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山浮生
来跟我一起打开脑洞,认识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阑夕  ·  我正在与@新浪科技 ... ·  17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日产回应将放弃与本田业务整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山浮生

美国衰落源于教育!美灵帝奥巴马是罪魁祸首?

北山浮生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5-01-19 10:55

正文

本文接上文: 十常侍干政?董卓之乱?现实版《米国魔三国物语》!

国家兴亡,教育有责

近现代教育和军事、工业、科技一样,都是大国博弈的产物,且教育比后者更加重要,更加基础。

西方人深刻地理解,通过教育实现思想的征服,远远比枪炮来得更加彻底。

上文中提到( 十常侍干政?董卓之乱?现实版《米国魔三国物语》! )奥巴马时代的民主党政府释放“觉醒病毒”,是犹太人加强对美国统治的典型案例。通过教育体系的全面落实,短短八年就把美国变成了LGBT的天下;西方想要颠覆东大,教育领域的渗透是重中之重;香港、新疆为何接连发生暴乱,问题就是出在教育上。

从香港暴乱这件事上,就知道北京在教育的理解和实践方面,也就是个“弟中弟”。教育指挥棒严重地“重理轻文”,某种程度上也相当于在明知道玩不过漂亮国的情况下,进行消极防御。

同样因在教育方面玩不过而破防的,还有马斯克。

马斯克其实早就意识到美国教育体系存在问题,也认识到教育体系存在“觉醒病毒”,但他自信能从容应对,对此并没有放在心上。

从2014年起, 马斯 就自办学校“Ad Astra”,全部采用游戏化项目制学习的方式教学。自家孩子都在自己的学校学习,他有足够的自信,不会让自家孩子沾染“觉醒病毒”。至于别人家的孩子?关我屁事!

但是, “Ad Astra”最多只能把孩子教育到14岁,马斯克本以为孩子到这个时候三观已经形成,不会受到影响。没想到大儿子泽维尔,离开 “Ad Ast ra”去公立学校,短短两年就被洗脑变性了。

这让马斯克破了大防。

像他这么聪明且自负的人,最怕的就是在他最自信的方面被击倒。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到教育的威力。哪怕马斯克这样拥有顶级资源又做了积极防御的人,依然被偷了家。 通美国 产阶级 家庭的孩子,基本就 是没有任何防御力的绵羊,任 人宰割

释放 病毒 的这帮人也知道成人三观已经定了,很难影响; 因此变性也要从娃娃抓起,现在洗脑 场已经下沉到幼儿园了。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不知道下一步会不会下沉到胎教,直接对子宫里的胎儿进行性别干预。

变性人在幼儿园表演节目

六岁变性,十岁走秀的跨性别模特

这种扭曲的教育氛围,就问你怕不怕?

特朗普2.0 在教育方面肯定会有大动作。马斯克上任后,第一个要干掉的就是有“夺子之仇”的美国教育部, 杀灭犹太人释放的 觉醒 病毒 ”,消除“ 快乐教育 ”造成的 面影 ,否则怎么跟中国进行全面竞争?

好消息是,趁着这次美国内斗整顿教育部机会,中国又有作业可以抄了。

在战斗中被逼着成长,也是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常态。

中国对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存在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没有经历过欧洲那种残酷的长期宗教战争,对于争夺思想阵地没有深入骨髓的切身体会;

二是对自身的文化“大革命”认知扭曲。

当然某种程度上这也许是一种好事,中国人的心思相对比较简单,没有西方那么多花花肠子(这点恰好跟大殖子们的认知恰好相反,也说明这帮人多数都没能真正融入西方世界)。


教育是大国博弈的主战场!

前不久,大家都看到了叙利亚阿萨德政府的迅速垮台。

这标志着中东伊斯兰世界的世俗化变革彻底失败。失败的根源就在教育上。世俗化的教育根本没有真正贯彻到基层,基层人民还在被宗教势力控制着,上层世俗化就是空中楼阁,一触即溃。


与此相反,欧洲从宗教化向世俗化转变的成功经验。

不过,你猜猜他们花了多长时间?

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整整三百年!

中世纪的欧洲,教会通过垄断教育权,控制人们的思想,进而实现近乎彻底的宗教统治,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随着东西方“一带一路”贸易的兴起,东方的技术和文化不可避免地沿着商路向西方传播。受东方文化的启蒙,一批西方人开始逐渐从宗教蒙昧中解放出来。他们依附于世俗统治者,与教会展开激烈斗争。

世俗政权与教会之间斗争日趋激烈,对民众思想阵地的争夺也越演越烈。贵族和国王们终于意识到,教士之所以能够对我们呼来喝去,动不动“绝罚令”让我们吃不了兜着走,问题都在于,人民被教会洗脑了

教育体系作为塑造思想人格的重要载体,也被提到越来越高的位置。

世俗政权与宗教势力斗争最为激烈的德意志,成为推动一系列教育改革的主阵地 (这个知识点要牢记!后面还会用到)。

近代义务教育的最初概念,来自于 16 世纪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他的初衷是站在新教国家政权的角度,对抗天主教会所把控的教育垄断权。 这项提议后来受到众多德意 志新教诸侯的重视。

宗教改革与近代教育之父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关于教育的建议,来自于中世纪王权与神权博弈的历史经验。

在中世纪的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可以把神权踩在脚下的强力君主。比如被称为“巴巴罗萨”(意大利语:红胡子)的神罗皇帝腓特烈一世(希特勒的偶像,进攻苏联计划就被命名为“巴巴罗萨计划”),在他统治下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力达到顶峰。

他当初要求加冕时,教皇哈德良四世十分傲慢,不断挑剔腓特烈一世的行为举止,最后还要求腓特烈一世按照惯例为教皇牵马、扶镫。腓特烈一世一怒之下,加冕庆典变成了屠宰场,近千名教士倒在军队的屠刀之下,教皇在尸山血海中屁滚尿流地完成了加冕。

但是,再强力的君权也会因为君主老去而烟消云散,但神权却可以通过影响人们(包括君主子女)的思想实现卷土重来。 如果不能掌控教育,再强力的君权(国家主权)也如同流沙上的城堡,转瞬即逝。

教改革一百年后,德 意志地区爆发了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改战争因天主教和新教的矛盾而起,欧洲几百年来积累的宗教和国际政治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之一。

德意志大混战,全欧参与大 鸡!

欧洲各大国纷纷参与其中,教派之争犬牙交错,整个德意志地区变成了屠宰场,消灭了德意志地区大约40%的人口,男性死亡率更是高达60%以上。

现在的叙利亚乱成一锅粥,又有逊尼派什叶派纷争,又有美国、土耳其、以色列、伊朗、俄罗斯多国参与,既关系到欧洲安全,也涉及到中国“一带一路”,跟三十年战争时的德意志的状况相当神似。也许将来会迎来如同德意志的“大破大立”,就是不知道要付出多少生命为代价!

三十年战争中,挂满了人的树

这场掺杂着主权和教权的大乱斗,促使了德意志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战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也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导致上述这一切现象出现的,是战争推动的德意志教育改革。

三十年战争是个大型养蛊场。围绕宗教分歧和领土的反复拉锯战,迫使各个诸侯国必须占领本国人民的思想阵地,不能受异端思想影响,否则就是亡国绝嗣。

洗脑必须趁早,最好从娃娃抓起(这就跟民主党搞“觉醒病毒”非常类似)。

战争的第二年即1619 年,魏玛公国(一战后德国成立的看守政府魏玛共和国,就跟这个地区有关)颁布了《魏玛学校章程》,要求儿童们必须通过阅读、写作来学习新教教义。

这一文件体现了义务教育最重要的两个特征: 义务性与强制性的教学。

因此,1619年也被认为是义务教育的开端。

1642 年,哥达公国(马克思经典著作《哥达纲领批判》,跟这个地区有关)的艾纳斯特公爵发布《学校指南》,要求儿童统一入学年龄为5岁,并直接规范“所有儿童直至学完所应学的全部知识,并经当局审查合格,方可离校”。

艾纳斯特公爵创造性地采用经济手段来规范义务教育行为。 缺席、旷课的行为伴随着经济惩罚,通过“压力传导”的方式提出对家长的约束:第一次缺课罚款 1 便士,多次缺课后,每节课 6 便士。与此同时,艾纳斯特公爵筹建多达 20 所新校舍,引入大量优秀教师和资源,原本被当地人嘲笑讥讽根本没有实施可能的《指南》因此得以落实,当地儿童陆续入学。

三十余年过后,德意志普遍流传着一句话:“艾纳斯特公爵治下的农夫,都比其他地方贵族所受的教育好得多”。

义务教育的威力开始显现,引发其他德意志诸侯争相效仿。

1794 年,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掌握了普鲁士境内所有孩童的教育控制权,在《普鲁士民法典》中宣布:

“凡普通学校与大学,都是国家机构。只有得到国家认可和批准,才能开办学校。所有公立学校和教育机构都应该接受国家的监管,随时接受其考核和检查”。

宗教改革开启以来,经过近三百年的争夺,德意志地区的教育控制权终于彻底脱离宗教的控制,转入世俗政权手中。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国家的统治者亲自统抓统管基础教育事务,并制定实施政策的先例。

1806年,普鲁士被如日中天的拿破仑击败,全境沦陷。根据战后签订的极为屈辱的《提尔西特条约》,割让了普鲁士几乎全部肥沃领土和原人口的一大半。普鲁士背负着巨额的赔偿款,政府濒临崩溃,整个国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普鲁士一没钱,二没资源,三地缘形势极为恶劣。要想不在这种极端恶劣的情况下被灭国,唯有充分发挥人的力量,这就是教育。

在生死存亡的危机面前,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将教育作为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手段,他发表了“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著名言论:

“正是由于穷苦,所以我们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说过一个国家是因为办教育而办穷了、办亡国了的。正相反,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最好手段。”

1809年,威廉·洪堡上任教育部长,正式开启普鲁士教育改革,推动普鲁士快速发展,实现了普鲁士的崛起,这就是著名的“洪堡教育改革”。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到这个时候已经基本完善。 后世 一般把这一年看 做现代教育体系 基本建立的时间

威廉·洪堡塑像

威廉一世统一德意志成立德意志帝国,俾斯麦担任政府领导期间,德国基础教育模式彻底得到了巩固。 德意志的《一般教育规定》明确规定,“通过由政府严格控制的学校,抵制革命思想的流传,训练忠顺而勇于战阵的国民”。 儿童 6 岁入学,初级学校 4年,高级学校 4 年,14 岁结业,完成包括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德文名著、民族诗人主要诗篇,外语选修课(一般都是法文)、绘画、歌咏、体操、缝纫、家庭工艺、数学课(含分数,对数、二次方程,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在内的全部“义务教育”课程。

在19 世纪末,德国的读写文盲率已经降到了 0.05%,远远低于其他国家,义务教育普及堪称无出其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将教育普惠全民的国家。携人口素质的巨大优势,德国率先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国力超越英国。

德国教育的巨大成功,引发了其他国家的纷纷效仿,而且要效率越高越好,从而引发世界范围的“教育军备竞赛”。

以当时的国际环境,世界殖民地已经被基本瓜分完毕,工业能力快速蹿升的德国一方面受到资源制约,另一方面随着能力提升对改变世界秩序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想法。其他国家无论是想效仿德国崛起(比如日本、美国),或者想维持现状(比如英国),都必须快速提升本国的全民教育水平,否则就会成为弱肉强食的国际丛林的牺牲品。


“逆练九阴真经”

——美灵帝奥巴马

在古代中国,围绕教育权的斗争和争夺,可以说贯穿了先秦两汉时代,与前述德意志宗教改革之后,围绕教育权斗争非常类似。

百家争鸣解放了思想,也同时开启了思想的魔盒。

秦朝武力统一天下,但无法统一人们的思想,乱世接连不断,汉朝建立之后仍然动荡不安,又迎来七国之乱。

汉武帝独尊儒术,压制黄老之学,建立了中央集权。为了争夺教育权,又引发儒家经典的古文和今文之争,最终导致王莽篡位。刘秀通过白虎观会议重新统一儒家学说,又被儒家世族做大。皇室借助黄老之术,通过宦官群体来反制,酿成党锢之祸,最终引发黄巾大起义。

美国当前的党争看似如明末,实际上更类似东汉末年,因为明末党争双方主要是争权夺利,并不像东汉党争那样,存在针锋相对的意识形态斗争。

唐宋明清,学术变得越来越狭窄固化,教育成为思想的禁锢。满清作为少数民族的殖民政权,维持稳定是第一位的,对内长期采用愚民政策,根本无法有效应对外部变化。今天的美国,实质是犹太殖民统治,这一点与满清惊人类似,觉醒病毒,快乐教育也相当于对内愚民,美利坚终于活成了大清当年的样子。

1905年, 满清 才后知后觉地开始小范围的教育改革试点,黄花菜都凉了。民国时期虽然中国开始了近代化教育进程,但是受教育范围非常小, 每年毕业的小学生只有67万人,全国仅有高等学校205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0.26%,全部在校生不足12万人,而且严重“重文轻理工”,工科在校生只有3万人。面向全体 中国人的 教育体系建立,要等到建国后才逐步实现。

熟悉美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德意志开启义务教育萌芽的1619年,也是“白狮号”贩奴船将第一批黑奴运到北美的时间,北美罪恶的奴隶制由此发端。

白狮号贩奴船

2023年底美国网飞上映的电影《断网假期》,可谓美国版《让子弹飞》,讲述了一个人类走向末日的故事,用各种隐喻讲述了美国历史,反映了当今美国存在种种问题,暗指这一切背后的罪魁祸首是共和党大佬。

该电影是奥巴马投资制作的,可谓“觉醒运动”的宣传片,也是2024大选的民主党宣传片,当然也是马斯克眼里的“大毒草”。在这部电影里,世界末日的开启,也是由一艘叫做“白狮号”的油轮冲上海岸所引发。

“觉醒运动”的大本营《纽约时报》主张,美国的历史要追溯到1619年,这就是“1619计划”:通过将奴隶制的后果和美国黑人的贡献置于美国叙事的中心,来重新构建美国的历史,并将其作为向全美K12学校推广的思政教育课程。

大家可以登陆这个网址:https://1619education.org/ 看具体情况:

以下是网站内容的机翻:

“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对于一个建立在“白人至上主义”基础上的美国,以黑人为中心重新建构历史,意味着什么呢?

只能说“颜色革命要从娃娃抓起”,美国(犹太)人确实贯彻得很到位。

众所周知,德国和犹太人有一段非常不愉快的历史记忆。犹太人痛定思痛,他们肯定敏锐地发现,普鲁士德国通过全面掌控国民教育,不断加强国家主导的义务教育,强化主体民族的民族主义意识,是导致犹太人悲剧的重要根源。

因此,奥巴马推动的所谓的“觉醒运动”,基本就是逆练《九阴真经》,跟普鲁士义务教育改革反着来,搞乱美国人的思想,去白人主体化。

奥黑,妥妥的“美灵帝”啊!


“党锢之祸”

——占领华尔街和反犹抗议


即使没有奥巴马 刻意 散布“ 醒病 ”,普鲁士义务教育本身就存在固有的内在缺陷 ,发展到 一定阶段也会导致 国家内爆。

奥巴马只不过让美国“伤上加伤”了

二战以来,国际秩序不像十九世纪那样赤裸裸地充斥着“社会达尔文主义”,但是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计算机网络广泛使用,对于人口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迫使世界各国必须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在教育上。经济全球化以来,随着产业结构深度变革,劳动人民进一步分化成两类阶层:

一类仍然是传统工农业生产,生产方式与地区绑定,高中毕业即可胜任,俗称“蓝领”;

另一类则是跨国公司,IT、互联网、文化传媒等新兴业态,生产方式全球化布局,至少需要大学本科,俗称“白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