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者
《读者》杂志官方订阅号。 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全国“普通话羞耻症”最严重的省 ·  3 小时前  
新周刊  ·  最好的职场,让打工人自由生长 ·  21 小时前  
新周刊  ·  中国大学最累的专业,工资超低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读者

知书丨给你点绿色看看

读者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3-28 20:02

正文


色彩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简单,拿绿色来说,就可以讲个很好的故事了。


撰文:魏已然


三月开青扉。 


庄子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对古人而言,绿色有着非凡的美学与哲学意义:“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而中国人描绘自然山水的技法,也在宋代成熟。在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1113)中,你能看到远山逶迤,深深浅浅的青葱色随长卷铺展开来。画中山石先以墨色勾皴,后施青绿重彩,色如翠鸟,线条娟秀。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这种思想对中国诗歌、绘画、散文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绿色作为一种颜色,它既符合道家高逸淡泊的哲学理念,又能引发人对天地自然的想象,因此备受文人雅士青睐。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但每种颜色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历史时代,都会有不同的含义。颜色的故事也是文明的故事。那么绿色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历史呢?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帕斯图罗用《色彩列传:绿色》,为我们讲了一个关于“骑士与毒龙”的故事——


在西方文明中,绿色是矛盾的。它一方面象征美德、希望、春天、果园、骑士的忠臣与纯真;另一方面也是粘液、蟾蜍、毒药、龙、蛇、胆汁、沼泽、以及一切令人不适的东西。它如同交错的螺旋,牌的两面。


既然刚才提到欧阳修、宋代山水,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在同一时代的中世纪,绿色在欧洲又混得怎么样呢? 


 

宋汝窑天青釉圆洗,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快乐的绿色


在西方,11世纪是绿色命运的转折点。因为在过去的数千年里,绿色一直是低调而混沌的,直到公元1000年后,绿色的出镜率才有所提高,其象征意义也逐渐加强。


人们开始热衷于描绘春天的花园,毕竟果园的确是消闲散步的最佳场所。在12世纪以后的中世纪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对果园的描写:


它们通常是一个封闭的空间,骑士要进入围墙内的庭院,就必须历经考验(与恶龙搏斗,或是战胜某个厉害的骑士)。园内草木贲华,盛开着鲜花,而中心位置往往是一块小草坪,草坪上一般有百灵鸟与喷泉。泉水清凉,被引入小溪和水渠。各种鸟类、猎犬、小鹿、兔子在园中嬉戏,在某些画作中甚至还会出现独角兽、狮鹫或凤凰。恋人们就在葡萄藤的阴影中沉思,或是在睡眠中被带往梦想乡。比如英国文学国父乔叟写于14世纪的《巾帼传》序章:

 

“在我的一个小花园中,

在铺上新鲜草皮的长椅上,

让下人快快为我铺床;

为了向临近的夏日致敬

情人在床上洒满鲜花。

当我躺下,闭上双眸,

只一两个时辰就进入梦乡。”


“天国小花园”,15世纪初德国手稿


从这些描绘果园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中世纪中期人们对绿色植物的偏爱。他们依据古罗马诗人如维吉尔、奥维德的农事诗来建造园林。而且十字军返回后,又带回了令人流连的东方园林设计,以及各种新奇植物。这类果园的原型是《创世纪》的伊甸园。


但中世纪人理解自然的方式和我们很不一样。在他们看来,“自然”这个词不仅仅是指植物,而且涵盖上帝所有的造物,包括所有动物、植物、房屋建筑、人类、物品等等。而且人与动植物的等级关系早在《创世纪》中就已订立——上帝造伊甸园,造飞禽走兽,造月桂树、橡树、橄榄树、柏树与青草,最后把人类安放其中。神让人类管理所有的动物,所有的植物都可以为人类所享用。


反观中世纪的花园,我们能明显看出:人类一定是在消享,而自然万物则是娱乐的处所。和宋代山水画不同,中世纪关于花园的绘画并不展开哲学思考。它只是提供一种绚丽奢靡的图景,令观看者意欲进入画中,在绿影与馨香中偃卧读书,直到睡眼惺忪。


绿色因此和欲望、感官的快乐有直接的联系。它让人想到鲜嫩欢快的春季、青春、节日、音乐和爱情。


哈雷手稿《玫瑰传奇》中“我”被“欢迎”引入闭锁的花园,15世纪末;蓝色在十五世纪变得地位显赫。


所以在中世纪,绿色是爱情的颜色,年轻人的颜色。德国人有种说法:青年“耳后的青涩还未褪去”,这句谚语在中世纪就已经存在了。


《圣经·雅歌》中也说:“我们早晨起来往葡萄园去,看看葡萄发芽开花没有,石榴放蕊没有。我在那里要将我的爱情给你(7:12)。风茄放香,在我们的门内有各样新陈佳美的果子。我的良人,这都是我为你存留的(7:13) ”。


爱神的形象往往也是身穿翠绿长裙,手持弓箭,瞄准青年的心脏。恋爱中的骑士喜欢穿绿衣服,绿鹦鹉和椴树也被视为爱情的象征。


《马内赛古抄本》中的插图,苏黎世,约1300-1310年;恋爱中的骑士

 

《马内赛古抄本》中的插图,苏黎世;少女手持绿鹦鹉,象征着爱意


邪恶的绿色


到了中世纪末期,曾经风靡于骑士文学和宫廷文化的绿色,地位逐渐降低。


无论是绿颜料还是绿染料,其化学成分都不稳定。于是绿色渐渐地同善变、短暂、不可靠的事物相联系。它曾象征着欢乐、爱情、希望、美貌,虽然这些正面意义并没有消失,但已经变得不那么显著了。另一方面,属于魔鬼、巫师、毒药的邪恶绿色影响则越来越大。在很多领域,它被视为不祥的颜色。


魔鬼是什么颜色的呢?在中世纪的绘画和艺术品中,有很多色彩可以用来表现魔鬼,比如红色和黑色的魔鬼在罗曼时代曾是主流。后来,到了中世纪末和近代之初,绿色取代了红和黑,成为魔鬼的主要色彩,尤其是在彩窗和书籍插图中。


迈克尔·帕切尔,作于1471—1475年


说到绿色与恐怖,我们必须看看罗尼慕斯·博斯(1450-1516)对惊悚绿色的运用。先让我们来看看三联画《尘世乐园》的局部图:


博斯,“尘世乐园”局部图,作于1490—1510


这幅《尘世乐园》是博斯最惊世骇俗的画作。艳丽的绿蓝色组合在中世纪是非常刺眼的,是近似精神错乱(而现代人则不那么觉得,我们更不喜欢红绿组合)。有谚语叫“蓝与绿,不相见”。


这幅含义复杂的画,描绘的是失乐园之后的世界,再看看它那近乎疯癫的绿色细节。


博斯的画时常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小细节


接下来也是博斯的画,会有点吓人,请做好思想准备。


“尘世乐园”局部图


 

“最后的审判”局部图


“尘世乐园-地狱”局部图

 

博斯,“最后的审判”局部,龙的食物


放风筝的人


不过要知道,中世纪晚期的人们看这些画时,会比我们更害怕,因为过去的观看条件和现代完全不同。如今我们在明亮宽敞的美术馆看画,在网上搜罗亮度较高的图片,而以前的人只能在昏暗的室内,借助烛光来看画。那么暗绿色、脏绿色就会给人带来加倍的恐怖感。


大多数的蛇都是绿色的,这种色彩象征它们邪恶危险的天性,巨鲸、海怪和龙也是绿色。绿色和黏滑的蠕虫有关系,在巫术领域,众多魔药都是用青蛙来制作的。女巫坩埚里那冒泡的绿色液体让人害怕。


另外,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巫术是中世纪的产物,体现了中世纪的蒙昧黑暗。但是帕斯图罗教授说,这种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对巫师的追杀和审判从15世纪才开始,泛滥于16世纪和17世纪。这是由于新教改革传播了一种悲观厌世的思想,从客观上促进了民众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他们希望与鬼魂沟通,以获得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永生、下咒、制造迷魂药等)。


沃尔特美术馆所藏手抄本局部,圣乔治屠龙


驳杂的绿色


对于11-16世纪的欧洲人来说,天使、传说中的绿骑士、海怪、巨龙、月夜狂欢的女巫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幻想和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地球是一块平板,海洋会从地的边界落下去。


人类生活在自然,亚当和夏娃在簇叶中掩身。西方人把绿色动植物当作可支配、可随意享受的对象;又害怕着黑暗中那些蠢蠢欲动的暗绿色怪物。绿色时而被喜爱,时而被唾弃。


花园与撒旦的形象同时震撼着他们。正如但丁的三重诗篇,中世纪基督教为信众们构建起了一个既有恐怖,又有崇高的世界。


而不论是在地狱、尘世还是天国王朝,绿色都找到了自身的位置。


“但丁与他的诗篇”,但丁面向弗罗伦萨,一手持《神曲》,另一手指向地狱,意为告诫佛罗伦萨人:不读我的书就会这样。



色彩列传第一期回顾: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


《色彩列传: 绿色

[法]帕斯图罗  著

张文敬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7月


本文为独家原创。作者:魏已然;编辑:文青。未经授权其它公众号、媒介不得转载,欢迎读者朋友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