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砍柴网
国内知名科技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1426年,明宣宗兴冲冲去看望叔叔,却不想被 ... ·  6 小时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他破格进入黄埔军校,演讲天才,23岁牺牲,毛 ... ·  昨天  
国家人文历史  ·  晚清的“费洋古”们,在海外经历了什么?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砍柴网

互联网养车加盟费“跳水”:我跟你谈机遇,你跟我说三思?

砍柴网  · 公众号  ·  · 2020-03-18 21:53

正文

来源: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

作者:木子

“突然这加盟费就降了,你说该不该趁这机会搞一把?”


让孟先生纠结的,是自己一心想做的互联网汽车养护行业,突然降低了门槛,以前几十万元的加盟费大幅跳水——如今只要十万。在他看来,巨大的汽车保有量永远都有需求,疫情结束后一旦加盟费涨回去,自己岂不是痛失了良机?

互联网养车打起“价格战”


的确,与汽车市场的“惨淡”相比,疫情之下的汽车后市场则是另一番景象。在互联网养车市场,无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小有名气的新创品牌,近期都在逆势“厮杀”,纷纷推出新的加盟、合作优惠政策。


“加盟的门槛、费用,真的是比之前低了许多。”


孟海是深圳一家汽修工场的负责人。他告诉懂懂笔记,一周以来已经有多位互联网养车品牌的业务代表联系他,询问是否有加盟品牌的意向。


极低的加盟费用,极具诱惑力的扶持政策,让已经在汽修行业从业将近十五年的孟海有些心动。不过身边的同行朋友却“告诫”他,现阶段的互联网养车,像极了那些年快速扩张、遍地开花的新零售便利店。



“我从2018年初就开始关注互联网养车了,也有几个朋友转行做了汽车养护。”


两年前,互联网养车领域里大多都是创业品牌,因为加盟费用高,他在关注之后打消了加盟的计划,当时的想法是等行业发展一段时间后再定夺。


结果这一等就是两年,他后来也有些后悔。得益于强大的供应链、较低的经营成本,互联网养车行业快速发展,在短短两年时间便受到许多车主的青睐。同时,也抢走不少4S店、汽修店的固定客户与快修生意。


“同样都是换轮胎,4S店单胎加人工要六、七百元,在汽修店也要收四、五百,但互联网养车工场包安装才收三百元,抢走了很多生意。”孟海表示,这么低的价格无论是4S店还是普通的汽修店,几乎都无法做到。


得益于统一的供应链管理、足够大量的库存,互联网养车配件的成本更低。因此能以更低的价格吸引车主的关注,“之前用互联网养车服务的多是年轻人,现在是往中年车主渗透了。”


过去一年来,眼看着汽修店的生意每况愈下,孟海一直想找机会加盟一家有实力的互联网养车品牌,“春节后我一直在担忧疫情的影响,结果突然接到了这么多电话,都是介绍互联网养车新的加盟政策。”


目前的情况是,加盟门槛、费用显然要比之前低了许多,其中几家背靠电商巨头资源的互联网养车品牌,更是在加盟费上打起“价格战”,最低的一家明示“仅十万加盟费即可使用品牌三年”。


“对于工场店场地的要求也降低了许多,以前要加盟的话,面积和工位的要求都很高,现在我只要将三间铺面打通,有两百平米就能加盟了。”孟海分析,自己店里原有的汽修设备,如果能够通过品牌验收的话还可以继续使用,无需额外增加太多新设备,整体投入应该不会太大。


他大致计算了一下,只要再掏十六万左右,即可加盟成为该互联网养车品牌旗下的“社区快修快保店”,这样的成本确实让他心动,“受疫情的影响,很多在一线城市的上班族自驾上班,加上不限号,汽车维修保养需求会大幅增加,所以我觉得这是个机会。”


在他看来,基于品牌承诺的流量扶持、管理培训,加盟工场店后自己可能真可以当“甩手掌柜”的,等待经营分红即可。


心动之下,他和周围的几位朋友做了交流,其中广州一位加盟某互联网养车品牌的朋友却泼来了一盆冷水——对方严肃地告诫他要“三思而后行”。


难道对方是赔了钱?已经高速发展两年多的互联网养车模式会有什么隐患?

加盟工场有点儿过于“安逸”


“不是(互联网养车)模式不好,是好得太安逸了。”


作为孟海的朋友,早在2018年6月就加盟某互联网养车连锁的张建柱,反复告诫孟海要三思,原因就是自从成为加盟商之后,张建柱似乎就成了成了“闲人”。


莫非是“闲人”的生活太无趣了?



张建柱告诉懂懂笔记,加盟之后品牌方就派专人跟进、安排了门店装潢、系统调试和设备验收,前期连技师都是统一调配的,“养车、修车的配件耗材,也是由总部统一调货,从就近仓库配发到工场店里。”


与传统汽修门店不同,加盟商只有在车主下单后,产生配件、耗材的需求,仓库才会给门店发物流,他无需积压库存,因此门店可以腾出更多的场地面积,用于车辆的维修保养。


“以前做(汽修门店)的话,轮胎、机油、机滤等常用的配件、耗材,我都都亲自去谈价格、谈合作然后批发进来。”不仅如此,员工招聘、培训、管理,张建柱也都是亲力亲为的。但是2018年后,这些事情似乎都不用他费心了。


除了库存、人员管理之外,加盟后的客流量也不再是他要关注的问题了,“加盟后一开始还有路过的顾客来修车,但现在基本都是线上下单后到店保养,技师的工作量也都是由系统自动分配的。”


如此看来,似乎“形势一片大好”。客户从线上而来,门店还避免了传统汽修店忙时忙死、闲时闲死的难题,资源调配合理了,汽修技师的水平,维养的质量也都有所提升。


“唯一的不爽,就是利润真的比十年前低了很多,毕竟以前汽修行业信息不透明、利润高。现在什么都流程化、系统化了。“张建柱笑称,幸好收入没有大幅减少,这几年整体上还是不错的。


他个人目前每季从门店得到的利润分成,与之前自己经营汽修店时相比还有所增加。原因就是得益于互联网养车的强大供应链体系,以及完善的工场店经营管理系统,让成本整体降低了。


既然又清闲还收入不错,他为何还要劝孟海“三思”?

品牌做大让门店有了危机感


原因,就落在“轻松”上了。张建柱告诉懂懂笔记,加盟之后店里的技师都成了“工具人”,门店也成了品牌的“前置仓”。


一切经营举措都以品牌为主,消费者认的也只是互联网养车的品牌,这让张建柱感觉门店渐渐失去了自主的调性以及竞争能力。“一旦离开了互联网养车品牌的扶持,经营情况肯定会不如加盟以前。”


张建柱坦言,“随着加盟后这家养车连锁品牌越做越大,我的的危机感也越来越强。”在他看来,在传统汽修店的基础上加上先进的互联网养车门店管理系统,可以将他从繁重的经营中解放出来,应该是百利而无一害。但在一篇刷屏朋友圈的文章,他发现目前的互联网养车和新零售便利店的模式惊人相似。



两者都是在传统商业载体上加以改造,融入互联网模式,引入统一、高效的经营管理系统,并辅以电商巨头的背书,“本质上,新零售便利店卖的还是原有的百货、零食,还是普通的社区便利店;我们卖的还是场地和维修技术。”


唯一不同的是,品牌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能给商家提供成本更低的货源,提高经营中的利润率。这看似有利,但事实上商家的供应链也被品牌给“承包”了,只能彻底依靠品牌来生存。


“员工是品牌派遣、培训,轮胎、机油是品牌供货的,门店还剩什么呢?就剩下法人资格和分红权了。”张建柱坦言,在加盟一年后门店已经失去了熟悉的供应链渠道,失去了有经验的熟练工,未来一旦脱离品牌就会无法经营下去。


他也在思考,加盟品牌连锁后的门店,是否具有无可替代性?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据他了解,目前国内多家互联网养车品牌的加盟门槛、加盟政策都在降低,如果其他商家掏十几万,完全可以在他的门店周边再建个加盟店,毕竟当年签的协议里没有严格的排他和竞业保护条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