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不慎导致满盘皆输。质量再度成为左右“专利战局”的一枚最重要棋子。
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针对一起涉及“电子自动收费车载单元的太阳能供电电路”发明专利的无效行政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宣告涉案专利权全部无效。
在这起索赔额高达1亿元的ETC发明专利侵权纠纷案背后,原告因为专利质量不高,被被告“釜底抽薪”,丢掉了自己手中最重要的筹码。
6月14日,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溢科技)发布了关于公司涉及专利无效相关诉讼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近日,金溢科技收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下达的《行政判决书》。
判决内容如下:驳回原告金溢科技、深圳前海中集麒谷投资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
这份看似简单的《行政判决书》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其背后是目前为止索赔最高的专利侵权案件之一。
早在2017年9月,金溢科技就因专利侵权纠纷将北京聚利科技股份(下称“聚利科技”)告上法庭,请求判令聚利科技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1亿元。
金溢科技起诉称,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聚利科技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大规模制造、销售、许诺销售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车载单元,上述产品的技术方案完全落入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
对于金溢科技的起诉,聚利科技立即予以反击,针对涉案专利向原专利复审委员会提起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2018年7月,原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宣告专利权全部无效的审查决定。
金溢科技不服审查决定,遂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于是便有了上文所提到的一审判决,金溢科技再次“铩羽而归”。
“起诉被告专利侵权,最终反被宣告无效,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常规状况’。”中国优秀知识产权律师、北京市汉鼎联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道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国专利法实施伊始就建立了宣告专利无效制度,至今仍是专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宣告专利无效制度在实践中也被广泛应用,是“专利战争”中的常用战术。近几年,类似的案例时有发生,如握奇公司起诉恒宝公司专利侵权案、广晟公司起诉创维公司和三星公司等专利侵权案,涉案专利权均被宣告无效或部分无效,导致维权失败。
刘道臣曾代理过被誉为“中国标的最大知识产权案”的浙江正泰集团诉施耐德天津公司专利侵权诉讼。他表示,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宣告专利是摆脱专利侵权责任的重要应诉手段。只要被告成功宣告了原告专利无效,则原告因失去专利基础而必然败诉。
近年来,随着专利诉讼的索赔额和判赔额一路上涨,企业之间的“专利战争”愈演愈烈,也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
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包括“插座一哥”、三年卖出9亿个转换器的公牛集团,因为江苏通领科技有限公司专利侵权诉讼而陷入的10亿索赔风波。
今
年7月3日,公牛集团称已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其中提到,通领科技两项专利被宣告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