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世界
传播科学知识 倡导科学方法 弘扬科学精神 建设科学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为啥睡觉时,总想把脚伸出被子? ·  10 小时前  
宇宙解码  ·  都在同一纬度,为什么欧洲比东北暖和得多? ·  11 小时前  
环球科学  ·  小时候控制糖摄入量,长大了糖尿病风险低 ·  3 天前  
科普中国  ·  公众对科技的核心关切及其科普公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世界

生死之界 丨 植物人有意识吗?

科学世界  · 公众号  · 科学  · 2021-05-28 18:05

正文

“植物状态”是和死亡完全不同的状态

心脏停跳后,即使能挽回生命,大脑也有可能留下后遗症。简单来说,越是有特殊功能的地方,缺血(血流障碍引起的缺氧状态)带来的影响越大。


当大脑皮质及与其关联的丘脑失去功能时,人将丧失意识并陷入昏睡状态,也就是所谓的“植物状态”。但一两个月后,也有可能会睁开眼,恢复清醒和睡眠的规律。在植物状态下,受缺氧状态影响较小的脑干依旧保持工作,承担着呼吸等维系生命不可或缺的功能。


“持续性植物状态”是一种持续3个月以上的“意识障碍”。其诊断标准是虽然睁着眼睛但无法和人交流,不能控制排泄。由于可以自主呼吸,并且眼睛有时睁开有时闭上,没有死亡三征兆,因此可以说是属于距离死亡还遥远的状态。


即使成为植物状态也可能在半年内恢复

虽然医学方面确切的报告不多,但从植物状态恢复还是有可能的。研究植物状态治疗的日本青森大学大脑和健康科学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片山容一博士说:“越早从昏睡中醒来,后期的治疗效果越好。6个月之内有恢复的可能性。6个月以后恢复的可能性很小,但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出现过8~10年后恢复的病例。”

处于植物状态患者的脑干仍保留着一部分功能

受缺氧状态影响较小的“脑干”从上到下分为“中脑”“脑桥”“延髓”三部分。在脑死亡(状态下,这三部分功能全部停止;在植物状态下,延髓的部分功能,或中脑、脑桥的功能仍然保留。


容易受缺氧影响的部位有汇集感官信息的记忆中枢“海马体”和神经活动活跃的运动中枢“小脑”。



植物人有可能有“意识”

图片表示几乎全身无法活动的患者的意识状态分类。“植物状态”和“昏睡”状态不同,是一种有时会醒来但无法认知自己和外界世界的状态。


研究结果显示,即使被判断为植物状态的患者也有可能处于能少量认知自己和外界的“最小意识状态”和认知能力完全正常的“闭锁综合征”状态。闭锁综合征患者虽然意识正常,但身体完全不能动,不具备向他人传递意识的手段。“从外观上无法区别患者的意识处于何种状态。我们只能使用各种方法来探寻大脑的活动”。


新媒体编辑/小帆帆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添加小帆帆微信拉您进读者群哦


回复“ 订阅 ”,了解杂志订阅方式




《科学世界》2021年第5 期 华龙一号


更多订阅优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