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圈
金融圈动态与内幕解读,金融行业第一圈群自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金点睛  ·  中金:再论中国资产的重估前景 ·  10 小时前  
国际金融报  ·  隐私不合规!银行APP被公开通报,如何整改? ·  2 天前  
金融早实习  ·  注意!2025届春季校园招聘(春招)全面启动 ... ·  3 天前  
Wind万得  ·  阿里业绩超预期,中概稳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圈

新锐中产标准出炉:10万-50万年薪!你入围了吗?

金融圈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5-10 17:44

正文

“新锐中产”是一个矛盾鲜明的群体,即“对现状的清晰认识+对未来的无限迷惘”。不菲的收入与体面的工作给中产带来片刻的欣慰,但不安与焦虑才是中产光鲜外表下最戳心的痛点。

来源:南方都市报(ID:nddaily)

作者:叶斯茗 郑雨楠


近日,某招聘网最新一份《中国新锐中产调研报告》中提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似乎已经成为了上个世纪的经济词汇。越来越多的大众和媒体开始关注、讨论有关“新锐中产”的话题。


不同国家地区对于中产阶层的定义各不相同。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制定的标准——


中国中产阶级是指那些 年收入在1.35万~5.39万美元 之间的人;


《福布斯》杂志的定义——

中国中产 家庭年收入应该在1万- 6万美元 之间;


中国国家统计局划定——

中产阶级为 年收入在7250~62500美元 之间。


那么什么是新锐中产?他们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


近五万名受访者年薪5万-10万元占44%


此次调研共触及49989名职场人士,其中,男性占比67%,女性占比33%.在所有受访者中,80后人数最多,占52%.90后为35%,70后8%,95后4%,60后1%。


从收入看,5万-10万的人群占比最高,为44%,家庭年收入在10万-20万的占比为27%,20万-50万的占比为25%。


不同国家地区对于中产阶层的定义各不相同。按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制定的标准,中国中产阶级是指那些年收入在1.35万~5.39万美元(约合9万~36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人,而《福布斯》杂志的定义,中国中产家庭,年收入应该在1万-6万美元之间;按照国家统计局划定,中产阶级为年收入在7250~62500美元(约合5万~42万元人民币)之间。


此次报告,据以上三种国内外对中产阶级的界定,将10万-50万元年薪人群定义为新锐中产。按上面的调查结果,你入围“新锐中产”阶层了吗?

中产的荷包主要贡献给了房子、车子和孩子

调查数据显示,新锐中产们的压力指数高达3.94(满分为5分)。有42%的新锐中产表示压力主要来源于收入低于预期,35%的人表示是因为职业规划不清。


当被问及对收入水平的满意度时,有40%的新锐中产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仅有13%的人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当下,人们普遍认为,新锐中产对生活品质和个人发展要求很高,更愿意花费金钱在享受生活和个人提升上,但数据结果却与之相悖。


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中产的荷包主要贡献给了房子、车子和孩子,真正用于娱乐消遣的支出远远低于前述项目。尤其是用于个人培训上的支出,占比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新锐中产更愿意在子女教育上进行投入,选择这项的人群占比47%,仅次于收入水平在50万-100万群体53%的比例。 而收入为100万-500万的群体占比为36%。这背后既是新锐中产对于下一代的高度期望,也隐含着希望保住自有阶层甚至实现阶层跃升的想法。

95%的新锐中产伴随着挥之不去的焦虑感


调查显示,95%中产会感到经常焦虑或偶尔焦虑。其中,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他们焦虑感的主要来源,占比为71%,其次是对现实的不满,占比为46%,另外是因为虚度了过去的很多时间。


据了解,在受调查者当中,超一半新锐中产在追求更高层次发展,他们对自己的现状,对自己所向往的目标却又有清晰的认知。工作与生活,是每个人时间分配的两大板块。 新锐中产中有52%的人认为生活与工作同样重要密不可分,40%的人认为生活更重要,仅有8%的人认为工作更重要。


据智联招聘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一方面说明新锐中产更能正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他们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去做好平衡;另一方面,在移动通讯越来越发达的当下,工作8小时的界限正在被打破,生活与工作更加融合。


智联招聘的专家认为,新锐中产是一个矛盾鲜明的群体,即“对现状的清晰认识+对未来的无限迷惘”。不菲的收入与体面的工作给中产带来片刻的欣慰,但不安与焦虑才是中产光鲜外表下最戳心的痛点。 面对迷茫,建议新锐中产阶层可以更多思考,明确个人价值和目标,用于追逐梦想。


生活真相

“有着不菲的收入于体面的工作,却又活在不安与焦虑之中”。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只用一句话概括可能难以有概念,下面的几个小采访,或许能让你真正领略到“新锐中产”生存状态。


A.80后准妈妈:简易的两居室几乎刷爆了手头存款


“文化水平高,工作光鲜、收入可观生活有质量。”对于80后的职场妈妈小洁来说,这是中产阶层应该有的样子。这位快人快语的准妈妈,结婚第三年,上周刚过了30岁生日,和丈夫居住在天河,家庭年收入有20多万元。


小洁现在在广州萝岗工作,并已进入稳定期,于是想赶在女儿还没出世前,着手把房子的事宜解决了。“原本我们想在萝岗置业,再三考虑还是决定在市中心买房。”鉴于先生在越秀区上班,于是二人从老城区一路找到CBD.花了大半年时间,最终在天河北找到了一个二手楼盘。


“简易的两居室几乎刷爆了我们所有的存款,但咬咬牙还是买下来了。房子在好地段不说,还带有好学位,这也是为了将来小朋友读书做准备。”言语间可以听得出小洁对于买下房子一事显得很满意。“有一位在银行工作的好朋友,还没结婚就捣鼓着要买房,后来结婚了,在买房子事宜上跟先生观点不是太一致,直到去年生了二胎,房子还没有买,依旧租在荔湾区一个老式的小区里,每天要坐大半个小时的地铁到珠江新城工作。她总是在嘴巴上说着,要赶紧买房要赶紧买房,可这些年积攒的钱都不够付首期了。”


在小洁看来,踏入30岁阶层的女性该有的生活状况, 就是“不管单身还是有家庭,至少手头上要有自己比较固定的资产,房子或是存款,生活在大城市里才会觉得比较安心。”


B.80后独生子女:绕不开的家庭压力


小玮夫妇是80后双独家庭,育有一个孩子,年收入20多万元。夫妇俩表示:“生活压力不是一般大。”


小玮说,养育孩子花钱又花精力,奶粉、纸尿片、玩具每个月就是一笔固定的开销了,加上去游泳馆的游泳卡、儿童乐园的套卡还有早教班的学费,这就占了个人工资的一大部分了,“在孩子身上花钱花到实处还是舍得的。”


小玮透露,双方父母都有退休金,无需小玮夫妻供养 ,但一旦长辈生病,家里就会乱作一团,花钱治病不说,还得轮流陪护,白天上班,晚上带孩子,每天累到闭上眼睛就能睡着。


因为压力过大,所以小玮压根就不敢想二胎的事,“作为独生子女真的压力很大,虽然开放二胎,但真的只敢暂时想一想。”小玮说,目前一个孩子、四位老人,就让他俩累成这样。一旦生了二胎,家里压力不得翻倍?不能指望父母能有足够的精力帮忙带两个孩子。可行的办法只有两个,要么请保姆,要么自己辞职做全职妈妈,“但这样家里的经济压力就增加了。”


据了解,目前小玮和丈夫短期的目标是还完车贷就着手置业。


C.追求安稳的90后:工作要有,但兴趣爱好不能丢


一直被标榜为“有个性”的90后们,在对谈时他们似乎并不认为自己非常有个性,“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有个性的人出现,只是恰巧放大了这一点。”


来自暨南大学应届生大山(化名),毕业后选择回到老家北京工作生活。说起不喜欢广州的理由,从语言不通到天气气候,大山都能说出理由来。“受不了广州只有夏天和冬天的气候,还有漫长的湿润的雨季,我喜欢摄影,每到这个季节我的器材就不得不送入防潮箱里存放……”


谈起在北京的工作,大山表示,“因为是在国企工作,稳定也相对比较清闲一些,最主要的是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摄影。”大山表示,“兴趣爱好跟工作分开比较好,如果两样都在一起的时候,反而会把自己折磨得比较痛苦。”


据大山透露,他的税前工资7000多元左右,还有额外福利。扣去五险一金等费用后,每个月到手有3000多元,大山坦言,若不是单位包吃包住,这样的福利确实不够在北京生活。“家人都在北京,周末可以跟爸妈住一起,也减少了不少开支。”


大山介绍,目前同寝室的小伙伴里,有人准备考研有人还在找工作,赶毕业论文成为了目前分享最多的话题之一,忙着赶论文的他,生活也没闲着,“有空时上一下闲鱼或者摄影论坛捣鼓一些器材做点小买卖。”


大山透露,2014年左右在隔壁寝室同学的影响下开始尝试在闲鱼上寻找一些低价的二手摄影器材,再转手卖出去,中间能够赚点差价,“例如找来的器材是8000多元入手,我可以以10000多元的价格卖出去,利润率在20%左右吧。”利用上厕所的空隙刷闲鱼,在大山闲鱼的交易清单上卖出了63件商品,流水有三万多元。大山坦言,“相比隔壁寝室的同学,这算少得多了。”


D.90后应届生:已是月入过万的淘宝店主


“你好!我是世博(化名),喜欢巴西柔术和随身音频设备。没了!”这是第一次接触世博时他发出的自我介绍。


同为大四的应届生,世博另一个身份是淘宝店家。从大三下学期开始通过论坛和闲鱼贩卖音频设备,在闲鱼上的其中一个账号显示,已贩卖超过500件商品。而每月的交易额据说都在万元以上,但世博并没透露具体数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