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下五千年故事
最大的史记研究者和爱好者社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里的故事,你我共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女人在男人面前最掉价的10种行为 ·  2 天前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学者的2024】韩鼎:寻龙问古赞盛世 ·  2 天前  
鱼羊史记  ·  男女间生理性喜欢,这些反应真的很明显 ·  3 天前  
国家人文历史  ·  辉煌一时的美国铁路,为什么越混越差?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下五千年故事

朱棣刚驾崩,太子就哭着从天牢放出一罪臣,结果开创明朝又一盛世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25-02-08 18:00

正文

自古以来,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是非常难得的 ,毕竟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是唐太宗那样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好皇帝,更多的还是不愿意被大臣指手画脚的皇帝。

明朝初年就有这样一位大臣,在朱棣想要御驾亲征的时候他顶着巨大压力也要劝谏,最终导致朱棣在一怒之下将他下狱关了好几年,这个大臣就是夏原吉。
等到夏元吉出狱的时候,大明已经变天了,朱棣驾崩,接夏原吉出狱的是即将继承皇位的太子朱高炽,但是没想到夏原吉不仅不记恨,甚至还给了朱家一个大明盛世。

一、辅佐三朝

作为辅佐了明初五朝的忠臣,夏原吉其实不像很多大臣一样有一个很好的家世作为帮助,正相反,夏原吉的家世背景相当贫寒。
元朝的时候,夏原吉的祖父虽然当着官,但是官位也非常低,到了元末夏原吉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甚至连正经官员都不是,只是担任着一个小小的教谕。
全家老小就靠着父亲的一点点薪资供养着,夏原吉甚至还有好几个兄弟,可想而知夏家的生活必然非常困难,再加上元末明初的时候又是天灾又是战乱夏家彻底破败下来。
不仅如此,夏原吉父亲的去世更是给这个家雪上加霜,让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也失去了,只能靠着母亲廖氏含辛茹苦将孩子们养大。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夏家家道中落虽然艰难,但是却给了勤奋向学的夏原吉更加坚定的信念,势必要通过自己发奋读书考取功名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就这样,经过了坎坷的科举之路后,夏原吉终于在洪武二十四年以优秀的才名进入了国子监,也就相当于成为了官员预备役。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之后,夏原吉就被授予了在宫里撰写制诰的职务,因为夏原吉从小生活艰苦,作为长兄也要支撑着整个家,所以夏原吉是非常稳重的。
这种稳重沉着就成为了夏原吉在官场上逐渐受到重视的资本,甚至连对官员非常苛刻的朱元璋见了夏原吉之后都说“夏某端厚君子”,可见夏原吉处理公务的本事确实是非常强悍的,让顶头上司都喜欢他。

因此,夏原吉的官职开始逐渐提升,在洪武朝的时候担任着户部主事深受上官赞赏,而后到了建文朝的时候,夏原吉晋升为户部侍郎,也就是户部的副手。
再之后,燕王朱棣靖难成功登上了皇位,夏原吉不仅没有因为建文旧臣的的身份获罪,反而再次晋升成为了户部尚书,就连朱棣都频繁在群臣面前为夏原吉说话,可见对夏原吉是相当看重的。

二、政绩斐然

夏原吉这么被皇帝看重,那他自己也要有真本事才能撑住皇恩浩荡,幸好夏原吉就是这样一个能力极强的臣子,他担任户部尚书期间绝对称得上是个治世能臣,帮朱棣解决了不少棘手的麻烦。
他的政绩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救灾赈济这一项,从永乐元年到永乐三年这几年间天天灾不断,又是洪涝又是饥荒,但是在夏原吉的指挥下全都顺利解决。

夏原吉作为户部尚书在国家命脉的财政和赋税这两项事务上的调整也相当成功,不仅保证了财政开支能够有条不紊,甚至还逐渐让国库充盈起来。
要知道财政问题基本在任何朝代都是很让人头疼的问题,因此朱棣对夏原吉那是相当满意,连带着对夏原吉的包容度也高一截,当夏原吉就某件事进行劝谏的时候总是能让朱棣相信他。
这就让秉性忠直经常直言进谏的夏原吉得以逃过很多次危险,成功在皇权威压之下保全自己的性命。
但是就算朱棣对夏原吉再能包容,他也是个皇帝,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底线,要是夏原吉让朱棣实在是下不来台了,朱棣也绝对不会留情面。

众所周知,朱棣是个非常重视边防的皇帝,在位期间曾五次御驾亲征,牢牢守住了大明的边疆安全,自己也对自己的功绩相当得意。
在朱棣眼中这是功业,但是在夏原吉他们这些六部长官眼中,皇上每一次御驾亲征那都是国库里的钱哗啦啦地就流走了,并且皇上亲征的效果有限,根本相当不值得花这么多钱。
于是在朱棣第三次打算御驾亲征的时候,被喊到御前商量计划的户部尚书夏原吉以及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工部尚书等人就坚决反对了朱棣的想法。
尤其是兵部尚书坚持认为现在边防已有成效,没必要再这么兴师动众,而且军费也很困难,方方面面都不适合再撑起这么大的场面。

三、获罪入狱

这就让朱棣非常不高兴,于是问夏原吉有什么意见,夏原吉就将情况陈述了一遍:“因为连年征战,军备已经严重缺损,当下又面临灾荒救济的问题,财政处境实在是内外交困啊。”
眼看着朱棣脸色越来越不好,夏原吉又劝:“皇上,您现在龙体欠安,休养才是最重要的,这次出征就让将领带军吧!”
没想到朱棣听了这句话之后勃然大怒,因为他的皇位本身就是打下来的,朱棣对自己武功相当自豪,况且当时朱棣都已经60多了,这个年龄的老人最不愿意听别人说自己老,更何况是皇帝?
因此夏原吉这番话虽然字字恳切,但是就相当于同时将朱棣的两个雷点同时踩到了,直接惹怒了心情本来就不好的朱棣。
于是朱棣当场就下令将夏原吉治罪下狱,甚至连夏原吉的家都抄了,并且在此之后一意孤行,第二年还是进行了第三次御驾亲征。
然而朱棣年龄大了毕竟是客观事实,在之后的两三年中,朱棣又进行了两次亲征,最终在第五次亲征班师回朝的路上,在榆木川驾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