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郎眼Daily
郎咸平独家网络发声地,中产者自我增值平台,关注财经郎眼Daily,品财经,聚观点,助你财经力Day day up!电视版广东卫视每周一21:10分播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半球聊财经  ·  今年出生人口或只有800万,带来一个问题 ·  2 天前  
央视财经  ·  美国突发!最高金融监管机构暂停所有活动 ·  2 天前  
数据宝  ·  DeepSeek带飞AI,4只核心潜力股获机 ... ·  3 天前  
央视财经  ·  最新航拍画面!救援正在进行→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郎眼Daily

经济学家年会:中国经济新周期之辩

财经郎眼Daily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2-23 09:10

正文

文|貌貌狼  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ID:cjlydaily)

站在“新周期”的路口

从今年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似乎再次启动,新周期的呐喊不绝于耳,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进入新周期,世界又是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未来的呢?

纵观整个2017年,随着宏观经济数据触底反弹,关于中国经济新周期的大讨论逐渐深入,人们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判断出现了分歧。 12月18日,2018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在北京举办,今年的经济学家年会,正是站在这个时代的节点上,以全球视角探讨中国经济改革如何在新时代寻找新动能。



对中国经济新周期采取怀疑态度的人认为,导致部分企业利润增加的主要因素并非是需求回升,同时企业利润增加之后未必会相应地增加投资,即使企业有意愿增加投资,在现有的货币和信贷政策条件下也未必能得到支持。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民间投资热度仍然不高,虽然居民消费水平有所改善,但从服务业名义GDP占比情况来看,产业结构调整仍不明显。 如果政府希望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在“强刺激”和“强改革”中做出选择。


此外,虽然2017年以来企业利润有了回升,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雨露均沾。 得益于去产能政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上游企业利润大幅提升,以煤炭、金属等为代表的大中国有企业整体回暖,这一机制很难通过联动效应传导到下游企业。 近期利润增长较快的行业在前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资产亏损,在盈利增加的时候,更多利润被用于修复资产负债表,资金一定程度受到制约。


但尽管面临一定压力,仍然有部分经济学家对市场报以乐观的态度。 刚刚以巨额身价入主恒大经济研究所的任泽平是新周期理论的坚定拥趸。在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2018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任泽平再次阐述了新周期的理念,他指出: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历了高增长,年均增长9.8%。 而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随着增长动力的转换,大约在2010年前后,中国开始增速换挡,基本出现了单边下行。而从2010年到2015年这个漫长的时间段,市场已经在自发的出清,再叠加2016年到2017年的供给侧改革,整体去产能和促转型的效果超出市场预期。 只不过大众仍然停留在对过去六年,中国经济悲观的记忆当中。


经过2016年到2018年三年的L型探底,市场变化将会逐步改变参与者的预期。到2019年,随着新的一轮产能周期的启动,随着新的一轮库存周期的叠加,以及房地产调控对经济的影响接近尾声,在2019年,中国经济可能会突破L型的一横向上。 同时,任泽平提醒空头必须在明年下半年翻多,“不然就没有机会了。”



国际经济学界对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也抱有一种乐观的态度。 在本次经济学家年会上,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就对中国经济的表现和未来做了判断,他说:“中国过去一直做得很好,直到现在测量收入和产出的增长已经超出了经济学家目前所能做的,目前总产出的数量,因为现在所有生产领域都在发生变化,确实如此,新产品在不断发生,过去的老旧产品逐渐消失…… (中国)在主要的经济区域中都有非常好的竞争,在上海、北京、深圳、香港、杭州等城市都有很迅速的发展,包括西部城市成都过去十年的发展,非常不可思议, 而且中国在技术上越来越先进,有非常好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系统,并且成为了高铁上的领军者。”



对于未来,普雷斯科特则认为消费正在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关键推动力。“中国人非常喜欢消费,和其他人一样,所以我认为中国人所做的生产会更多。”同时,他也指出: 中国房地产是没有天花板的,因此也会有一些投资,但现在因为技术的推动可以创造一些就业机会。“这是小的问题,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对于中国在发展中必须正视的一些问题,2018网易经济学家论坛的大咖们也给出了答案。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认为,中国经济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但需要防范来自两个方面的风险: 一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值得关注;另一方面要保持一个好的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则认为, 中国现在还不能肯定已经进入了筑底,发展新阶段货币政策要谨慎,中性的货币政策大致是对的,但没有必要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利息率或收紧利息率。



对于中国经济“新周期论”你怎么看?欢迎参与投票并给我们留言!





精彩回顾


买房、炒股、创业、比特币,哪个更容易实现财富梦想?

入住率不到50%?新产业发展还需细思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