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个人的历史
热爱历史,热爱写作,用心灵的文字激荡内心的力量,每个人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也是历史的见证人! 终身学习者 内容传播者 知识分享者 持续行动者 喜马拉雅-灵魂的声线: http://xima.tv/GXF3HV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朱棣刚驾崩,太子就哭着从天牢放出一罪臣,结果 ... ·  2 天前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学者的2024】韩鼎:寻龙问古赞盛世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个人的历史

读《论语》悟人生—学习的三种境界和一个目的

一个人的历史  · 简书  · 历史  · 2018-02-03 21:25

正文

小学的时候就学过论语中的经典语录,都说论语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根基,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我曾经很不以为然,因为从内心里对儒家思想有一种抵触情绪。总是认为儒家思想是一种愚民思想,而当我真正去了解它、阅读它、感悟它的时候才发现任何一种学说没有真正的好与坏,只有与当前的时事,自己的具体情况是不是适合的关系,适合则无往而不利,不适合则百无一用。智者眼中的灵丹妙药,在愚者的眼中可能就是废纸一堆,位置不同,角度不同,认知的能力不同,得到的答案自然不同。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样的文字,不一样的解读,每个人对论语的理解不同,下面就开始我的读《论语》悟人生之旅。论语经后人整理共20篇,其中第一篇就是学而第一,就让我们从学习开始。

其实谈到不读书也很有能力这个问题,在我看来用孔子《论语》中学而第一的内容就能很好的解答,学习分为三种境界,学习的途径也不仅仅只有读书一种,这是我自己最近才认识到的。

儒家思想并非一无是处

小学的时候就学过论语中的经典语录,都说论语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根基,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我曾经很不以为然,因为从内心里对儒家思想有一种抵触情绪,总是认为儒家思想是一种愚民思想。

而当我真正去了解它、阅读它、感悟它的时候才发现任何一种学说没有真正的好与坏,只有与当前的时事,自己的具体情况是不是适合的关系,适合则无往而不利,不适合则百无一用。智者眼中的灵丹妙药,在愚者的眼中可能就是废纸一堆,位置不同,角度不同,认知的能力不同,得到的答案自然不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的时候时常复习,难道不是一件高兴的事吗?有朋友自远方来看自己,难道不是件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不会因此而感到愤怒,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君子吗?”

有人说这三句话没有什么关联性,但在我看来它们的关联性很大,他们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我称之为“学习的三种境界”。

学习的方法

第一句话说明了学习的方法,就是要使不断的复习和练习;西方经典励志之作《刻意练习》一书中阐述的核心观点就是这个,很多西方所谓的经典书籍,不过是在重复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而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习的途径

第二句话说明了学习不仅包括书本上的知识,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就很好的解答了为什么有些人不读书也很牛的原因,原因就是读书只是学习的一种途径而已,融入社会个人打交道,在实践中积累,在言传身教中进步也是学习的一种途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习的心态

第三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道路是孤独的,很多时候并不为世人所理解,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