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果壳
果壳网(Guokr.com)是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科学  ·  32亿像素的全球最大相机,即将上线|科学60秒 ·  5 小时前  
科学世界  ·  全网爆火的「DeepSeek」到底怎么玩?5 ... ·  昨天  
果壳  ·  如果人是卵生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果壳

根本没什么“假胯宽”!女性胯最宽的地方就该是大腿根

果壳  · 公众号  · 科学  · 2025-02-09 12: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讲述了关于“假胯宽”的误解和真相。文章指出,从骨骼来看,女性“胯”最宽的位置本来就应该在大腿根部,而“假胯宽”是一个不存在的概念,所谓的“真胯”和“假胯宽”主要和骨骼、肌肉和脂肪的分布有关。此外,文章还提到了有关胯部的练习和常见误解。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假胯宽”是一个不存在的概念,女性的胯部最宽位置在大腿根部。

文章纠正了关于“假胯宽”的误解,指出这是不存在的,并解释了女性胯部的正常骨骼结构。

关键观点2: 胯部的凹凸是正常现象,与健康无关。

文章指出,很多女性对胯部的凹凸感到焦虑,但实际上这是正常现象,不等同于不健康,不需要消除。

关键观点3: 胯部的练习可以帮助改善姿势和预防运动损伤。

虽然基因决定了骨骼和脂肪的分布,但加强臀部肌肉力量的练习仍然有助于改善姿势和预防运动损伤。


正文

“明明不胖,但你这 假胯宽 让视线下移,显得腿又短又粗。每天跟我练就能消掉,还你一双长直腿!”


这样忽悠的人,常会说“真胯”在骨盆上部,如果这里最宽,会显得线条流畅、腿长;而大腿根位置最宽属于“假胯宽”,是需要纠正的缺陷。


但实际上, 女性“胯”最宽的位置,本来就应该在大腿根部 。“胯”两侧的曲线,也几乎不可能因为锻炼变得平顺,不过,其中有些练习依然是值得做的。


为你制造焦虑的图片,事实不是这样的!


大腿根

才是真该宽的地方


对于中国女性来说,所谓的“真胯”——骨盆上部的最大宽度,也就是髂嵴间径,通常为25~28厘米(下图蓝线)。而大腿根附近的骨骼宽度,也就是股骨大转子之间的距离,一般是28~31厘米,比髂嵴间径多出两三厘米(黄线)。这两处骨性凸起比较容易摸到,可以从腰部两侧向下触摸,自己比较一下这两处的宽度。


因此, 从骨骼来看,女性“胯”最宽的位置,本来就应该在大腿根附近 。骨骼表面还有肌肉和脂肪覆盖,它们会影响镜子里的身体曲线,但在正常体重范围内,最宽的位置通常不会远离股骨大转子。


而且, 医学上从来没有“假胯宽”这个概念,从正面看过去,女性大腿根部最宽完全是正常的。


蓝色线段为髂嵴间径,即髂嵴外缘最宽处之间的距离;黄色为大转子间径(大粗隆间径),即大转子外侧间距 | Courtesy Joseph E. Muscolino. Manual Therapy for the Low Back and Pelvis – A Clinical Orthopedic Approach (2015).


臀部凹陷、大腿根凸出

≠不健康


除了最宽的位置,很多女性还焦虑于自己“胯”两侧的曲线,觉得自己臀部两侧凹陷、大腿根外侧凸出,显得臀部下塌和腿短,还被说是体态问题,需要纠正。


其实, “胯”两侧曲线稍有凹凸很常见,不等同于不健康,不需要也不太可能完全消除。


从正面看,臀部两侧有凹陷,是因为上方有凸出的骨盆髂嵴,下方有凸出的股骨大转子。如果两个骨骼高点之间的肌肉和脂肪不能填满这个空隙,就会显现出凹陷。 而凹陷的深浅,主要决定于个人骨盆和股骨的形状、肌肉形状和大小,以及脂肪的多少。

两个骨骼高点越凸、距离越远,中间的凹陷就越明显;臀部肌肉不足以填平凹陷 | 参考文献[1]


从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出来,骨盆越宽、股骨大转子越凸出、髂嵴与股骨大转子之间的距离越大,凹陷就越明显,下方的股骨大转子越显得凸。


覆盖在骨骼上的肌肉会把这两个高点连接起来,但臀大肌的肌腹,也就是最饱满的位置,在臀部后方,遮不到其侧上方的凹陷。臀中肌和臀小肌在臀大肌的深层,附着在大转子上面,也不足以填平凹陷。试试用力收缩臀部肌肉,即使肌肉已经鼓起来了,凹陷也不会消失。


肌肉外面是脂肪,如果凹陷位置的脂肪较少,而大转子下方的大腿外侧脂肪较多,凹陷就会更明显。


健美比基尼组冠军Melina Keltaniemi,肌肉如此饱满,也不能填平“胯”两侧的凹陷 | melinakatarina


错误的“假胯宽”解释

有些改善“假胯宽”的教程讲,出现“假胯”是因为股骨内旋造成大转子凸出,以及内旋导致的阔筋膜张肌等肌肉肥大。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从人的头顶向下看,两侧股骨颈与横穿身体直线的夹角小于15°, 内旋再严重,两侧大转子间距也只会增加三毫米左右,不可能因此造成明显凸出。


左图:从头顶向下看,右侧股骨颈(黑色实线)与人体冠状面(黑色虚线)的角度,即股骨前倾角,正常情况下小于15°;右图:股骨内旋(脚呈内八字)至夹角为零,即大转子最凸出的位置,其外侧缘凸出程度变化很小(红线)| westernkidshealth


而阔筋膜张肌位于“胯”两侧的前上方,肌腹与不想要的凸出位置距离较远,不可能因其肥大造成“假胯”。


阔筋膜张肌 | learnmuscles by Giovanni Rimasti


那么,“胯”曲线与股骨内旋到底有没有关系?自己试一试就知道了。


如果自然站立时,膝盖前方的三角形骨(髌骨)朝向内侧,而不是正前方,是存在股骨内旋的。这时臀部发力把膝盖转向前方,同时观察“胯”曲线是否发生变化,多数情况下,消除内旋不足以让凹凸消失。


胯外侧的凹凸不平

可以练没吗?


教人消除“假胯宽”的教程很多,而实际上,基因决定了我们的骨骼形状、脂肪囤积位置,无法改变。增加臀部肌肉量、脂肪量、改变大转子的角度及减少大腿外侧脂肪量可能有一定作用,但基本不可能使这里的曲线变得完全平顺。


多数健康人的臀部曲线都有凹凸,“胯”的宽度不假,也不值得我们焦虑。 真正需要关注的是“胯”的稳定和灵活 ,这保证我们运动时能充分利用臀部肌肉的力量,让臀部更翘,减少腰膝的压力和大腿前侧股四头肌的负担,也可以站得更直、把肚子收起来。


而上面提到的“股骨内旋”,虽然不是“假胯宽”的根本原因,但如果来源于肌肉力量不平衡,那么加强臀部力量,也可以帮助膝盖的朝向由内转向前,降低关节损伤风险,让腿看起来更直更长(少数人的股骨内旋来自骨骼形态异常,任何练习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所以, 即使“假胯宽”消不掉,部分所谓的纠正练习还是值得做的 。比如,加强臀大肌的臀桥、深蹲、硬拉,以及加强臀中小肌的蚌式、消防栓等等。


臀桥。双脚与髋同宽,调整双脚与臀部距离,使臀部抬起时大腿与小腿垂直。收紧腰腹抬起臀部,使身体与大腿在一条直线上,缓慢下落,重复10~15次,可做2~6组,必要时增加负重 | 作者供图


蚌式。侧卧,双肩及双髋连线均垂直地面,大腿与小腿垂直,双脚放于身体延长线上。脚跟并拢,在身体不翻转的前提下,尽量抬高上侧膝,缓慢下落,数量同上。做完一侧换另一侧 | 作者供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