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源:《恋空》
大脑是如何做到自动过滤出颜值高的女孩子的?
可能因为你是单身狗?
根据 07 年 Jon Maner 的文章: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Attentional adhesion to mates and rivals,直男直女们被要求看一系列照片:美男,美女,普通长相男,普通长相女。每张照片出现在屏幕一角,然后他们会被要求看向屏幕另外一个地方,他们眼睛看照片的时间会被准确地记录下来。
实验发现(Duang~重点来了)
1. 尽管人们觉得自己盯着每张照片时间是差不多的(因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提示看向屏幕另一头),但是实际上他们盯着美男美女的时间要更长,所以不受意识控制,人就是爱看美男美女,「不能把目光从他们身上挪开啊」。
2. 单身狗看漂亮异性的时间要长于看同性的,这点对男女都一样!!所以女人爱看美男和男人爱看美女是一样一样的。
3. 有趣的是,那些感情稳定的,看漂亮同性的时间更长。对此, Maner 提出的理论是:生物进化的时候,就是为了和自己心仪的对象啪啪啪,所以视觉注意力不受意识地控制去「猎捕」潜在的异性对象。
而当你已经进入了稳定的感情中,你就会更加注意那些潜在的,会威胁自己地位的「漂亮同性」,而且有趣的是,感情稳定的男性似乎更加在意比自己漂亮的同性,他们盯着「漂亮同性」的时间更长,估计是潜意识地评估他对自己的威胁(看来男人真的很怕自己被绿啊)。
所以这不算是大脑的「技能」,因为看漂亮姑娘/汉子不是通过训练获得的「技能」,而是通过一种天性的,并不能受自己控制的机制。
那么大脑是怎样做到的呢?我能找到的资料并不多,但是总的理论大概是通过「视觉注意力」来实现的。
我们视觉上看到的信息其实非常多,而「注意力」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论你是通过意识调控(脑子里想着:我要看美女,我要看美女),还是非意识调控(脑子里明明想着别的事却一边下意识地去看美女),都是将注意力的资源放在了美女身上。最最常见的(注意,不是唯一的)「视觉注意力」模型是这样的:
大脑接受信息的时候,通过注意力有一个「聚焦点 Focus」,然后周围的信息还是会收集,只是以一种「低分辨率」的形式(Fringe),然后超过这个范围的信息就干脆不收集了(Margin)。
所以大意就是你的眼睛看到了街上各种人,比如你就好「大长腿」,然后一个有着「大长腿」样子的人就立刻吸引了你的注意力,你的聚焦点 Focus 就会到这个人身上,然后你仔细收集关于她的信息:是不是也是个大胸,脸怎么样之类的,如果都 PASS,可能这时视觉系统才会向你的大脑报告:「老板老板我发现了美女!!」,你才会「意识」到自己找到了个美女。
可能某位女性是「大长腿」,结果你 Focus 过去一看,发现是个有大长腿的阿姨,那么你的注意力就不会停留,继续搜索下一个「大长腿」了。
关于「注意力」本身怎样控制和转移,还是一块很多人在努力研究的内容,尤其这种「下意识」的行为,到底是在眼睛层面就开始了信息筛选呢?还是在更高级的大脑层面进行了信息筛选?这些都是科学家们想搞清楚的。
总的来说就是男人天生爱看漂亮妹子,女人也天生爱看漂亮汉子。等你结婚稳定了,你不但要看漂亮妹子,还得提防漂亮汉子。所以且看且珍惜吧 : )
知友:华沙 (200+ 赞 知乎编辑推荐 心理学、脑科学话题优秀回答者)
@陈小伊 回答的挺好。很好的阐明了如下现实情况:人会对美丽对异性施加更多注意。但是呢,题主的问题是 「大脑是如何做到」 的。所以在提到注意力这个问题时候,还得要说大脑的机制。
所以我觉得还是多写两句。这一篇回答可能是我写的回答(专栏除外)中理论层面最复杂一篇,直接对口了我现在的研究内容。
简单粗暴一句话,因为注意力的机制,美丽的面孔本身的物理特性让其在大脑计算中有高显著性,在注意部署上有优先级。
很明显人类都喜欢看美丽的面孔,都喜欢去 「注意」 美丽的面孔。但是注意本身也会提升面孔的美丽程度。比如 Störmer 和 Alvarez(2016)就发现,注意本身就会让一张面孔看起来更美貌。
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制的,比如 Frank Tong 与同事们(2007)就发现大脑处理面孔信息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时间我们只能一一处理 4-5 张面孔。可是,我们的生活中并不会像电脑一样因为大量的面孔就卡壳。
究其根本,我们的大脑在对付过量信息方面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分配好注意力,处理最重要的信息(Itti & Koch, 2001)。第二种是用统计方法压缩数据,比如 Ying 和 Xu (2017)就发现人的大脑会自发地把看到的表情平均起来。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美丽的面孔特别抓眼,特别能捕获我们的注意力。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美妙的面孔好看。
美貌有着一定的视觉特征,比如对称性,平均性,两性异形程度,肤色,五官的比例与相对距离等。美貌的面孔应该与普通面孔有着显著的差异,其特征相比普通面孔会很不一样。加上我们大脑内有高级的系统处理美貌(Winston et al., 2007),找到面孔之间的美貌差异其实不难。在这里我希望大家用计算的角度来思考美貌与面孔的物理特征。
比如五官相对距离大家可以理解为多维矩阵,相对距离的不同可以在矩阵差异上轻松找到。对于矩阵我多说一句,大脑处理面孔是稀疏群体编码(如 Tsao et al., 2006)。
编码方式可以被简化为多通道处理模式(一种简化模型,也是大多数科学家默认的),往往是两个相对的通道(如表情; Burton et al., 2015)或三个通道(如面孔朝向; Calder et al., 2008);因此两个或者三个通道就可以很轻松的把面孔数据的某一个特征转制为一个一维矩阵,而完整的表述可能需要若干维度了。
总之,美丽的面孔的确和普通的面孔差异是显著的。
也因此,哪怕面孔的吸引力和平均性有关,不代表美的面孔在计算层面不会脱颖而出。因为平均的面孔在每一个维度,比如肤色,五官大小和间距上都是在尺度的中央。总是保持在中央的累加(你要说卷积也成)反倒是有点特殊。所以显著性不能简单的就字面去理解,得要从计算层面。哪怕特别平均的面孔,落在普罗大众中,反倒是特殊的(不是负性,是中性的)。
因此用计算的视角来看那就是:美貌的面孔有着高显著性(saliency),在大脑的显著性图(saliency map,简单点就是 Anna Treisman 观点里的 master map)上脱颖而出。
虽然我们知道美貌的面孔吸引人眼球,但是怎么吸引呢?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用显著性图来解释。对于有限的处理能力,我们的大脑肯定倾向于处理高显著性的事物,因为高显著性往往意味着变化/特点,值得仔细关注。
正是因为美丽的面孔在不少特征上都与普通面孔差异巨大,在综合多个维度数据之后,它的特殊性让它的显著性上升。而显著性的确会激发自下而上的注意,所以就抓人眼球了。
那么为什么不看丑的呢?丑的的确可能一样显著。不过因为大脑觉得美丽的面孔有奖赏性(Winston et al., 2007),我们的大脑也会自上而下的处理控制注意。所以美丽的面孔在大脑的作用下显著了。
所以总结下,因为美丽的面孔在多个物理特征上与其余面孔差异显著,因此有着较高的显著性,在捕获注意方面有着高优先级。因此很容易捕获我们的注意。
知友热评
厉害。最后那段关于丑的论述真是令人心酸…
包子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