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4800+|阅读预计需要14min
据统计,2022年中国离婚率为2.04对每千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也日益严峻。众所周知,很多个体的心理问题、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均与父母的互动关系、家庭动力有关。
作为心理咨询师,无论你是否从事伴侣/家庭咨询,都需要了解伴侣、家庭中的心理动力。所以,
如何理解伴侣和家庭的心理动力,以及如何进行干预,是每一位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者的必修课。
2010年,北京致道中和医学研究院首次与国际心理治疗学院(IPI, International Psychotherapy Institute)合作,开启了
国内唯一的【国际精神动力学夫妻与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
至2022年9月为止,已成功举办六届,共有500多位同行获得了由北京致道中和医学研究院/IPI颁发的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咨询师、团体领导者证书。
👇
向下滑动查看
👇
正是由于教学内容与设置(尤其是真实伴侣和家庭的现场访谈、情感学习体验小组)的丰富性与独特性,外教的高质量与高强度工作,学员在知识与情感层面的相互启发与深刻体验,本项目能够砥砺前行12年,在同行中获得了良好声誉。
首届中国伴侣与家庭精神分析大会开幕式
(2021年,线上)
2021年3月,【首届中国伴侣与家庭精神分析大会】暨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伴侣与家庭精神分析专委会高峰论坛在线上举办,由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伴侣与家庭精神分析专委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北京致道中和医学研究院主办,英国塔维斯托克关系中心、CAPA等组织机构协办。
本次大会是一场伴侣与家庭精神分析的饕餮盛宴,也是中国大陆首次举办伴侣与家庭精神分析学术大会。
如今,本项目再次荣幸地邀请到世界闻名的国际心理治疗学院(IPI)创建院长David Scharff博士和其夫人Jill Scharff博士,与深受学员喜爱的IPI前任院长Janine Wanlass博士,举办“第七届国际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
时隔两年,本项目终于上线,将在2024年9月至2026年3月期间,进行为期两年,共四次集训。
第一次集训将于2024年9月20-24日在北京举办。
David、Jill Scharff 博士夫妇
及其在中国出版的部分书籍
由于本项目外方负责人及教员David、Jill Scharff博士夫妇均已80多岁高龄,难以全程支持高强度的连续培训工作,本届项目极有可能将成为一个过渡项目,本届也许是外教最后一次深度参与。同时,我们需要培养中国人自己的伴侣与家庭精神分析培训师,让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治疗得以在中国持续发展!
仇剑崟教授曾说Scharff夫妇身上的“passion”(热情)不仅使得伴侣与家庭精神分析治疗在国内得以传播和发展,同时也滋养着自身、鼓舞着他人。
张沛超博士认为本项目填补了国内心理治疗领域的两项空白:伴侣精神分析治疗和精神动力学家庭治疗。
本项目不仅包括了客体关系学派伴侣与家庭治疗理论与技术的讲解,还将在每次集训期间由David博士与Jill博士、或David博士与Janine博士作为协同治疗师,在
线上对来到现场的一对儿真实伴侣或一个真实家庭的所有成员进行每天一场、连续五天的“现场访谈演示”,
该环节在精神分析培训领域极为罕见,也因此分外珍贵。
此外,本届培训将结合David博士、Jill博士和7位来自IPI以及不同国家的资深伴侣与家庭精神分析培训师(如闻名遐迩的英国塔维斯托克关系中心)主讲的《伴侣和家庭精神分析经典课》(视频课)进行理论学习。
课程不仅聚焦于伴侣关系的客体关系理论,还涵盖了家庭及家庭对儿童发展影响等多个重要专题的课程单元,内容丰富全面。
可上下滑动查看
《伴侣和家庭精神分析经典课》
专家介绍
国际心理治疗学院(IPI)联合创始人,海外项目部主席;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伴侣与家庭精神分析专委会(COFAP)主席;国际伴侣与家庭精神分析协会前副会长;致道中和【国际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外方负责人。
国际心理治疗学院(IPI)联合创始人,儿童分析/心理治疗项目创始人;国际精神分析训练学院(IIPT)创始人;英国塔维斯托克关系中心荣誉研究员;致道中和【国际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主要讲师。
国际心理治疗学院(IPI)前任主席,儿童心理治疗部主席;致道中和【国际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主要讲师。
英国塔维斯托克关系中心医学心理学部高级研究员;伴侣与家庭精神分析治疗师、系列丛书编辑。
英国塔维斯托克关系中心学习和发展部主管;致道中和【国际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外教。
伴侣与家庭精神分析委员会(COFAP)欧洲区联合主席;致道中和【国际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外教。
伴侣治疗师,合作式离婚教练和儿童专家;致道中和【国际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外教。
国际心理治疗学院(IPI)名誉理事;致道中和【国际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外教。
国际心理治疗学院(IPI)巴拿马分会主席;致道中和【国际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外教。
可上下滑动查看
《伴侣和家庭精神分析经典课》
课程大纲
本项目最先将IPI教学中采用的一种独特的精神分析培训模式——情感学习体验小组引入中国,
在过去的数届培训中,该环节也是本项目最大的特色之一,备受往届学员推崇。
该培训模式不同于中德班、中美班的治疗性的体验小组,其最大特点是在团体中通过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现场访谈的内容、自己个人的临床经验以及相关的情感体验进行联结、觉察、讨论与反思,从而促进经验在知识与情感层面的整合。
每个情感学习体验小组由两名团体领导者/培训师候选人带领,培训期间每天上下午各进行1个小时的情感学习体验小组活动。在这一体验性的团体人际互动中,
学员通过自身经验的呈现,消化理论和临床技术,对于学习诸如投射性认同、内摄性认同、伴侣联合人格等复杂的理论概念及临床技术大有助益。
本培训可见清晰的伴侣与家庭精神分析专业发展进阶之路,
由低到高依次为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的咨询师、团体领导者、培训师。
招生将分成以下三组:
【课程设置】每届四次集训,每次5天。
内容涵盖了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治疗实践的理论和技术。
主要理论有:
个人和家庭的发展、投射性认同、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联结、性及其发展、婚姻和离婚的结构、创伤的影响以及移情和反移情在评估和治疗中的应用。
【培训目标】具备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治疗基础胜任力,获得“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咨询证书”。
【课程设置】每届四次集训,每次5天,包括中方专家指导下的朋辈督导,在每次集训期间和之后还将分别接受1次外教针对性指导(总共8次,合计10小时)。
【培训目标】具有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咨询、以及带领团体的核心胜任力,有机会成为国内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咨询培训师候选人。
获得“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咨询团体领导者证书”。
【课程设置】每届四次集训,每次5天,包括中方专家指导下的朋辈督导,在每次集训期间和之后还将分别接受1次外教针对性指导(总共8次,合计10小时)。
【培训目标】考察合格将成为国内首批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咨询培训师,获得“精神动力学伴侣与家庭咨询培训师证书”。
为了培养专业素养和技能过硬的高阶专业人员,本项目为团体领导者和培训师候选人设计了特别的培训环节:
-
培训师候选人将结合《伴侣和家庭精神分析经典课》带领翻转课堂,对伴侣与家庭精神分析领域的关键概念和技术为学员进行解读;
团体领导者和培训师候选人将负责每天2个小时的情感学习体验小组团体带领;在每次带领小组之后,分别进行1小时的朋辈督导;在集训期间和集训后,还将接受8次外教指导,对课堂或小组中出现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讨论。在学习-实践-督导的密集循环中,将大幅度提升相关理论技术的理解与讲授能力,及团体领导的专业能力。
中方师资力量
负责部分理论授课及复盘答疑环节
四次集训,每次将邀请其中一位讲授伴侣与家庭精神分析相关议题(线上)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从业35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本硕毕业,曾作为北京大学、海德堡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赴德留学。
国际催眠学会(ISH)常务理事、国家会员代表;亚洲催眠学会(ASH)副主席、候任主席;国际员工帮助专业协会(EAPA)中国初始会员;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中方副主席。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CBT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首批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委员会五届的委员、首批注册督导师。
国家教育部、卫健委、公安部、外交部、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卫健委、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心理服务中心等心理健康相关专委会成员。2015年获得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
专业方向:德式行为、临床催眠、伴侣与家庭咨询、危机管理、创伤干预、自我状态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