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有璨,三节课联合创始人。
这篇标题看起来有点牛逼吹大发了的文章略长,阅读约需要8分钟,但其中所有的内容都确实是我想要认真表达的,希望你能耐着性子看完。
这,也是我昨天提到的“第3件小事”。
大约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互联网业内,我们是否有必要颠覆掉一些我们对于“运营”的定义,来重新诠释和理解“运营”?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思考,是因为我越来越觉得,截止到目前为止,在整个互联网业内,当谈及到“运营”时,我们的理解仍然是模糊、混乱和高度不清晰的。且,这个状况,不仅对于运营从业者们无益,甚至某种程度上,对于行业的发展都已经带来了一些阻碍。
我们都知道,“运营”是一个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全新职能,但在过去十多年的互联网业内,整个行业内都习惯于以“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等所谓几大模块来定义“运营”这件事。
然而,这样的定义,本身就是混乱且不可解释的。比如说,我已经无数次听到过有运营从业者在为这样的问题而困扰,包括早年的我自己在内:
像“新媒体运营”这样的岗位,看起来内容、活动、和用户互动都要负责,它到底应该属于哪个分支的运营?
“内容运营”和“活动运营”难道就不是面向用户的吗?“活动”是不是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内容”?怎么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假如目标是“拉新”,那么看起来无论是做内容还是做活动,都是可以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既然如此,是不是只要我能够找到并运用合理的手段来实现目标就可以了?这样的话,为什么运营工作还需要按照“内容运营”、“活动运营”这样的方式来划分呢?
既然存在那么多分支,做运营,我们到底是应该只专注于一项能力的积累和提升,还是应该试着让自己成为一个“全才”?
我也不止一次的发现,有无数创业者们一边在大喊着“运营很重要”,“我们要招优秀的运营”,但一边连自己到底应该招什么样的运营可能都充满疑惑。
甚至,就连许多圈内的知名创业者和大咖们,往往也会在这种混乱的定义面前感到困扰。
2016年在我写作那本《运营之光》的过程中,先后有许多朋友和前辈跑来找到我,交流和表达对于感觉“运营”讲不清楚和不知道如何理解的感受和苦恼。
这当中,不乏罗辑思维CEO脱不花,学霸君联合创始人陆佳男,作业盒子COO王克,脉脉联合创始人何金,头头是道基金董事崔璀,美团外卖运营总监马宏彬等等业内大咖,也不乏包括新世相团队、深夜发媸、招商银行、Soho中国等等自媒体大V甚至传统行业巨头们。
就连我们熟知的前百度“产品教父”俞军老师,也曾在与我们私下交流时,表达过对于“运营”这件事的难以理解。
一个同样明显的例证是——假如基于“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的定义,你会发现,你几乎没有可能在10-15分钟内,可以对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运营”这个概念的传统行业从业者解释清楚“运营”到底是什么。
2017年2月,同样因为那本口碑还不错的《运营之光》,我接到阿里集团总部的邀请,让我去杭州阿里总部,面向阿里内部所有运营岗同仁,去做一场有关于“运营”的分享。
因为阿里在运营界的地位,在收到邀请时,我既忐忑又期待。忐忑的是,这毕竟是到“运营的黄埔军校”去讲运营,要说一点压力没有肯定是假的。期待的则是,我也迫切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了解和学习阿里是如何理解“运营”的,学习阿里内部关于“运营”的一整套知识体系,也让我自己对于运营的理解更为完善和清晰。
因此,看到下面这一份在阿里的HR经过一些事前调查后给我发来的文档时,我是有点震惊的。尤其是,考虑到当天现场的听众,其实60%以上都至少已经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我震惊的是,难道在阿里,也会有很多运营人面临着上面这些问题的困扰?看起来,这些问题往往更容易出现在缺乏工作方法指导的“野路子运营”们身上啊。
为此,我特意与很多阿里的朋友们以及阿里的HR进行了大量交流,然后对此有了一些思考和答案:
毫无疑问,阿里的运营是最牛逼的,无论从整个公司的运营实力,还是从阿里的运营人们的综合能力来看,都是如此,这个已无需解释。
但,运营的“牛逼”,可能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业务能力和人才方面的牛逼,也就是在业务上开疆拓土、获得产出的能力,这个体现在业务产出、发展和面向行业的人才输出;第二种,则是对应的方法论方面的是否完善和“体系化”,好比,当前腾讯的产品方法论,在整个业界来说都是广受认可的。
关于前者,阿里已经公认为业界最佳,毫无争议。但关于后者,似乎却有所不同。
以我所了解到的信息,在阿里内部关于各业务岗位的培训和方法论是非常成熟和精细的,比如说,面向电商业务的商品管理和品类管理该如何做,如何通过各种数据的驱动来提升销售额、转化率等等,也正是这些东西能够让阿里的运营强手如云。
然而,如果放大一点,当我们思考的范围不再只限定在“电商”业务的范围,更是更多扩散到内容、社交等领域下,你会发现,立足于“运营”这个大概念,即便在阿里内部目前也并未能够提出一个一致的认知和解释,没有能够建立起一套能够被整体行业认可的体系化输出。
这导致了,即便是阿里的一部分运营从业者,也许他们业务能力已经很专精,但当处于更加宏观的层面来思考的时候,业仍然会对于“如何理解运营”感到困惑。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会看到前文提及的那些让我觉得有几分震惊的问题。
而假设,连公认“运营最强”的阿里都还没能给出一个关于“运营”的解释和“体系化”定义,也许存在两种可能——
运营这个事,根本就不存在“体系化”的可能;
运营是存在可以“体系化”的可能的,但即便是站在业界之巅的阿里,目前也仍然更专注在业务的深耕,横向的整理和输出还没有来得及做。
相对来说,作为一个讲运营已经讲了4、5年,还试着写了本书的人,我倾向的答案是2。
毫无疑问,从2016年开始,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大家都越发认为“运营”将会非常重要的阶段。然而,尴尬的现状是,虽然人人都在谈论运营,却很少有人能够清晰定义或理解到底运营是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本文开篇提到的:我觉得我们或许需要一个对于“运营”的全新解释。它应该打破此前“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这一类的僵硬框架,应该足够简洁清晰,也应该能够让诸多运营从业者对于自己在做的事情不再充满疑惑。
这个解释,我认为应该或许回归到商业本质,它应该近似于是这样让所有人一目了然一听就懂的回答——
“运营,就是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增长、用户管理和获取收入。”
而绝对不应该是再造出来一堆“用户运营、社群运营”这一类既宽泛又模糊的概念。
以及,这个解释,或许也应该能够站在“业务”的层面给每一个运营人指明方向,告诉他们,运营的全貌是什么,你应该往哪些方向去努力?你在做的每一件事,采用的每一个运营手段,与业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包括,“运营”的背后,我认为应该也存在着一些指导性的规律,这个规律理应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能对你产生指导意义,无论你是在运营一个群、一个淘宝店、一个微信公号、一个内容产品中的某个频道还是一堂课程。
2017年3月23日,借着上文提及的去阿里分享的机会,我试着花了大量时间进行思考和整理,并第一次在阿里通过2次累计时长超过5小时的分享,给出了我对于“该如何理解运营”的一些全新答案,这或许是一个既能面向对于“运营”闻所未闻的人在1分钟内讲清楚,也能够给运营从业者们在许多执行、行动和职业发展方面,带来启发和指导的答案,甚至是,它的背后,也可以有一套“体系化”的东西来支撑。
算起来,从2008年开始从事运营工作至今,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答案,我花了整整9年时间。
在阿里的这次分享结束后,我收到了来自N多阿里运营同仁们的正向反馈和认可,甚至,其中不乏许多工作经验在5年以上的阿里运营专家们。他们都纷纷表示,我的这次分享让他们颇有启发,很有意义。
这让我隐隐有点感受:我给出的这个答案是趋近于靠谱的,或者,至少是能够带来更多参考和启发的。
而如果我的这个答案可以在阿里内部得到认可,以及也可以带来更多参考启发,它或许应该被分享给更多人,乃至整个行业。
于是从阿里回来后,我就一直在想,是否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把它进一步整理过后,分享给所有人。
这个时候,恰逢李笑来老师邀请我,去他的“一块听听”上做一场以“运营”为主题的分享。于是,我们一拍即合。
5月4日晚,我会在李笑来老师的“一块听听”平台上举行一次在线语音直播,届时,我会把此前我在阿里分享过的全部内容进行进一步升级和提炼,通过一场1-1.5小时的直播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
按照如上所说的,我个人认为,无论是运营、产品,以及创业者,甚至传统行业的管理者们,我认为都可以来认真听一听这次分享。
这肯定不是一次为了挣钱的直播,但本着我们在三节课一贯以来对于“3”的执着,我们将会收取3.33元入场费。
以及,按照“一块听听”的建议,这场直播也设置了一个额外惊喜:
在所有报名听众中,所有报名序号最后两位为“33”的听众(比如第33位听众、第133、233、333位听众等),都将会获得一本刚刚开启了预售,售价99元,新增了足足7万字内容的我亲笔签名版《运营之光2.0》(你瞧,这事儿是真的不挣钱)。
另外,考虑到“一块听听”平台上的用户,大都对于“运营”没什么认知,这场语音直播发布时的名字,最终被稍有点儿标题党地命名为“未来商业世界中最值钱的一项能力”,还望勿惊勿怪。
当然,背后的潜台词,就是说在未来的商业世界中,“运营”一定会成为一项非常非常值钱的能力,这个事,我是真心相信的。
关于以它为主题的公开分享。这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如果有兴趣,欢迎扫描下面的二维码立即报名。
↓↓↓对,戳它↓↓↓
↑↑↑对,戳它↑↑↑
另外,在这场在线讲座中,我也可能会为大家带来另一个惊喜,因为毕竟还只是“可能”,所以现在还不能说太多,容我先卖个关子,如果它从“可能”变成现实,我会在4月底时告诉你们,这个惊喜是什么。
这是一件我会非常认真的对待的事,欢迎各种形式的扩散与支持。
期待着,5月4号,可以把一些最有价值的东西分享给你们。
最后,说不好明天还是后天,我或会公布另一件“小事”以及它之所以会发生的原因。将会提到的这件“小事”,跟三节课有关。
讲完了,到时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