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临毕业前,朋友来我宿舍恳谈,除了聊了一些对未来的感慨,就是彼此的学习心得。我答应给他我看过并且推荐的民法书单,一部分在于送人玫瑰,另一部分也为了手有余香。今天贴出来,一是知乎上讨论民法问题,多欠缺逻辑厘清,包括我在内的对基本概念的阙如都值得认真检讨;二也在于我自己一直以来对知乎的私心,即是展开高质量讨论与批评的讨论,须有一定扎实的理论与经验打底,我的抛砖引玉,也无非希冀至少讨论民法问题时,能有所共识,言之成物。
自然地,阅读法学理论著作,仍须常备相关法条,便于检索对照。对于书目,依据德国民法典体系略述如下。
总则:
民法总则 (豆瓣)
。重点推荐阅读「法律关系与权利体系」、「权利的客体」、「权利变动」及「代理」章节,而该书绪论系援引耶林所著,萨孟武先生雅译的《法律的斗争》,其中所论及的「对于国民施行政治教育的是私法,绝不是公法」云者,尤具启示意义,也堪为我日后求学方向的指引。
债法总论:
民法债编总论 (豆瓣)
。这本书由郑玉波先生所著,先生是习中文出身,除了论证详细,读他的论述也格外舒服。总论部分,因为成书较早,部分观点,如「代理为债的原因」、「悬赏广告性质」,也与主流通说有异,但仍瑕不掩瑜,谈及学说争论时也有教益意义。债法总论的意义即在于建构一种体系观念,如债务不履行责任适用范围不仅局限于合同违约责任,还在于因侵权、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等债法关系所引起的责任承担的问题。重点推荐「契约」、「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章节。
债法原理 (豆瓣)
。王老师的这本小书,并非债法总论,且有头轻脚重的嫌疑,但对于债法上的要点,仍有论述。我手头上并无该书,只能凭记忆索引相关重点内容,其中又以「意思实现」、「债务体系」、「悬赏广告」、「要约承诺效力」及「无因管理」颇具启迪。
合同法总论 (豆瓣)
。重点推荐阅读「缔约上过失责任」、「合同履行的障碍」、「解除」等章节,对于物权行为理论是否为立法承认,或者是否能成为解释论内容,韩老师在书内也有所涉猎。
债法各论:
关于债法各论的选书,我在豆瓣上专门请教台湾的同学,他的回应是:
首推王澤鑑、次推林誠二,或邱聰智(不過邱聰智有些見解是德國少數派看法),然後再找幾本補習班用書看看爭點整理,輔以台灣司法實務見解,應該這些就沒時間讀了。當然德國、法國的民法著作(中國大陸應該有翻譯本),也是重要參考資料。
我自己也对比了林邱两位老师的著作,林老师行文较为简约,也是多年教案的总结,而邱老师著作使更为详略,但案例引用则逊色于林著。各有千秋之下,我更推荐
新订债法各论(上中下) (豆瓣)
。这本书我也仍在看,如选择林著,可以重点阅读买卖章节,尤其于买卖效力章节为其中精要。台湾地区瑕疵担保制度与大陆违约责任体系大异其趣,也可作比较观察。
物权法:
民法物权论(上中下) (豆瓣)
。读谢著,需要有一定知识体系与阅读实务经验打底,行文上虽承袭论述风格,但文字上较王著、郑著更为艰涩。我以前也不止一次对他人推荐这本被封为圭臬的学术著作,盖因论述视域之广阔翔实。重点推荐阅读「共有」、「抵押权」、「质权」章节。
民法物权 (豆瓣)
。与谢著互为补充,但更为简洁,重点推荐阅读「占有」章节。
家事法没有涉猎,故不敢作推荐。
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关键词 (豆瓣)
。民法是一座精致的概念大厦,而对基本概念的澄晰分解也是初学者研习不可逾越的进路。围绕这本书的检讨反思学习,也同时是对自身知识体系的架构与完善。我们上课时一直央老师推荐书单,这本书也胪列其中。从概念开始,不忘部门法与民法体系的勾连,是读这本书的收获。
论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 (豆瓣)
。这本书是《知识产权法关键词》的进阶,也是从方法论上检讨知识产权法的体系位置,属于基础理论范畴,有对知识产权客体统一化的理论努力,也有论述知识产权法从「鼓励创造」到「分配伦理」的迁移。不见得所有人喜欢,我自己的毕业论文做的就是体系化研究,这个部分对我启发甚巨。延伸阅读:
著作权之道 (豆瓣)
、
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 (豆瓣)
、
窃书为雅罪 (豆瓣)
、
论剽窃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