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Tiny4Voice
一天一条来自 Tinyfool 的语音鸡汤,暖胃暖心,让我们一起在漫漫长夜里面默默前行,在死之前,没有终点,不会停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科院之声  ·  “塑造”太赫兹波电场的全能“指挥” | 科技前线 ·  6 小时前  
中科院之声  ·  “塑造”太赫兹波电场的全能“指挥” | 科技前线 ·  6 小时前  
重庆之声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  11 小时前  
重庆之声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  11 小时前  
云头版  ·  全球排名第1企业引入DeepSeek! ·  13 小时前  
云头版  ·  全球排名第1企业引入DeepSeek! ·  13 小时前  
北京青年报  ·  DeepSeek横空出世,因为中国做对了这件事 ·  2 天前  
北京青年报  ·  DeepSeek横空出世,因为中国做对了这件事 ·  2 天前  
新消费日报  ·  腾讯加持,IDG前副总裁带轻松集团冲击港股IPO! ·  3 天前  
新消费日报  ·  腾讯加持,IDG前副总裁带轻松集团冲击港股IPO!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Tiny4Voice

聊聊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二)错误的风险意识,让穷人难以反身

Tiny4Voice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0-03-28 19:47

正文


接上一篇:《 聊聊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一)月光是一种穷人思维


我们今天继续讲穷人思维。


有人说穷人穷是因为太喜欢冒险。


比如有些人喜欢赌博,一直梦想着翻本结果一点点把家产全部赌光了,甚至欠上巨额赌债。这些人也不是纯粹的运气不好,概率上总是有输有赢。问题是这些人赢的时候从来不想离场,于是赢来的总是容易被输掉。而输的时候也不想离场,因为想翻本。



而最典型的一个概率谬误就是逢输就翻倍,很多人因为听说过抛一个硬币,正反的概率相等,所以我输了就翻倍,我不是总有赢的时候,不就一把都赢回来了么?


问题是,首先,正反概率相等的意思是概率相等,而不是每一把的结果都是平均的。或者说,如果你玩的次数无限多,那么相当于每一个把拿到正反的机会都相等。但是你只玩几把,什么可能性都会有。而且还是那句话,你赢了就离场的话,逢输翻倍还有机会,你赢了不走,输了也不走,只有欠到没有人肯继续借钱给你,那么你欠上巨额赌债不是百分百的么?


那么,有人说,穷人穷是因为太不爱冒险。举个例子,一份辛辛苦苦的工作和一个创业机会(或者做一个小生意),穷人总是会选择一份死工资的工作。按照穷爸爸富爸爸的理论,或者按照任何一本理财书的理论,如果你选死工资,你当然不会发财。


还有人喜欢举例子说明农村的穷人就应该穷,说他们就算得到了救济金也不会去做生意,或者扩大生产。只会吃掉,然后到了明年,就又需要新的救济金了。



那么,穷人到底是因为喜欢冒险而穷的?还是因为喜欢不冒险而穷的呢?


在我看来问这个问题,就问错了问题。其实,在不该冒险的时候冒险,固然是错误的风险意识。在该冒险的时候不冒险,当然也是错误的风险意识。


首先,一切投资都有风险。但是如果能获得相同,或者类似的收益,我们都应该选择低风险的做法。再反过来说,如果风险是一致的,我们当然应该选收益更高的,而不是收益更低的做法。


这听起来简直是废话。但是做起来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人们为什么会迷恋赌博,而且大多数人会在长期赌博后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就是因为,概率论太难了,风险控制太难了,很多东西都不够直观。你的直觉往往可能是错的。更不用说,赌场挣你的钱,就是要利用你的直觉里的谬误。


如果一个赌博你直觉上你怎么都会输,你还会去玩么?但是全世界所有的赌场都是暴利的,也就是说,实际上,大多数的玩家会输,会把钱留给赌场,而不是带走。但是为啥你还会去玩呢?因为你的直觉在欺骗你,让你以为你有机会。或者你自己在欺骗自己,让你以为你有机会。


这一点股市和赌场有异曲同工之妙。股市容易让你有你是股神的错觉,甚至在长牛的时候,你的业绩确实可以比肩股神,但是,如果你运气不好,遭遇了一个长熊。我有几个朋友的亲身经历是奥迪开进去,奥拓开出来。当然,奥迪开进去,连自行车都没有了的例子也有。


核心问题既不是你应该冒险,还是应该彻底不冒险。而是我们怎么去控制风险。如何去在相同的风险下,获得更高的收益,或者是在相同的收益下,尽量降低风险。


我们今天不去精准的数学分析。


我们就用一些基本的常识去思考。比如拿投资股票和基金来说,如果你做长线,因为复利的存在,如果你能长期盈利哪怕年化收益率不高,你长期下来获得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但是每个时间点这都看起来并不牛逼。你的朋友,可以随时随地告诉你,他买了什么大牛股,一下翻了几倍。然后,炒短线当然也有

发财的。但是大多数人,有高光也有低落的时候,往往是整体一比较,收益率并不高,甚至很低。


巴菲特说:“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业余投资者竟然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但是没用,因为大多数人直觉上不觉得自己不会炒,觉得自己很厉害。而且总是有几笔交易,可以拿出来作为例证。虽然算整体的收益率不见得高,但是没办法,这个才有投资的感觉。



这就有点像对任何人来说,十年如一日的学习一门技术,让自己变成行业高端人才是最普适的成功方案。不太需要天赋,就默默的努力就好了。但是,大多数人会不停的看有没有好的新机会,要不要转个行,如果一两次后就找到一个可以长期投入的领域还好。有些人会尴尬的发现都40-50了,居然还没有在任何一个行业获得一个资深的薪水和地位。要不要再去换一个行业呢?


所有只要慢慢积累就有可能成功的事业看起来都太漫长了不够短平快,没有投资价值。然而,你看着可能能一飞冲天的东西,也许包含了太多的风险。或者竞争太过激烈。


甚至有可能在你看来的好,无非是那些渠道构建公司精心构建的形象工程,你看到的一切美好的机会,排队的顾客,都是骗你去加盟的假象。这类骗人的生意打有狗的那年就有了,为啥到今天还没绝迹呢,就是因为对你风险的理解错位了,你希望有一个东西,可以满足你的一切需求,既简单,投资又少,同时又利润丰厚。如果这世界上存在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需要你投资?自己滚动不是利益更广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