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周刊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为什么高铁上的插座位置这么刁钻? ·  21 小时前  
读者  ·  晚安一句话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周刊

全国“普通话羞耻症”最严重的省

新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1-25 09:00

正文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
作者:机你


现在的大学生、打工人放假回家第一件事是啥?

不是放下行李,也不是大睡三天三夜,而是先切换语言系统。

因为害怕自己开口即普通话遭众人嘲讽,所以需要先提前练习一下方言。

(图/短视频截图@叫我苇苇)


可以说,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有着截然不同的家乡方言,以及全然相似的“普通话羞耻症”。

(图/热搜截图)

“普通话羞耻症”的病症发作具体场景大概是这样:

平时“city”惯了,普通话走遍天下,甚至偶尔还蹦出点高级的洋文,结果乍一回家忘记改回土话,嘴里溜出一串流利的普通话,这可就算是完了。

好家伙,一落地就是被家里人劈头盖脸一顿蛐蛐,“出去逛了一圈还装起洋腔来了”“瞧瞧他,讲起电视话来了”“真是骡子学马叫”。

接下来在家的日子里,返乡的年轻人们都小心翼翼、谨言慎行,逢人开口前就先天人交战一番、仔细斟酌一下发音。

尽管如此,还是会偶尔说秃噜嘴,不经意飙出普通话,甚至出现了张口结舌也说不出方言的窘迫傻笑。

这种时刻,基本都逃不掉亲戚们的目光(白眼)洗礼,那眼神分明写着两个大字——忘本!

(图/短视频评论区截图)

于是放假回家刚开始的阶段,只能拙劣地唤醒一些记忆。

前半截用普通说,后半截用方言说,都把自己给说笑了。只能打个哈哈尴尬地说,“刚放假还没转过来哈。”

(图/短视频截图@我是李飞)

说吧,到底是谁发明的进城读书和进城务工?给我们整得土不土、洋不洋的,你满意了吧。

比如说,刚回广西的大学生,一开口就是普通话。

朋友:出去几年变feixun了啵。

在这为不懂的大家贴心标记一下,feixun,即广西版本的fashion。

(图/短视频评论区截图)

再比如,如果你是一名河南大学生,回家时姥姥问想吃啥,顺口答了一句“什么都行”,是不是貌似没什么问题?

实则犯了大忌,“什么都行”是一句太标准的普通话。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弄啥都中,弄啥俺吃啥”。

姥姥内心:出去一圈怪洋蛋嘞,还说普通话!

(图/短视频评论区截图)

不难看出,在老家说普通话是一件“很装的事情”。

回家第一天不小心踩到外婆,一开口就是一句彬彬有礼且客套的“不好意思”,字正腔圆、普通话考试至少也是个二甲。

外婆(冷笑):哎哟,说嘞还是普通话,真有当官的样子嘿。

(图/短视频截图@乐憨仔)

或者是这么个不自知的“装法”。

叔:吆,啥时候回来滴?

我:昨晚回来的。

叔(阴阳怪气):坐碗回来的,你咋不坐船回来呢?

一个“昨晚”就能引发这么多阴阳怪气伺候,跟我一起把“才个,夜个,今个,明个,过明”这些表示时间状语的方言刻肺铭记。

难怪大学生们回老家之前总要先重温一遍方言,省得听也听不明白、说也说不出。

奈何有时候真不是故意的,讲着讲着话其中一个字的方言突然就不知道怎么说了,脑子还没反应过来、嘴先一秒钟丝滑切换了普通话。

善良的家长:给我说人话。

没那么磨磨唧唧的家长:爱回来回来,不想回来滚外面算了。

(图/社交平台评论区截图)

以上这些还算温和的。返乡的大学生要是从齿篱间溜出普通话,还往往意味着你要迎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动物塑。

有被形塑为骡子的,“突然说普通话,被我妈说是骡子学马叫。”根据ip总结,发现这样的家长一般来自于贵州。

有被小狗塑的,“半普半方言,我妈说我土狗放洋屁”,孩子委屈地寻思着我土狗变成洋狗、又做错了什么呢。

最后的更是重量级,连画面感都出来了,“放寒假回家,晚上睡得迷迷糊糊的,听见弟弟在打游戏,我就条件反射用普通话来了句‘声小点,吵死了’,我弟来了句‘装货,少在这土鸡下洋蛋’。

(图/短视频截图@我是李飞)


这样的“高压环境”之下,大家意识到了自己尴尬的中间人身份:

在学校急得说方言,在家急得说普通话。嘿,合着哪头也不讨巧啊。

于是只能安慰自己现在精通了三种语言:普通话,家乡话,掺着家乡话的普通话。

而很多时候,说哪种语言都是被动触发的,进入一种“对面说啥我说啥”的语言模式。

图/短视频评论区截图)


大胆猜测,有没有可能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弹窗模式,只有在对面有父老乡亲和发小的时候才能被动弹出一把?

面对家里人尚且如此尴尬,和陌生人交流则更是惴惴不安、前思后量,生怕被认成外地人,而这样的场景往往是在老家出行的时候最让人爆笑。

坐公交车到站了,纠结了一会儿说方言还是普通话,“老师”、“司机”两个称谓在脑海中来回跳动,最后脑子一抽憋出了一句“老机开一下门”,把全车人都震撼了。

(图/短视频截图@乐憨仔)

在城市里打车习惯了,一钻进后座就报手机后四位已经成了肌肉记忆。

回老家遇上妈妈骑着三轮车来接自己,结果刚爬上三轮车就顺口报出了手机尾号,两个人大眼瞪小眼、一个赛一个的尴尬。

回老家打车也是一样,下意识用普通话跟师傅讲话,讲一半觉得自己文绉绉的,太“strong”了,于是乎切换成了大土话,瞬间感觉通体舒畅。

不仅是说着痛快,在老家打车说土话更是“刚需”。

一落地风尘仆仆就能一秒钟矫正好自己的普通话病的,不是因为练习得有多好,而是拥有着不被宰客的铁血决心。

(图/短视频截图@我是李飞)

哪怕一上车还别别扭扭说不出土话,看到计价一飙升、司机师傅一张口就是漫天要价,一串暴躁的土话自然也就流利地飚出来了。

司机一听是本地人,气焰也就不再嚣张了,哂笑一下打马虎眼,“早说是本地的啊,说啥普通话啊!”

虽然是博主拍的段子,但也实在真实到戳人肺管子,看着看着就笑不出来,准备上方言版“脏话三件套”伺候了。

(图/短视频截图@我是李飞)

类似这种时候,我愿称之为血脉基因觉醒时刻。

果然,网友们用亲身证明,土话还是物价维稳的利器。如若不迅速回归本土模式,很容易就被当韭菜割了。

“去街上买个凉皮吃给人家老板说普通话,老板以为我是外地人,三块钱的凉皮卖我四块。”

“在外地读书,回老家时说了普通话,没想到花7块坐了200米的路程。”

急得人哪,语言系统都越急越紊乱了。

家里人看着这些大学生一回来一个不吱声,以为脆皮大学生们又在外受了什么委屈、天天早八上自闭了。

殊不知清澈的大学生们纯纯是语言系统调换不过来,想开麦却“不记得用方言怎么说了”,于是好笑又郁闷地选择了沉默。

(图/短视频评论区截图)

另一些人呢,最后主打一个“学杂了”。

连标准普通话都没学明白呢,方言先带上外地口音了。

上大学时就发现了这件事情:一个寝室的同学来自不同省份地区,平时大家在一起都说普通话,让展示一下各自的方言还会羞赧地摆摆手说“只会听不会说”。

结果一旦接起家里人的电话,就自如地切换进了方言模式开始“加密通话”,主打一个收放自如,让人怀疑刚刚那个说“只会听不会说”的到底是谁。

(图/社交平台截图)

四处的口音听不懂倒不打紧,怕的就是竖着耳朵听久了、直接被另外几位的方言腌入味儿了,一张口就是五湖四海大杂烩。

这话语系统一紊乱之后,人更是和被爆改了似的。

“因为上大学、工作身边哪个地区的朋友都有,时间长了哪个地区口音都有了,回去一说话我妈说我像刚学会说话。”

“在学校待久了回村后亲戚用方言问我话,我听不懂了,脑一抽看着亲戚傻笑。”

亲戚一脸无奈地看着,估计在想这孩子别是傻了吧?

知道自己被老乡们盯着口音是否清白,大学生们一个紧张更容易说秃噜嘴了。

“阿鱼。给我来一勺姨。”于是全剧终。

这场旷日持久的“方言辨忠奸”考核,对小语种专业和留学生来说更是不友好。

英专生公交车上不小心踩到大爷脚了,张口就是一句情绪饱满的“sorry”。

留子回来讲话中英夹杂的程度,更是让人觉得被烫了舌头。

“留子回家飙英文被暴打”早就是屡见不鲜的老生常谈,留学生每天早上起床就要默念几句方言顺顺口音,省得一开口就是八国大荟萃。

还有反向输出的,在学校中期答辩的时候嘴瓢说了山东话,当时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图/短视频评论区截图)

在返乡人此起彼伏的共鸣中,有两批人显得格格不入。

第一批是本来就不太会说老家话的人,从小到大都是字正腔圆普通话,语言系统里都没有方言这个选项,自然也不存在切换不过来这一说,生动诠释了啥叫“less is more”。

第二批则是东北人,他们大喇喇地表示,每次看到这种就会一脸懵,完全没体会。

毕竟咱们就是靠着这口东北话走南闯北不在话下,说出特色、说出风采,腔调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口音被同化从来都是其他人的份儿。

(图/短视频评论区截图)

相反的,“普通话羞耻症”在某些特定地域有格外明显的群体性症候。

没错,说的就是河南啊。

(图/社交平台评论区截图)

河南话自带一种魔力,仿佛一开口就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正是这种魔力,让在外久了的河南人,一回家就面临着“语言危机”。

但凡蹦出句普通话来就很突兀,很难不面临“装什么小洋人儿”的质疑。

(图/短视频截图@秦老师)

在这里向大家普及一些河南话的精髓,最近最能帮助在外读书、打工务工的年轻人们快速回忆起家乡话的,还得是“大娘剥罗森”。

摩登的年轻人都要摸不着头脑地问了,啥叫剥罗森?还能剥711不?

殊不知,在河南话里,“大娘剥罗森”意思是“在家剥花生呢,大娘”。这个走红的网络热梗最早出自博主胡辣汤的一期农村相亲视频。

(图/短视频截图@胡辣汤)

视频中,男方去女方家相亲,进门后用河南方言问候了一句“在家剥罗森呢大娘”,很快因为其独特的河南方言韵味被捧红。无数网友0帧起手就是复刻这句经典的河南话,如果这是一场憋笑挑战,实在是少有人能熬过这开局第一句。

单个视频转发量将近200万,也不知是蛐蛐河南人的外地人、还是温故而知新的河南本地人。

当然了,在这一波大混战中,也难免会有人弱弱地问出一句——

“为什么你们都会说普通话?我在学校都说的方言。”

这话一出,也引起了另一波人的强烈共鸣。

“不开口还好好儿的,一开口说山东话他们说我面相都变了。”

一想到这,顿时觉得能顺畅掌握普通话和方言两门截然不同的语言也很厉害,怎么不算是一种双语习得呢?

不过只掌握两门还不行,下一步还是得自如切换。

毕竟,不管是在年底开会的时候秃噜出一句土话,还是在年夜饭祝酒的时候独自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都真的算得上是“社死名场面”了。

正好离年前还有几天,咱没事儿还是多练练土话和普通话的切换吧。要不然,下一个照镜子的“显眼包”没准就是自己呢。



读完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