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太爷
高太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攻认知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学习可以很快乐,生活可以更美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简单心理  ·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2 天前  
壹心理  ·  35岁想搞副业,来不及了吗? ·  5 天前  
壹心理  ·  普通人改命第一步:停止喂养任何人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太爷

自媒体大V是如何高效读书的?

高太爷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5-09 11:50

正文

eff

i

cient

高效读书



去年开始做自媒体,渐渐有了一定名气,慢慢进入一些大V圈子,跟他们接触发现,虽然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读书。


想想也是,要想长期保持稳定而优质的输出,仅仅靠经验根本支撑不住,用业内的话说,半年就给你榨干了,所以读书就成了不二选择。


他们读书有多疯狂呢?


我刚开始在知乎上答题时,曾炫耀过每年读二十多本书,后来进入这个圈子后,默默把那个回答匿名了,打脸啊,认识的圈内朋友,少则五六十本,多则上百本!


真的是上百本,一点不夸张。


知乎上有个问题质疑,一年读书上百本,那是翻书吧,顶多是自我感动,能有个球用!


这也是我最初的想法,后来跟圈内人士交流发现,他们不仅读完了,而且还非常有收获!


也是,没有收获的话,自媒体早就做不下去了。


去年6月份开始,我的自媒体之路进入快车道,频繁的更新,明显感觉身体被掏空,朋友们给我开的方子,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强肾固本。


在老司机们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啃书速度是与日俱增,去年一年,我读了将近八十本书,做了好几十份笔记,说实话,年底统计时,我自己都吓了一跳!



我分享下数据:我公众号文章收藏量是转发量的三倍,几次呼吁小伙伴们转发,都说文章质量太干,不想转发。


气的我吐血,赶紧拿起一本书补补!


说了这么多,自媒体这个圈子,究竟是如何高效啃书的?


在介绍具体的方法之前,我先说下概念,高效阅读不是多快看完一本书,准确讲,应该是“高效能”阅读,如何又快又好地读完一本书。对于不同的书,高效阅读方法会有差异,但大体遵循以下模式:




 1 

挑选好书

一本烂书,不管读的多快都谈不上高效。如何挑好书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融入一个读书圈,你会有读不完的好书;

其次,你可以通过分答、知乎有偿请教,通常会收到系统的书籍推荐,如果你养成付费习惯,相信你会发现,你的生活高效很多;

再次,可以通过知乎、豆瓣的书籍推荐帖子,有些帖子推荐的非常用心;

再次,去当当、亚马逊等图书网站翻阅;

最次,就是百度了,你懂的。



 2 

目录和绪论

我们都知道,去一个陌生地方,时间会显得很漫长,但返程就很快,这是相对论,更是思维的运作模式。人天生就有一种追求完整性的本能,比如下面这张图片:


大脑很自然的就会补齐,这种对完整性、整体性的本能追求,发展出了“格式塔心理学”。


所以,在去往陌生地方时,大脑出于对完整性的追求,会不自觉投注部分注意力,对过程的过分关注,必然会导致时间漫长,回城时,注意力不在这上面,时间流逝就很快。


我们读书时,如果从头到尾读,既急躁又漫长,就是因为大脑对完整性的追求,会让我们加快阅读,但是大脑又会分出注意力,关注整个过程,所以阅读很慢,阅读过程也很难让人愉快。


渐进式阅读不符合思维习惯,高效阅读推崇的是整体性阅读,即首先从宏观上建立对书本的整体认知,了解书本的知识架构,这样读书,就如同返程一样,会更加轻松。


此外,这种整体阅读,会在头脑中搭建整体的知识框架,知识框架搭建出来之后,因为缺乏内容,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大脑对完整性的追求,会迫使我们高度注意,与完整性有关的内容,所以有了框架,再去学习,会更容易沉进去,更容易吸收相关知识点。


而构建整体框架最好的方式,就是看目录,看绪论,如果有心,可以根据目录做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加固头脑中的知识框架。



 3 

泛读

通读一个章节,随手划重点,并及时记录感悟、感想,这是常规的读书,但要记住一点,每读完一个章节,必合上书把章节内容过一遍,如果有难度,就把书本再翻一遍,务必要完整过上一遍。之所以这样,有三个目的:


1、读书会不知不觉追求速度,想尽快翻到后面,一路读下去很爽,但没用,如果不及时停下来巩固,读了的都忘了;


2、回想是对章节主要内容的重新组织,是用自己的思想和语言去概括章节内容,相当于脱离书本,重新构建了章节体系,这个体系是属于自己的;


3、利用了生成效应,回乡的过程,就是信息深加工的过程,对书本的知识会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经常在回想时,对某个知识点有了新的认识,或者与已有的知识构建联系。



 4 

摘抄

每个章节看完一遍后,不管当时印象有多深刻,但根据遗忘曲线,24小时就会忘掉六七成,所以再重读摘抄,因为对内容比较熟悉,效率会非常高,并将自己的随想融入笔记,形成笔记的原稿。


整本书读完,摘抄也随之结束。如果摘抄的足够用心,整本书的精华就已经在高度浓缩的笔记原稿里了,通常几十万字的图书,压缩到区区几千字的内容。我们只需将笔记中的字句、知识点串联成通顺、有条理的知识体系,一份笔记就已经初步成型了,很多人笔记到此即止。


但这还远远不够!


年初入手学习类圣经《学习之道》,整本书20章,理论加方法,有一百多个重要知识点,零零碎碎的就更多,我按照上述几步,整理出20章笔记,虽然每个章节知识都整理成体系,但拿开笔记,我根本记不住这本书讲了什么,更别说,将书中的方法实践运用!


为何如此?


上述过程,我们只是把知识点摘录下来,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不成体系的孤立知识是很难被记住的,更别说20章笔记,100多个知识点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明明用心做了读书笔记,还是和没读、泛读一样!


这就引出第5步。



 5 

整理笔记

记笔记,其实只是对整本书的内容经过提炼、压缩,要想真正掌握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工,这就需要对笔记反复阅读,对全书知识点有了整体的把握,这时候,就可以打破书本章节限制,根据知识的关联性进行整合,有点类似合并同类项,合并的效果如何,完全依赖于加工深度。


《学习之道》一共20个章节,我将其归类为5个知识体系(如下),然后再将20个笔记内容拆分,根据这5个知识体系重新组建,最终形成5篇新的、高度精炼的、成体系的笔记。


 6 

构建知识体系

笔记知识是平面的,还算不得体系,也无法指导实践,这时候就需要借助思维导图,构建出知识的逻辑关系,这个过程就是构建知识树,思维导图构建成功,知识也就真正完成了体系化。


我对《学习之道》做了思维导图,整本书的精华也就在这区区几幅导图里面:


知识树构建出来后,根本就不存在“读的书很快就忘,读书还有什么意义”类似的困扰了,因为书中的精华已经被吸收到知识树中,书本完全可以丢在一边了。


至此,整个读书活动算是告一段落,但仅仅到此,只能说学习了知识,还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因为,脱离了实际的知识是死的,这种知识掌握再多也没用,充其量成为书呆子。


知识唯有用起来,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力!


自媒体这个圈子,非常神奇,每天都有奇迹诞生,但如果你了解自媒体人的前后变化,你真的会目瞪口呆:很多屌丝逆袭成男神,是真正的、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的男神,不仅在物质上,更是在精神上、修养上!


因为自媒体人,有一个非常好的提升自我渠道,就是通过文章输出知识,输出思考,在输出过程中,真正吸收知识,让知识真正富有生命力,高频次的输出,短短一年,屌丝就能修炼成学者,真正的学者!


这就引出了下面关键的第7步:


7

学以致用

必须找到渠道,把知识用起来,这也是自媒体人每年读上百本书,却不会消化不良的核心秘密!


如何寻找渠道?

如何创造性的将知识学以致用?

这里先卖个关子,将在下篇分享。


写这么多有点累了,我要读本书回回血。


福利:公众号后台回复“学习之道”获取《学习之道》读书笔记及思维导图,还有,要记得转发哦~



关于作者



高太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理论的学以致用。学习可以很快乐,生活可以更幸福,推荐爱心理、爱学习的童鞋关注。微信公众号:高太爷(gaotaiye0504)


高太爷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心理社 | 学习社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