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昨天(30日)举行的2017全球(上海)人工智能创新峰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创始人围绕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演讲,共议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共谋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创新转型的未来之路。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刊登如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平均每人拥有一台服务机器人的时代终将到来
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的最大市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只有原创性的智能科学技术才能使我国成为机器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主导者。2015年,我国每一万名产业工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是49台,到2030年,我国将争取达到300台。
有人担心机器人会取代人类,我认为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人类始终善于更好地调教和帮助机器人,并用新的机器人来淘汰旧机器人,同时人类还能够利用机器人提升自身的智慧和能力。今天我们迎来了人与机器人共舞的新时代,而人类始终是领舞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知识性的工作自动化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方向
智能制造既可“顶天”,也可“立地”,不只是在“高、大、上”的领域,在制造业的各个层面有所作为。这就是“立地”,“智能制造就在我们身边”。智能感知、认知是设备健康管理、故障诊断所必须的;大数据智能改善产品质量、故障诊断,以及对员工、企业、用户的诚信管理;“无处不在”的高端智能产品创新制造模式,用户参与设计的制造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智能制造可深度发展的领域。
目前,智能制造在我国工业系统的应用中,仍存在高能耗的问题,因此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要实现“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智能制造最终要落到产业化上,企业引领是关键。因此,实施智能制造的方针应该是:企业引领、效益驱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创新发展。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质量问题、成本问题、资源问题、民生问题等诸多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麻省理工学院名誉校长Eric Grimson:我们能够把年轻学者培养成世界杰出的科学家
MIT每年为全球贡献800个科学专利,13.5万校友中有25%是企业创始人,全球三万多家公司都是由我们的校友所运营的,共计创造了460万个工作岗位。把这些公司的所有营业额加起来,可以达到1.9万亿美元。如果MIT是一个国家的话,以GDP来排名,能在全球排名第十,位居俄罗斯和印度之前。
这背后得益于一个从学校内部扩散到外部的创新培养生态系统,MIT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创业者空间,学生实践创业项目能获得最高2.5万美元的资助。一个专门针对本科生的项目,让全校95%的本科生有一年的时间和研究生、教授一起从事尖端的研究项目。每年暑假,900多名本科生通过MIT的全球实习计划飞往全球25个不同国家的不同机构实习。
罗兰贝格全球首席执行官常博逸:用好人工智能才能掌握未来
目前,人工智能主要用于两大领域,一是计算机,二是智能手机及移动应用程序,后者的使用面更为广泛。我们预测,首个价值1万亿美元的企业将来自人工智能领域,这个领域背后有一个价值2000亿美元的市场。我们预测,人工智能领域将从五个纬度改变我们生活的社会。
第一,人工智能将将带领我们走进真正数字化的世界;第二,人工智能的使用范围将超出商用,将像电力一样被广泛普及;第三,人工智能将大大改变人们收集数据的方式;第四,我们预测未来数以万计的公司都会秉承“经营理念+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只有结合人工智能的应用,商业领域才会有更好发展。第五,人工智能将变得如影随形,从远程掌控,到预测和掌控职业规划等我们人生后续的发展轨迹。
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Otthein Herzog:智慧城市需要智能平台统筹规划治理
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改善城市生活,对城市集群的发展也会有重要贡献。在德国,智能服务一定绕不开物联网系统,确保所有设备和人都可以通过物联网进行沟通互联。
城市规划过程中,数字化手段常能提供较理想的解决方案。比如: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可以更好地分析人们的意愿和行为,通过互联网让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参与规划过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合作共赢才是正确发展路径
我将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崛起形容为“中国式文艺复兴”,因为今天提到人工智能产业,我们听到最多的是谷歌、AlphaGo、自动驾驶,应该听到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
事实上,AlphaGo真正产生轰动效应是来自其通过深度学习获得的算法上的巨大进步,在此之前,AlphaGo也曾蛰伏许久。相比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关注,我们更需要的是耐心。此前亚马逊、IBM、谷歌、微软等已经组成了人工智能联盟,当海外人工智能发展如此超前,竞争如此热烈,我们如何竞争?但其实,人工智能眼下更需要的是全球合作共赢,而非双边或多边竞争。
本文转自《上海经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