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银行(Barings Bank) 创建于1763年,是历史显赫的英国老牌贵族银行,创始人是弗朗西斯·巴林爵士。截止1993年底,巴林银行的全部资产总额为59亿英镑,1994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美元。其核心资本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第489位。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伊丽莎白女王也信赖它的理财水准,并是它的长期客户。
其业务范围相当广泛,无论是到刚果提炼铜矿,从澳大利亚贩过羊毛,还是开掘巴拿马运河,巴林银行都可以为之提供贷款,甚至1803年,刚刚诞生的美国从法国手中购买南部的路易斯安纳州时,所有资金就出自巴林银行。
然而,这样一家拥有200多年优异经营历史的银行,却止步于1995年,顷刻间破产并被以仅仅1美元的价格收购。为何?
这要归功于一个关键人物——尼克.李森(Nicholas.Leeson)。李森1989年加盟巴林银行,负责外汇期货套利交易,特别是在日经225指数上战绩斐然,曾一度被认为金融界的“天才交易员”。
1992年,李森被派往新加坡任期货交割主管,由于过于信任李森,巴林银行还让李森兼任交易主管,相当于既当出纳又做会计,使得原本的内控机制形同虚设。
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帐号为“99905”的“错误帐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所造成的错误。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清算部负责人,要求李森另设立一个“错误帐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总部。于是李森马上新建了一个“88888”的“错误帐户”。然而,几周之后,伦敦总部又要求新加坡所有的错误记录仍由“99905”帐户直接向伦敦报告,而“88888”帐户却没有被撤销,这为后来李森掩盖重大错误提供了漏洞。
1994年下半年,李森认为,日本经济已开始走出衰退,股市将会有大涨趋势。于是大量买进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和看涨期权。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事与愿违,1995年1月16日,日本关西大地震,股市暴跌,李森所持多头头寸遭受重创,损失高达2.1亿英镑。
在此之前,李森也犯下不少小的错误,为了不让总部知道,李森将出现的几次错误都记入“88888”账号,以躲过每月底伦敦总部的审计。这一次高额亏损同样记入了“88888”账号,总部却毫不知情。
情况虽然很糟糕,但此时还不至于能撼动巴林银行。为了挽回天才的面子和赚回足够的钱来补偿所有损失,李森冒着更大的风险再次大量补仓日经225期货合约和利率期货合约,头寸总量达十多万手。要知道这是以“杠杆效应”放大了几十倍的期货合约。当日经225指数每跌一点,李森的头寸就要损失两百多万美元。
1995年2月24日,当日经指数再次加速暴跌后,李森手中的头寸爆仓,损失超过10亿英镑,已接近其整个巴林银行集团资本和储备之和。亏损已无力回天,李森畏罪潜逃。
消息传出,立即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地区的金融界引起一连串强烈的波动,伦敦股市出现暴跌,纽约道琼斯指数也下降了29个百分点。2月26日,巴林银行宣告破产。3月5日,荷兰国际集团宣布以1美元完全收购巴林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