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钱日日谈
一个对钱很有执行力的公司人。也可作为普通青年奋斗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能源观察  ·  再次提醒!交了钱你的文章就能上《南方能源观察 ... ·  17 小时前  
南方能源观察  ·  《南方能源观察》电子刊上线!订阅方式戳→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钱日日谈

保险最怕被坑,这两个经验比打315有用

老钱日日谈  · 公众号  ·  · 2019-03-15 20:55

正文



保险的本质,是花钱买具有法律效率的保障合同。


既然是消费,最怕被坑。保险有两种坑:


  • 真实性价比不高,明明就是个渣男,却被包装成彭于晏卖给你了。


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表格逐条对比条款,不会吃大亏。当然也可以退保。


  • 买的时候没有做好健康告知,出险了却被拒赔。


遇到以上情况,有两个实用经验可以尝试下:


第一条:被拒保了,用「两年不可抗辩条款」尝试索赔。


「条款」主要是防止保险公司在两年后单方面解除保险合同。


并不意味着所有情况只要合同超过两年就必赔付,主要还是看当时有没有如实做了「健康告知」,没告知的情况有多严重。


这里面分几种具体情况:


1 如实告知了,不管何时出险,理直气壮地找保险公司索赔。当然这种情况保险公司也不太可能耍赖。


2 投保时没有如实告知,两年内出险了。保险公司会拒赔并且解除合同,没毛病。


3 投保时没如实告知,两年后出险了,但是隐瞒的内容和出险情况关系不大,赔付的可能性比较大。


比如投保时隐瞒了脂肪肝,但是3年后患上了心梗,二者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就有可能成功索赔。


4 投保时没如实告知,两年后出险了,但是隐瞒的内容和出险情况有直接关系,保险公司有权拒赔。


我一再强调大家买保险前一定把健康告知条款看一遍,有问题打客服或者预约个顾问,就是这个原因,没有后顾之忧。


咱们充分告知,只要买上了,真出事儿了,不怕他不赔。


其实内地保险的健康告知非常友好,都是按照「有限告知原则」来执行,即健康告知条款没问的,可以不说。


真遇上「无限告知原则」的保险,比如香港保险,我连话都不敢说了...


另外很多保险公司最后认栽理赔的重要原因是,它们的健康告知条款被认为不明确、不准确、问题宽泛无指向性... 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投保人胜诉的理由。


第二条:被保险公司忽悠了,被拒赔了,打「12378」申诉!


这是银保监会的官方投诉热线,保险公司可以不怕12315,但是直管部门的面子,必须给。


银保监会一般不参与具体的保险业务,对打来的投诉电话,一般会转给对应的保险公司处理,并且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妥善解决。


处理好了还得回复给12378。


有木有很棒?


银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压力不言而喻,有时候保险公司为了不惹事,吃个小亏可能也就赔了。


而且保险法也好,保险纠纷的判决也好,还是很倾向个体投保人的,毕竟和保险公司相比,老百姓是弱势的一方。


很多时候,只要投保人不是故意使坏挖坑,还是挺有可能拿到满意结果的。


讲道理,保险法面前,保险公司比投保人弱势。


就这样,小远还送了我一本《中国法院2018年度案例—保险纠纷篇》,可精彩了!


改天挑几个典型案例写写。




前几天我推荐过的一款超高性价比重疾险「星悦」发生了大变化。


从3.20日开始,大于25岁的被保人购买时,会被强制选择身故责任,保障周期必须是终身。


说白了,这就是变相涨价啊!刚夸它PK掉了康惠保旗舰,现在却整这出。


我估计是保险公司觉得太亏,反悔了。难道星悦已经触碰到单次赔付重疾险的价格底线了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