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凭什么给患者看病?各种各样的「临床指南」。这些被全世界同行认可的指南,到底是如何编写出来的呢?
有人请教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内科的范秋灵主任,我们一起来看看范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范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基层医生,想请教您,我们大家常用的「临床指南」,具体是怎么编写出来的呢?编写时间一般都是多久呢?
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这些国际医学指南呢?谢谢老师了。
提到指南,目前我们肾脏科广泛应用的,是全球改善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 KDIGO)编写的一系列指南。
KDIGO 指南的特色是:
严格的科学性。组织专业队伍,收集高水平的临床研究论文,以此为撰写指南的依据。对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进行了分级,并在各项指南意见后进行说明。
广泛的学术民主。每个指南,分别邀请世界各地的肾脏病专家及其他专业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工作组。并在指南初稿出来后,发送给世界各地更多的专家,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
任何一个指南均不与厂商直接挂钩,摆脱了商业影响。
以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 AKI)的指南为例,我们一起来看看 KDIGO 是如何开发临床实践指南的吧。
首先,KDIGO 主席团会任命工作组,负责指南的开发。工作组成员,由各领域专家组成,包括在肾脏病学、重症监护医学、内科学、儿科学、心血管病学、放射医学、感染疾病与流行病学领域颇有造诣的医生。
同时,KDIGO 还会成立专门的证据回顾小组(ERT)。ERT 由在肾脏病、内科学领域有专长的内科医师、方法学家、研究助手与一般事务助手组成。ERT 在文献回顾、重要文献评价、指南开发的各个方面以及各工作阶段,给予工作组成员全面的指导与建议。
工作组、KDIGO 主席团、ERT、联络员和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的协助人员,聚集在一起举行数次会议,进行主题讨论与统一意见的达成。
指南初稿形成后,公布公众征求意见稿,全世界的肾科专家可以预览提出建议。从 2006 年 KDIGO 确定主题,到 2012 年上半年指南公布,历时 5 ~ 6 年。
目前,我们国内的指南和共识,一般也是基于国际指南制定。有时制定过程没有 KDIGO 指南那么耗时和严格,有一些指南也有厂商的驱动。
因为 KDIGO 指南中,已经纳入了来自我国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数据(尽管不多),同时好多指南的工作组中都有国内和亚洲其他国家该领域的顶级专家,所以我个人认为 KDIGO 的指南对我们的参考价值更大。
结合国情个体化应用指南,就要求我们不只是看指南的推荐点,一定还要把推荐的原理、目前循证医学纳入的患者特征、主要的结果和不足都看透,这样我们才可以结合自己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最佳的选择。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还有其他问题请教,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向范老师提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