关怀”(Tender Self-Compassion),通过身体的安抚、情绪的安慰、对自我感受的接纳来实现关怀,接纳自己的脆弱和不完美,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也不做,只是保持现状。如果一个人失业了,但他还要养活三个孩子,他要怎么办?如果一栋楼在燃烧,有人在其中等待救援,我们该怎么办?我们需要行动。随着世界对大多数人而言变得越发艰难,我们现在同样需要考虑“勇敢的自我关怀”(Fierce Self-Compassion),这种自我关怀通过行动来改变现状,它包含三个方面:保护、满足和激励。首先,保护我们自己,如果你遭遇不公、受到伤害,对你正在经历的一切说“不”。其次,满足我们的需要,这意味着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并在行动上尽全力去使其满足。如果我感到不安全,我需要做什么才能感到安全;如果我感到迷失和无意义,我需要做什么才能给我的生活带来意义。尤其当我们的生活中充满阻碍时,我们遭遇失业、罹患病痛、孩子在学业中挣扎,世界变得越来越难,我们如何才能带着能量与热情继续前行?最后,这需要善于激励的品质,我们的心中需要有一个教练,不断对我们说:“你可以做到!试一试,向前迈进!”“柔软的自我关怀”和“勇敢的自我关怀”都是我们所需要的,就像阴阳两面,相辅相成。三联生活周刊:“静观自我关怀”课程在中国通过同伴支持的教学方式推广,你认为我们应当如何学习自我关怀?克里斯托弗·杰默:学习自我关怀最好的方式是在群体中学习。当我们处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就容易感受到威胁,从而开启战斗模式。而当我们处在一个充满关怀的环境中时,会感到安全,从而学习关怀和自我关怀就会变得容易。在全球范围内,我们正在努力建立这样的学习社区。我们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只是把人们加入关怀者的圈子当中。我们天然地能够关怀他人,我们只需要加入其中。我希望大家理解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关怀是一种心境,它像太阳一样全方位辐射,向内向外,向左向右。我们所做的只是纠正一种失衡,因为人们常常阻断了照向自己的关怀,承受着不必要的痛苦。我们在做的就是去除这一阻碍,让关怀自由地向各个方向流动。当这一点实现时,受益的将不仅是我们个人,还有我们共同体和我们的文化。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