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由排名前20的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组成,国务院参事夏斌任主席,交行连平任理事长。论坛立足于全球视角,着眼于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向投资者传递市场最新研究信息,以求成为中国经济金融政策研究的高端咨询智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美国四个科技大厂的资本性支出 ... ·  23 小时前  
财经杂志  ·  2024年结婚登记数量下探,创45年新低背后 ·  昨天  
央视财经  ·  两大央企重磅公告!多股涨停! ·  2 天前  
起点财经  ·  GDP唯一负增长!这个省会,没有退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姚余栋:向大零售转型 用腾笼换鸟方式支持小微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2-08 15:10

正文

《首席经济学家》杂志创刊了,现在订阅更享优惠,请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长按下文二维码



姚余栋是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主持人: 孙行长讲话感受到天津银行在砥砺奋进道路上取得丰硕的成果,涂教授第一个分享北京基本上所有金融业的指数上都是位居前列的,但是我们看中央给北京的定位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还有科技创新中心,没有经济和金融的字眼,所以北京现在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不知道金融是不是首都的核心功能,如果被疏解的话无疑天津将会是承接和转移非常好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更加看好天津银行,包括天津金融业的发展,我们也期待着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京津冀协调统一发展,能够为这个地区的民众带来更多的好处和实惠。


我们继续关注银行业的话题,最近银行业的零售转型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现象,大零售银行转型和小银行结合是非常有意思,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央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姚余栋演讲,题目是大零售转型用“腾笼换鸟”的方式支持小微。掌声有请!


姚余栋: 孙行长、涂行长、各位嘉宾很高兴参加今天中小银行论坛,今天跟大家汇报稍微有点不同,就是本来想说腾笼换鸟,归公100万以下的强制换成零售,最近反复说,有点审美疲劳,所以今天想给大家说一个新的,提高LCR的合用门槛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我觉得今天这个论坛从早晨我也是认真学习,也听到今天,核心还是要解决我们现在的大家已经认识到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招有点实的效果,精准一点,妙一点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单、风险溢价上升、担保体系建设、抵押品不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已经是社会共识,这成为共同的话题,怎么办?比如风险溢价上升到什么程度了,大家想想国债十年期是接近4%,国开债前段时间达到了5%,AAA级的企业债接近6%了,AA+在6%左右了,AA的在7,A在9-10,BBB已经在10以上,我们现在风险溢价上升。小微企业能不能评到BBB呢?大部分是评不到的。整个加上所有的贷款拿到手的可能风险溢价在10%以上,多少企业能还得起,贷10%以上除非高科技,有独门绝活的企业,怎么能还得起10%的商业利率呢?商业银行面临一个困境,如果以低于10%的来借给小微企业,生意上不可持续,至少看债券市场的定价。如果以10%以上的借出去了,良心不可持续,让商业银行怎么办,也很难,所以得想招,想实招,我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努力这个领域做一点研究,首先对创业型中小企业努力拓展互联网股权融资,特别是股权众筹。


第二小微企业很难找到这个模式,国外的模式不可信。老老实实的把100万以下的对公强制转零售,这个是降低坏账,而且真正支持到小微企业。降低LCR的门槛,适用银行由原来的2000亿拓展到5000亿总资产,LCR是巴塞尔三的核心,巴塞尔三说终于有巴塞尔三了,比巴塞尔二多了什么呢?主要多了LCR,除了核心资本充足率还有一些算法上有了改进以外主要多了LCR。公布巴塞尔三要求各国逐渐进入,我们看到不要完全迷信巴塞尔三,他LCR也没有实践过。初衷是什么呢?要防控流动性风险,人民银行已经建立较为完备的流动性补充体系,以前我在货证司负责公开市场业务,这几年越来越完备了,有公开市场操作,而且以前是每周二和每周四,现在改成每天操作,有短期流动性工具,有常备的借贷便利“酸辣粉”,有长期借贷便利“麻辣粉”,这都很重要,这是工具篮子。工具多了,什么时候干活不累,每个工具都有针对性的。抵押补充贷款,PSL还有抵押品管理框架,还有预期管理,“央妈”又专业又敬业,还有创新,公开市场操作已经是每天操作了。而且比较灵活,14天的,28天的都有,进行这种日常操作。流动性短期工具实际上也有的时候在出于使用,2016年投放一些,主要是短期波动,特别春节期间的。这可以短期内主要是7天以内。


常备借贷便利,三个月中小银行可以到人民银行分支银行去寻求帮助,以抵押的方式支持实体经济。这也是个重要的创新,“麻辣粉”大家可能比较熟知了,现在也在用它来滚动。基础货币的提供方式,这是一个主要的方式,现在更多的使用,带有一个一年之内的。


抵押补充贷款也不错,有些是支持了长期稳定的棚户区改造,这个也很有效果。这是很重要的创新。


抵押品框架“央妈”也努力建立,1998年以来当时是国债、央票,2013年创设期建立以后高等级信贷,2014年经央行逐渐是扩展的,央行在评价这种信用的时候能力是逐渐增强的。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央行抵押品框架。


预期管理也是通过不同的手段进行管理、沟通。所以当前工具是较为完备的,是创新的。流动性补充主要以“麻辣粉”为主,其他工具为辅。我们看整个的余额一直在上去,红的是“麻辣粉”。在7万亿左右,操作是灵活的,长枪短炮都是很齐全的,有短的,有稍微长一点的,每个功能都不一样。这说明人民银行在这上面做了很多努力,补充的基本完备,体系比较完备。


而巴塞尔三LCR的标准,今年7月份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了关于巴塞尔的评价。我们国家是最严格的,基本是欧洲只是大致上遵守了。中国、美国还算可以,欧洲基本没有遵守的。巴塞尔三中了LCR标准,这个很重要,现在怎么支持小微企业,还是要有点技术细节的。这个是HQLA的介入,我们比他们严一点,总体比美国严,比欧洲严,欧洲基本没遵守。


国内的情况是什么情况呢?我们现在总共资产主要考核的标准是LCR标准,2016年年末,这12加的均值为120,巴塞尔三要求100,70家覆盖的大约是90%的资产规模,我们要求的是比较广泛的,而过渡期是要求2000亿以上的商业银行。如果低于2000亿不适用于它,只是作为监测,2016年末90%,LCR覆盖监管的范围达到整个银行资产的90%,而大部分的平均值是120。2017年三季度的数据,股份制的LCR普遍低于100%,部分仅略高于80%。五大行压力较小,城商行分化较大,部分银行LCR逼近监管红线。2017年年末达到90%,而部分仅高于80%,商业银行需要提高90%,明年达到100%,每家银行是不一样的。说明什么呢?说明商业银行也是挺进容易的。


LCR的核心是什么呢?核心是要有充足的流动性资产,这个资产要跟你未来30天内预计的现金净流出,要大于现金净流出,备足资产,30天卖高流动性资产覆盖可以。这个包括了现金、超额准备金等。这会有什么问题呢?我们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会不会出现长期需要银行要备着30天以内的钱,然后可能流出也正常流出,我觉得这个是要讨论的,LCR的合理性是要讨论的。现在央行已经把同业的额度进行同业按三分之一来核算的额度提高到5000亿,5000亿以上的大行才实施类似你的同业不要超过三分之一,MPA考核。而银行业协会公布的资料,我们在全国100家银行中资产在5000亿以上的共有35家,27家规模小于2000亿,规模介于2000亿到5000亿至今有38家。我们能不能提高LCR的标准,从2000亿到5000亿,因为5000亿也是央行进行MPA考核的标准。对于5000亿以下的,从2000亿到5000亿有38家做监测,不要要求LCR的限额,国际上也没要求我们,相当于我们自己定的,我们以前定的,五年前定的标准。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银行这么多,越来越多的银行会跨越2000亿这个大关。为什么这样说呢?在流动性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不改变LCR的监管指标,不讨论这个问题,LCR我们认可,但是能不能提高适用门槛,美国是纳入LCR的标准是500亿美元。相当于3000亿、4000亿的银行,国内流动性补充完善,能够防备流动性风险,不仅有国有大行基金充分的补充,更有“央妈”的体系作为坚强后盾,所以我们有两道防线,首先是大行,最后是“央妈”,大家看“央妈”的体系、武器很健全,大行也很出色,工农中建表现也很出色,包括政策性银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