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小到大我们听了太多“以后”了
“这个玩具以后给你买呀”
“以后我们会再见的”
“房子以后再买”
“这个景点我们以后再来的时候过来看吧”
“以后我们状态都比较好的时候再要孩子”
我最恨“以后”
在今年的春节,我又听了一次“以后”
从来没有自助游过的爸妈在我的建议下准备远离北京上海的雾霾,去一次珠海感受一下什么叫做“新鲜空气”和“冬日暖阳”,顺便跨过桥去对岸的澳门看看。
我帮他们计划好行程定好酒店,告诉他们澳门自助游按照他们60多岁的高龄,玩两天,别太累,晚上去赌场里赌一赌,住一晚上。
结果不知道哪里听来的还是本身还是怕花钱的习惯,妈竟然计划当天来回澳门。天呐,我30出头暴走一天都不一定能走完。
妈跟我讲“赌场没什么好玩的,不去不去”而我知道我妈是个多么有冒险精神的老太太。又跟我讲看看就好了“反正以后还有机会”。
听到“以后”两个字的时候我突然之间很来气,我话在嘴边,没敢讲出口。就告诉她难得来一次珠海澳门自助游,尽兴最重要,然后就是舒服,别在意钱,钱反正都是我出,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妈自然也就没跟我多争辩。
我之所以这么来气,是因为我们家刚刚经历一次老人的变故。
两个月前我的丈人突然之间一天晚上骑车摔伤,颅内出血,当天晚上送进重症监护,连着两天开了两次颅,至今半梦半醒状态。手术室外面所有家人每天都是焦急等待,大家都在责怪自己没有在出事前好好同丈人多说说话,现在说再多也听不见了。手术至今没再听他说出过一句话。
父母年纪大了,说难听点,还有多少年我们谁都不好说。
长命百岁,每天日子和从前一样,这就是幻觉。
既然这次决定去玩,花多少钱根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安全、舒心、开心、不累。
父母的事情只是人生很多“以后”心态的一个写照
我的工作就是每天拜访不一样的初创公司,各色人等,不是每个都一定有光鲜亮丽的学历或者工作经验。可能VC工作者是这个世界上面对“变化”最频繁的人群了。
回过头去看,2011年创业开公司的老板们,成功的都已经大成了,人生境界都不一样了
2011年没成功的老板们,只要不太笨,要么公司坚持到现在情况还不错,算是一份自己的事业,要么就是从头开始再2013和2014年又做出了更好的成绩。
也许你会说“那很多没成功的,你怎么不提啊,早出发有用吗?”
“早出发”不能保证你一定成功,但是想要“大成”,“早出发”是一个必备因素。
所以不存在“以后”这件事情
很多人问我离开一家知名机构创业做自己的厂牌基金后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