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10月1日晚,赌城拉斯维加斯曼德勒海湾酒店附近发生的枪击事件,截止目前已造成至少58人死亡、515人受伤。这是美国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恶性枪击事件,也是继15个月前奥兰多枪击事件(造成51人死亡)后再次发生死亡人数超过50人的惨案。
关于事件的细节媒体已经连篇累牍地在报道,而且每有任何披露的新的细节都会第一时间被媒体刷屏,因此这里不赘述细节,只谈谈为什么美国社会恶性枪击事件会越来越极端。
目前虽然关于枪手Stephen Paddock的背景信息还待美国警方调查的进一步披露,但已经有关于他的假新闻已经满天飞。有政治性网站涉嫌捏造Paddock的民主党、反川普意识形态背景(事实上,目前能够查询到的讯息是Paddock的兄弟否认了枪手的意识形态背景);更有幸灾乐祸的ISIS声称Paddock系前不久加入伊斯兰国的“勇士”(事实上,警方目前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是一起有组织的恐怖袭击)。不难看出,即便Paddock只不过是一名没有任何政治诉求的枪手,但各方政治势力仍然会迫不及待对这次拉斯维加斯恶性枪击事件加以利用。
首先,美国作为一个允许民众持枪,并允可使用枪械合法自卫的国家,那么偶尔发生针对无辜大众的枪击事件就在所难免。据不完全统计,自2007年以来,近10年美国社会发生的在公共场所针对无辜民众,并造成多人死伤的枪击事件就有至少18起,平均每7个月就会发生一起。
这就好比只要允许机动车上路行驶,那么也就难免发生恶性交通肇事事件性质一样。要杜绝恶性交通肇事,就必须禁止机动车上路;同样道理,要杜绝恶性枪击事件,就必须严格禁枪。
从心理学角度,之所以允许民众持枪就必然会发生恶性枪击事件,原因就在于人是不稳定的,受到多种因素交织的影响,人格的缺陷,遭遇到生活事件的打击或生活挫折,接受极端的思想或受到极端思潮的影响,情境中特异性的刺激或诱因,等等。所错综交织的各种因素正好同步丧到某个极限范围,就可能发生恶性枪击事件。 其次,越来越极端的恶性枪击事件不过反映了全球化与互联网语境下个体相比于此前的时代更容易陷入极化态度,并驱使极端的行动。全球化使一个哪怕是丝毫不关心美国以外世界,甚至对于美国以外世界完全无知的保守美国人也能感受到来自其他国家和社会带来的竞争压力;而互联网的快捷传播又使得他们所感受到的剥夺他们就业机会或者夺走他们安全感的物理空间遥远的外国人心理空间似乎就近在咫尺。
更何况,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的高度交互性使得人们更容易找到具有相似态度或观念的同志,呈现出远比此前任何时代都更加深刻和纯粹的“人以群分”。大多数人都倾向于与自己态度或观念相似的人群交流、讨论,导致社会心理学里被称为“群体极化”的现象频繁出现,乃至成为常态之一种。
事实上,从前述关于枪手的假新闻满天飞,仔细捋来种种不实流言所反映的恰好是美国国内的两极对峙,民主党反川普的人群与共和党川普主义的拥趸之间的对峙越来越极端化;以及国际社会的两级对峙,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世界与以ISIS为代表的“邪恶”世界的两极对峙,看不出二者之间有任何含糊的地方,横亘其间的是无法消弭的深刻鸿沟。
这就很容易培养出滋生极端枪手的社会土壤来,一方面极端的态度或观念更容易被传播,也更容易唤起共鸣;另一方面,人们也更愿意表达或表现出极端的态度或观念,因为这样能得到更多人的赞许和共鸣。这样的社会土壤就使得极端的态度或观念相比于此前的时代更容易脱敏,极端的态度或观念驱动下的极端行为变得不那么突兀,行动的心理防线也不再能阻止极端恶性枪击事件的发生。
既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美国社会恶性枪击事件越来越极端,拉斯维加斯的这次枪击事件创下了美国社会有史以来造成伤亡最大的记录,而15个月前的奥兰多枪击事件成为有史以来伤亡第二大的恶性枪击事件。
令人更为不安的是,没有谁能预言这个有史以来伤亡最大的恶性枪击事件的记录能保持多久。
扫码或长按赞赏,谢谢!
(建议金额:10.03)
2017-10-03
-------------------------------
(近期文章消失?可以去目录中的“来读禁书”或“去读禁书”中找找,没发出的文章,也在那里。)
推荐
坐谈风月(ID:psyeyes2)。本师另一个专谈两性话题的公号,撰写和发表中国最好的爱情心理学和性心理学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