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要资讯
有专业的产业团队,有严谨的研究态度,还有点不正经,你们想要什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大家谈  ·  视频号平台开放广告投放啦! ·  11 小时前  
英国大家谈  ·  视频号平台开放广告投放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要资讯

房住不炒,你们能不能说真话?

要资讯  · 公众号  ·  · 2018-05-03 21:55

正文

点击上方 “要资讯” 关注我们


来源:米筐投资(微信ID:mikuangtouzi)

作者:三万

已获授权转载。


1

思维的“ 陷阱


经常有朋友留言“三万,喜欢你的文章,希望你多写点” “三万,我是刚需,现在不是房住不炒么,能不能买房啊?”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给米筐供稿,已经一年了。今天文章会很长,自己的一些感受,包括什么是房住不炒?我想说些真心话。这里,先说三个小事。


第一个:


十年前,我非常无知。每逢下雨天,总会听到人说“X,刚洗的车,白洗了”,我天真的以为,他们在心疼洗车费,因为雨水能洗车,这笔钱本可以省的。到后来,我自己有了车。一天,洗完车,也碰上雨天,我蒙了,坐在车里狠狠骂了自己一句:傻逼。


这件事到现在我都记忆深刻,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同一件事,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别人。


第二个:


刚做金融交易的时候,第一次遇上了连续跌停板,着急的卖不出去,眼睁睁的看着钱在亏损。气得拍桌子,该死的ZJH,搞涨跌停制度,坑害股民。结果旁边的大哥严厉对我说:年轻人,很多事不要急着批评和否定。后来我接触了一些不限涨跌停品种,才明白,涨跌停制度真的是在保护散户。


这件事我也永远记住了, 不理解的事,不要急着批评和否定。 政策究竟是在保护还是在坑人,值得深入研究、思考。


第三个:


幼儿园里,老师问一个小男孩,你长大了想要当什么?科学家?画家?小孩子说,我想去女澡堂当搓澡工。老师听完脸都绿了,心里想,你,你,一个男孩子,小小年纪,不学好。


过了会小孩子接着说道,自己妈妈在女澡堂当搓澡工,每天赚钱很辛苦,所以……


这个我是别地方看来的,也印象深刻。都说世界是多元的,可在很多人的世界里,答案却往往是单一的。非黑即白,非生即死,非涨即跌,不是五毛就是美分。表面上他们站在对立面,本质上,都是同一类人。

别用自己的想法看问题,不理解的事情别急于否定和批判,不要二元思维,世界上还有多种可能性。 对周围的事情骂了一圈傻X,等你回过头来,才明白,最该骂的,是自己。


2

房住不炒


那么,究竟什么是房住不炒?看空的人理解的是房价不会涨了,看多的人说房住不炒就是一场笑话。而官方说房住不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谁错了?


过去一年,关于房价,我曾写过很多文章,比如这些:


《那些有钱有资格的人,是如何一步步错过买房的!》

《楼市调控误伤刚需?NO!是在教你重新做人》

《刚需们请注意:为国负债并不可耻》

《高房价是错觉?是你对社会认识不够!》

《你想多了!谁说是泡沫就一定会破!》


所有文章都试图指出,刚需们对高房价的误解。于是不少人认为我鼓吹炒房,死多头。说我收开发商钱了。很多炒房的也跑来找温暖,结果我又写了:


《从投资鄙视链到京沪永远涨,失败究竟离我们有多远?》

《泼向房二代的冷水:请别忘记这是个变革的时代》

《独家解读!政府不再垄断住房供地,楼市棋局风云突变!》


这下空头们也急了,说我看空房价了?观点变来变去,等着打脸吧。在二元世界里,房价不是涨就是跌,是理解不了房住不炒的。所有的文章,如果您连贯看下来,我一直在反复强调几句话,房住不炒的核心,就是:


1、不要认为楼市调控,就是自己理解的降房价;

2、 政策的目的并不是降房价,而是稳定房地产市场;

3、 房住不炒在打击炒房,价格涨幅部分炒房者拿不走;

4、价格上涨是炒房族嘴上的蜜,流动性差是心里的苦。


当你以调控房价为原点,去理解房住不炒,你会发现,限售、新老价格倒挂、三四线小地方上涨,简直乱象丛生,政策毫无作用。


但你有没有想过,错的是自己?政策设计的初衷到底和自己想的一样么? 我们想的是价格涨跌问题,政策解决的是居住问题。这两者有着本质区别。


房住不炒,并没有否定价格不能上涨啊,限购到底是要降房价还是保房价?如果是保房价呢?把这个思路转换了,再看当前的限售、新老价格倒挂,才明白,我X,政策不仅是有效的,简直是精准打击。


还不明白么?房住不炒的范本,就是现在的三四线,房子涨了么?涨了。能投机炒房么?不能。一线城市房价涨了么?没有。跌了么?没有。能炒么?不能。以后的房子,真的是买也难,卖也难。


过去的一年,我写了这么多房子,每次一有人骂,就劝自己不写了、不写了。但每当看到刚需族提问,我心里比他们都要急。现在的分析师,你们为什么不说真话?你们究竟有没有分析过政策?


十七、十八大里提到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居民财产性收入?百度一下不难吧?不就是不动产和动产么!


到后来,我懂了。刚需朋友们,劝你买房的,可能并没有收开发商的钱。但劝你别买房的,你现在去看,他们一定会劝你去买理财、买股票、投股权、去移民。


朋友们,我尽力了。真的,尽力了。

3

打破二元思维


说这么多,是要证明我很牛么?不是。我让大家跳出来看问题,把多头、空头,都给得罪了。两头不讨好。就像这留言,很多很多。



不光是房子。去年不少人说房子不行了,18年要炒股,于是我写了:


《按照"18炒股、19买房",最终赚钱的能有多少人?》


由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刚过完年,我又连写几篇:


《请把此文转给你炒股的朋友:销户吧》

《全体韭菜请注意:大型收割机已经入场!》


这下好了,连炒股的也得罪了,有粉丝下面留言,说我买乐视爆仓了。我就想问一句,这些让人炒股的,你们有没有研究过金融供给侧?有没有研究过什么是去杠杆?理财新规有多大影响?股市是不是要去散户化?你们为什么不说真话,说实话?


到现在跌成这样,依然有人不服。或许又有人说,马上就要见底了,机会来了。呵呵,你们继续。


十年前我开始做投资,一点点从小白走来,犯过很多错,走过很多弯路。最大体会就是上面的三个故事: 想要做好投资,就要不断跳出自己,打破二元思维。


股市,非得不是熊市就是牛市?结构分化行不行?涨指数跌个股行不行?轮动行不行?

房子,不是涨就是跌?不涨不跌行不行?跳着涨行不行?涨了不赚钱行不行?主城涨远郊跌行不行?

李嘉诚,留下来就是交投名状,走了就是提前撤了?有没有第三种可能?

中国,到底落不落后?拍了大国崛起,就是一定要称霸世界?


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非要站队的。人的一生,除了生死两端,还有亿万种精彩人生。


可能有人会说,你不就分析个房子么?看把你能的。说句心里话,我最不想写的,就是房子。因为真相太扎心,能叫醒的,早就醒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