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掌阅读书
引领品质阅读,精彩不可错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秉持阶段性友谊的中年人,最怕旧友突然的联系 ·  昨天  
新周刊  ·  懒得谈对象的年轻人,偷偷去逛相亲角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今日,立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掌阅读书

高情商的人,从不在朋友圈做这3件事

掌阅读书  · 公众号  · 杂志  · 2019-07-23 11:59

正文

作者| 夏穆

来源| 精读(ID:jingdu999)



微博上看过一个热搜:你特别反感朋友圈中的哪些行为?


不可否认,一些行为成为了众多网友的吐槽点,甚至成了被网友屏蔽的理由。


事实上,如果你认真观察,你会发现这些让人反感的行为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心穷”。



 1  01
伪装精致


有一个社交网络讽喻短片《虚假的你》。


短片讲述的是现代年轻人挖空各种心思在社交网络上美化自己,伪装精致。


他在社交软件上看到朋友的清晨素颜照,便动身下车走向公路边。



他戴上骑行帽,以公路为背景自拍了一张,并配文“已经骑行了30公里”。



他把新买的蔬菜汁照片更新到自己的社交平台,并配上“健康饮食 ”。



但状态发布后,却因为蔬菜汁平淡无味,把它丢进了垃圾桶。



他们正在朋友聚会,看到他人在社交软件上更新了状态,于是让服务员帮忙拍了一张快乐和谐的聚餐画面。



之后,他们便各自掏出发布状态,彼此之间没有一句多余的交流。



不得不说,他们像极了我们大多数人。


然而,精致不是作秀。


人性有一个悖论,即你越是炫耀什么,就越是在意什么,就越是缺少什么


换句话说,这种虚假的精致生活,更让人看出一个人内心的空洞无物


记得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那些假精致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其中有一位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



为了能够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自己,每次和同事一块逛街,别人都买名牌自己也要买名牌,别人都去奢华的餐厅吃饭自己也只能奉陪,然而这样的生活让自己不仅入不敷出,而且非常焦虑。


也许我在别人眼中风光无限,但是风光无限的背后是银行卡里的数字每月清零,已经在外工作四年了,没有留下任何积蓄。


说到底,伪装自己、假装精致,不仅让你精神贫瘠,更让你口袋空空。


李银河说:


精致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乐的,不是痛苦的。


真正的精致,是懂得过好自己的生活。


真实的自己,永远藏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2  02
一味抱怨


同学群里有一个同学小B,一次曾私信问我为什么看不到大家的朋友圈了。


关于小B,大家原本觉得是个挺文静的女孩,但一个朋友圈里呆久了,就会慢慢发现她除了表面的文静,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丧。


“最近水逆,做什么事都不顺,好烦啊!”


“今天又是丧的一天,感觉活得就像一只咸鱼。”


“日子过不下去了!一天天的,还没卖烧饼赚得多。”


从出门堵车,到工作被批,甚至平凡家境,都能成为她抱怨的借口。


这种遇事必诉苦的人,全身散发着源源不断的负能量,让人望而却步。


他们一心只想着向他人索取安慰,却从未考虑将这种坏情绪传染给他人的感受。



王小波说:


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经常自怨自艾的人,没有多少是真正在悔恨错误自我反省,而是将遭遇种种不幸的原因归于他人归于环境。


也就是说,那些怨天尤人的人,从未认真考虑过自身因素。


相反的,他们认为一切的不美好,都与自身无关。


事实上,正是这种想法,让他们停留在原地止步不前,甚至不进而退


越是喜欢抱怨的人,越是难以做好一些小事情,甚至是一些非常本分的事情。


村上春树在《舞舞舞》里写: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


作为一个成年人,首先应该学会自我调节,进而自我提升,而不是脑袋空空地肆意散布你任性的坏情绪。



 3  03
过度自恋


在某档真人秀节目中,沈梦辰把自己P成了和超模刘雯一样的身高,还把别人的腿P变形了。



这件事后来引发了许多人的吐槽,甚至让许多路人粉对她瞬间转黑。


这种情况在朋友圈中也时常发生:他们晒自拍照,但照片P得恐怕连他们都怀疑是否是自己。


《自恋时代》一书指出:一个拍张自拍,分享给朋友,这没什么问题,但如果这个人把照片修得连自己亲生父母都不认识,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自我欣赏,就是过分自恋了。这种行为背后折射的是一个人的自恋型人格。


所谓的自恋型人格,就是对自我价值感不切实际的夸大。


自恋型人格会让人们的自我认知发生错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