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潮沉思录
这里是一个公开陈述和议论的公众号,在这里,我们容纳不同的意见,尊重独立发言的精神,尊重言之有物的内容。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荣耀前CEO赵明将赴字节跳动做手机业务?字节 ... ·  11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王化否认小米眼镜官微上线,账号为多年前申请 ·  19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潮沉思录

野蛮生长的时代,我们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新潮沉思录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8-08-13 20:02

正文

文 | 刘梦龙



近期文章导读:

从055下饺子看全球造舰竞赛高潮

姬喵:讲一讲贸易战问题

北京成为首都的前世今生



就在刚刚,迅雷跳出一个付费提示框,告诉我做活动只要129就能再续一年会员,犹豫了一下,果然支付了,于是我的会员已经到了2020年以后了。虽然我越来越不满意这个软件,系统占用超高,越来越多的资源无法下载,冷门资源常常带不动,年初还在哀嚎中下定决心不续费了,到了年中我必须承认我实际上已经不太能离开这个软件了。


使用百兆光纤,其实不用这个软件,很多时候热门资源下载的速度也不会太慢,甚至可以完全在线并不需要下载,享受同样待遇的还有网盘,由于百度的限速策略,我也习惯于付费了。更多的还有比如京东的plus会员,爱奇艺的会员,小米的付费去广告,甚至我用了好几年的火狐浏览器,就因为我存了一堆网站在书签里懒得换了。在消费的过程中我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惯性,早几年我可以为了省几块钱花大半个晚上找破解软件,哪怕付钱也会勤快的货比三家,现在我犹豫片刻只要价格不离谱就会乖乖付钱,也许再过几年,连价格也不会再考虑而是习惯性的付钱了。



这让我想起我的父亲,他退休后超级爱看电视,我的小米盒子和会员就是为他买的。他宁可使用一台更小更旧的电视,就因为更旧的那台系统没刷过可以开机直接进入盒子,不用从电视遥控上多按一次选择键。至于用我买的智能手机把遥控器统一起来,那更是天方夜谭,他早已明白的告诉我都退休了懒得学了。电视坏了,帮他刷完系统,因为比原来多看一分钟的广告,其实十有八九是系统升级取消了某个连播的漏洞,他能唠叨我半天,逼的我当场买了会员,世界一下子清净了。


现在看来,其实我也走在变成他的道路上。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懒惰,越来越习惯用一点小钱买舒服。 我们以为是消费者的需求促生了商业的发展,回过头来,我们才发现其实是商业营销塑造了我们。 在我们不知不觉间,世界已经从消费者觉得自己需要什么,然后商家卖什么,演变为商家告诉消费者需要什么,然后再卖什么,并美其名曰深入挖掘消费潜力。


我们要承认,人的惰性是这样的,能简单得到的,很可能不会再费力去争取更好的,好逸恶劳本来就是动物的本能。但不能把这种现实仅仅归结于消费者越来越懒了,如果有这种懒惰那么也是商家依靠技术的进步塑造而来了。


就在当下,我们熟悉的外卖点单,滴滴叫车已经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只要你心有所想,商家就会在第一时间知道。大数据的收集就是这样,你的搜索信息,你的浏览记录,你的聊天记录,在综合平台的分析面前实际上都是透明的。甚至有的时候你还没意识到自己的消费冲动的时候,商家已经感知到了。



当然商家是不会停留在这里的,比起被动的等待,他们更希望的进攻。比如现在流行的心里种草,这不过是依靠喜好来推荐而已,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快他们就会知道你家米袋子的消耗速度,你家电器的老化速度,甚至你喜欢的新游戏需要更新硬件了。 全方位的覆盖下,可以预见我们只会越来越懒惰,这是被迫的懒惰, 就和 养猪场里的猪没什么区别 毕竟你想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用什么,甚至在你想到之前都已经送到你的面前了,你能不懒惰下去吗?


当然,这样的美丽新世界还没有到来,但在这个大门口很多事情已经有了变化。在这个时代,对于商家来说重要的已经不再是他们能造出什么,造的怎么样,而是他们掌握了多少消费者,这就是信息和渠道的价值。也可以这样说,这就是互联网时代巨头们的生存方式。


就在不久前我们还看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著名的拼多多。这是一个能卖出 “小米新品”的杰出平台,我都很佩服他们的创意。这是一个典型的渠道为王的存在,大约八成的精力和资金用在营销和拓展上,几乎不关心货源和体验成本,但一样能滚雪球一样壮大。很多时候消费者要比大家能想象的还有懒惰,在我们的身边能打开百度时不时去查查的人恐怕已经算勤快了,因此拼多多或者叫宰多多或假多多的做法无可厚非,完全是符合市场最优化原则的,这也是他成功的基础。如果说他不幸也只是说他纵然做不到垄断,也还没形成足够稳固的基本盘,就急于冲上风口变现,于是遭遇了舆论的狙击,仅此而已。即使拼多多真的失败了,他的道路也还是会更多微商,网商走下去,继续走在快速割韭菜的道路上。



其实如果说只是满足需求,哪怕是提前满足需求,这都应该说是好事,至少还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不是吗?但我们都知道,资本天然的本能是榨取最大的利益,因此就要制造需求,这就是过度消费的问题。 美丽新世界 虽然 看上去有点可怕,但 如果 一天就卖三顿饭一个宵夜,那还算资源的合理分配,而我们要面对的是,资本拼了命打算让我们一天买下十顿饭三场宵夜 这当然是个形容,就像真吃了这么多我们大概就有撑死,我们的钱包相应的要饿死。


过度消费无疑已经是一个大问题,以打折,优惠,机不可失,制造窗口和引发忧虑来创造消费的冲动。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自己有多少从来不穿的打折衣服,完全没开过包的游戏玩具,有多少根本吃不完的零食,多少根本没用的会员,就像最开始描述的我一样。 我们 正在 进入一个过度消费的时代,大量远非必不可少,甚至完全没有必要的消费被诱导到我们的身上 以一种软刀子割肉不觉痛的方式


仅仅满足于多卖出些商品那就未免太小瞧资本的努力,过度消费最终的目标是形成一个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就像我一开始遭遇的那样,在惯性和引导的双重压力下,甚至你身边的其他人的压力下,最终过上一种本能的过度消费生活,成为一架新时代的提款机。


过度 消费相适应的当然就是超前消费,两者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从信用卡到分期付款,到小贷,当两者终于双剑合璧的时候,应接不暇的消费需求,还不完的贷款,拆东墙补西墙,以明天来透支今天,然后得到其实没什么实际价值的今天,榨干最后一个铜板后把债务传承下去,一个漂亮的资本主义新世界就打下牢固的基础了。



比富有而贪婪的资本家更坏的,恐怕只能是不够富有而更饥渴的资本家了,如果说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是难以避免的未来,更困扰的是垄断下的劣质化捆绑和强迫消费。 事情 这里由脉脉温情的欺诈诱导直接 转为 了气势汹汹的 强抢了 虽然我们常说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不过在现实中消费者这个水塘似乎总是榨不敢的,毕竟这是一块会自己移动去吸水的海绵。比如某些搜索引擎,比如各种全家桶,各种钻,捆绑式销售,几乎看不见的选项,在点击率或者说渠道就是王者的时代,只要占领了这个渠道,并不需要太过顾忌消费者的感受。甚至很多时候这些都已经不是消费者,只不过是一堆用来交易的数据而已,这时候免费和昂贵就发生了定义上的模糊,免费是获取渠道的手段,免费的有时候未必不是昂贵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