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界面新闻
界面是中国最大的商业新闻和社交平台,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阑夕  ·  我正在与@新浪科技 ... ·  11 小时前  
刘润  ·  刘润:我在上海送外卖 ·  昨天  
界面新闻  ·  泰国正式对泰缅边境的缅甸地区断电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界面新闻

王化否认小米眼镜官微上线,账号为多年前申请

界面新闻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5-02-07 10:58

主要观点总结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回应了关于小米眼镜官方微博已上线的报道,并指出该账号为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并非新上线。此前传闻小米首款AI眼镜将于近期发布。此外,小米正在积极布局AI眼镜市场并与歌尔股份等公司合作开发新一代产品,业内普遍期待小米推出自有品牌AI眼镜以抢占市场份额。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AI眼镜行业即将迎来快速增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米眼镜微博账号回应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表示小米眼镜微博账号并非新上线,而是多年前申请。认证主体为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关键观点2: 小米AI眼镜的发布计划

小米首款AI眼镜原计划于2025年发布,现预计将于近期与小米其他产品一同发布。新一代AI眼镜也在开发中,预计于未来数年内上市。

关键观点3: 小米眼镜的功能特点与技术参数

传闻中的小米眼镜将搭载高通骁龙AR1芯片,配备索尼IMX681图像传感器和多个麦克风,重量轻便,内置电池。功能包括AI语音助手、实时翻译等,还将支持全息语音交互和接入小米大模型。

关键观点4: 小米对AI眼镜市场的战略布局

小米通过与歌尔股份等公司的合作,积极布局AI眼镜市场。业内普遍认为小米希望推出自有品牌AI眼镜以抢占市场份额。未来,AI眼镜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关键观点5: AI眼镜市场的未来趋势

据预测,AI眼镜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数据公司IDC预计2025年全球AI眼镜市场出货量将大幅增长。小米等科技巨头正在积极布局AI+AR眼镜产品,以抢占市场份额。


正文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2月7日,针对“小米眼镜官方微博已上线”,遂而引发小米入局“百镜大战”猜测一事,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微博发文表示,“大家如此关注小米眼镜十分欣慰,在此感谢大家,不过非常抱歉要扫大家的兴了,该账号为多年前申请,并非新上线,特此说明!”
“小米眼镜”微博账号认证主体为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截至目前粉丝数为5200,但暂未发布任何内容。
此前曾有多家媒体报道称,小米首款AI眼镜已获入网许可,原定于2025年3月至4月发布,现预计将于2月与小米15 Ultra和小米SU7 Ultra同台发布。
而在去年11月,有消息显示,小米正计划推出新一代AI眼镜,数月前已与歌尔股份合作,该产品预计于2025年二季度(大概率是4月份的米粉节)发布。对于这款产品的出货量,雷军的预期“在三十万台往上”。
对此,歌尔股份相关人士回应称,公司对具体客户信息及项目内容不予透露。公司AI眼镜业务现阶段尚未量产,主要产品可应用于AI眼镜等终端产品。歌尔股份也是Meta智能可穿戴设备VR的核心供应商,Meta Quest 3S由歌尔股份代工。
传闻中,小米眼镜将搭载高通骁龙AR1芯片,配备索尼IMX681图像传感器和5颗高性能麦克风,重量仅50克,内置160mAh电池,也有消息称有望搭载Micro OLED光波导显示屏,重量80g。其核心功能或包括AI语音助手、实时翻译、AR导航、智能备忘等,还将支持全息语音交互,接入小米大模型,并被纳入小米智能生态系统,与手机、汽车和家居实现一键互联。不过,小米方面尚未有相关回应。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小米此前曾与米链公司蜂巢科技达成战略合作,主要聚焦于智能音频眼镜品类。小米科技是蜂巢科技的股东之一,在蜂巢科技2021年5月6日的天使轮融资中,小米科技和顺为资本领投。2022年至今,蜂巢科技曾推出过多款AI眼镜产品。
但业内普遍认为,小米更希望推出自有品牌AI眼镜,以抢占这一领域市场。据数据公司IDC预计,2025年全球AI眼镜市场出货量为1280万副,同比增长26%,其中中国AI眼镜市场出货量为280万副,同比增长107%。
维深Wellsenn XR的预测数据更是显示,到2029年,AI智能眼镜的年销量将达到5500万副,到2035年有望突破14亿副。

小米此前在智能穿戴市场拥有大量市场份额,且生态链体系丰富,可为AI眼镜发展提供支持。除小米外,包括三星、Meta、苹果、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以及百度、小米、华为、TCL、Rokid等国内外企业都计划在2025年推出全新的AI+AR眼镜产品,或在AI眼镜产业链进行布局,从而引发“百镜大战”。届时,AI眼镜市场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