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亦庄线末端的亦庄火车站和次渠站,加上沿线的商业街,构成了“两站一街”。历经多年规划,“两站一街”的开发建设将在今年重启,拟打造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微中心”。记者昨天从北京住总集团获悉,该集团已经取得“两站一街”项目全部58个地块的一级开发资质,未来将投资550亿元进行建设。根据计划,这里将主打高端商务新城,预计今年启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并按照市区统一部署开始供地。
“两站一街”的名字并不陌生。2009年,地铁亦庄线还未通车时,规划部门就已经针对末端两站地的一体化设计方案特意进行了国际招标。
2010年,站前区街区层面的控规获批。两年后,“两站一街”城市设计方案也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国际征集。此后,“两站一街”征地拆迁、安置房建设、甚至是一小部分的土地上市工作陆续进行,但整个街区的开发建设因资金短缺而放缓。
转机在今年出现。住总集团已与市规土委签署协议,办理完一级开发授权手续。“就在上周,‘两站一街’项目全部58个地块的一级开发授权手续已经拿到。”负责该项目的北京住总置地公司负责人解释,一级开发交给企业,采用更市场化的模式操作,一方面会加快这片土地的开发进展,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则能降低融资成本。
这也就意味着,一度放缓的“两站一街”开发即将重启。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这块土地也有了新的定位和机遇。
“两站一街”地块位于次渠,同时紧邻京津高速、京津城际铁路。“未来这里会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是京津两地合作的桥头堡。”项目负责人透露,“两站一街”将被打造成高端商务新城。
一张白纸,更容易画出最新最美的蓝图。“两站一街”产业上将主导高端商务,而在规划层面,将建设成京津冀区域的“微中心”。
事实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已经提出了“微中心”的概念:
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若干定位明确、特色鲜明、职住合一、规模适度、专业化发展的微中心。
“两站一街”的微中心将建设成什么样子?
项目负责人介绍,考虑到地区发展是一个长期、动态的建设过程,初步的规划方案构建了“两轴、一环、多组团”的城市整体空间格局,其中两轴为“十字相交”的商务核心轴和生态景观轴,一环为连结两轴的景观走廊,多组团是指居住及不同功能的产业组团。
“‘两站一街’微中心的最大亮点就是职住平衡。”这位负责人说。要做到职住平衡,对于上班族来说,就是工作和居住在同一区域内,避免工作日早晚高峰的“潮汐交通”压力。
根据规划方案,目前“两站一街”规划总用地面积1677公顷,未来将有两个占地数千亩的湿地公园出现在区域两端,中间由一个宽度达五百米的绿化带连接。这样一来,区域内绿地与水系的占地面积将达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在其它配套方面,记者获悉,景山学校、安贞医院等一批高品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及服务产业也将落户于此。
最早的“两站一街”中“两站”的概念是源于地铁亦庄线,而实际上这1677公顷的区域内将拥有5座地铁站。
除了目前亦庄线末端亦庄火车站和次渠站外,今年区域内将正式建设地铁17号线3座车站。地铁17号线是北京地铁线网中新的南北大动脉,这条线路的另一端是未来科技城,中间还穿越CBD等繁华区域。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两站一街”将实现与中心城区的快速通达。“17号线在街区内的车站及周边区域也将进行站城一体化开发建设。”项目负责人说。
此外,连接新老机场的城际联络线(即原S6线)也将从“两站一街”外围穿过并设站。而京津冀最早的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在建设之初就设置了亦庄火车站,但迟迟未能正式启用。记者获悉,未来随着两站一街的开发,亦庄火车站有望投入运营,免去亦庄居民辗转北京南站奔天津的麻烦。
与此同时,在地块核心区一体化规划方案中,已完成“核心区交通系统、公交场站接驳系统、人行和自行车慢行系统”三项交通专题研究。在街区中的“一环”里,还会设置快速公共交通环线。区域内新建部分均为开放式街区,提高城市路网密度及生活区内部的道路密度。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