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学会这个,诊断肋骨骨折不再难!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

城事 | 这些特产才是贵港的老味道!

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  · 公众号  ·  · 2018-02-21 17:00

正文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在外入学,在外就业,在过年仅有的几天假期里,抓紧时间撒欢吧,吃家里特有的美食。
假期快结束了,下面这些贵港传统特产,可以给外地的朋友们还能捎上一些莲藕糖、连藕粉、牛麻饼、毛尖茶都是不错的选择。




金田淮山

淮山,又称山药,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是药疗、食疗的常用品。近代医家张锡纯认为:“淮山药脾肾双补,在上能清,在下能固,和小便而能止大便。”在选择使用时,有生用与炒用的不同。生用淮山能补脾养胃,补肾涩精,补肺生津,常用于消渴虚热,脾虚纳呆,久泻不止,肾虚遗精,妇女白带过多,肺虚喘咳。炒用淮山能补脾健胃,常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滞,白带过多。概括地说:养阴生津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东津细米

贵港市港南区自古盛产稻谷,优质谷是其传统产业,历史悠久。旧时代,陆路交通很不发达,东津镇得天独厚拥有一个古阜码头,港南区及兴业县近邻的乡镇大部分都送到东津集镇交易,尤其是优质米在东津交易十分活跃,产品远销粤港澳,东津细米因此成名,因其米质晶莹,营养丰富,煮熟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口感柔软,丝甜,乃饭米佳品。用东津“细米”做成的米线口感滑腻,用其制成的米浆做出的肠粉,更是香嫩。


肉桂

“广西肉桂”系中国广西南部亚热带地区特产,而其中桂平与平南产的肉桂品质优良,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的生产农艺和加工工艺,形成了广西肉桂皮厚、色泽光润、含油率高、味辛香偏辣、药用和调香料用兼优等特点,属樟科樟属,是亚热带特有的经济树种。

肉桂又名玉桂、牡桂、亚热带常绿乔木樟科植物,是广西亚热带芳香药料植物中的“三宝”之一。肉桂树的皮、枝、叶用途很广。可作药用,可制香料和提炼桂油。成品有:桂皮、桂子、桂蛊、桂丁、桂辛和桂油等。防城区、上思县等地一般年产桂皮200万公斤以上,最高年产达350万公斤。桂皮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多年前就已远销欧洲,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誉。

覃塘毛尖茶

覃塘毛尖茶,产于海拨1000多米堪称“人间仙境”的松柏山以及六芦山。山上常年云雾缭绕,雨露滋润,为造化之天然茶园。茶叶选料精细,工艺先进,经高级茶师十道工序精制而成。茶叶白毫显露,汤色碧绿清澈,气味清醇甘美,余香悠长,具有提神醒脑,解暑降温,生津止渴,消食解腻,健身减肥,防癌抗癌,延年益寿之功效。覃塘毛尖在茶系列中别具一格,是中国绿茶之上乘,属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82年获全国名茶评比第二名,及后又多次获绿茶类全国名优茶的各种称号。

覃塘毛尖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的平天山上,这里海拔高达1100米,山高林密,云雾缭绕,漫射光多、昼夜温差明显,溪水潺潺,空气湿润,紫页岩风化土深厚、肥沃、疏松,适宜茶树生长。

覃塘毛尖外形条索细直挺秀,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内质汤色黄绿清澈,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匀嫩明亮。


贵港莲藕粉

贵港人制作藕粉有独到的功夫。先将藕身洗净,放在特制的磨钵里逐根磨成粉状,再将藕粉装袋,置于水缸中搓洗拍打,使淀粉自布眼渗出,和于水中,待沉淀后再将上面的清水舀出,最后把藕粉薄薄地摊在簸箕上晒干便成。为了保证藕粉质量,白天挖多少藕,晚上就制多少粉,绝不留过夜,以保证制出的淀粉有原来的鲜珠。藕粉既能消热解暑,又可润肺清心。男女老幼,四季都可食用,病人幼婴,还可以用藕粉代饭食。陈年藕粉,还可以治疗痢疾。患红痢,用红糖煮食;患白痢则用白糖煮食。


贵港莲藕糖

贵港种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数千年前。这里地处浔郁平原,水网交汇,河道纵横,众多的湖塘水沼,为莲藕生长提供了优越的天然条件。

贵港的莲藕糖,那满身沾满了当地出产的优质白糖的藕片,粉红的半透明的质地,带着数个圆圆的藕孔,活像一件件玉石饰物,拿上手就令人爱不忍释了。

覃塘莲藕

覃塘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它的根根叶叶,花须果实,无不为宝,都可滋补入药。用莲藕制成粉,能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养性,预防内出血,是妇孺童妪、体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质食品和滋补佳珍,在清咸丰年间,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了。

覃塘莲藕有红花藕与白花藕的区分:,一般来将红花藕外皮为褐黄色,体形又短又粗,生藕吃起来味道苦涩;白花藕则外皮光滑,呈银白色,体形长而细,生藕吃起来甜。通常炖排骨藕汤用红花藕,清炒藕片用白花藕。另外,还有一种品质一般的麻花藕,外表粗糙,呈粉色,含淀粉较多。


木格白玉蔗

木格白玉蔗"也简称"玉蔗"、"白玉蔗",又专称"木格白玉蔗",是港南区木格镇独具特色的传统名优地方农产品,其独特的果蔗品种、其神秘的种植方式为木格镇特有,是一种天然、营养、健康、清凉、甘滋的绿色珍稀水果型甘蔗。

木格白玉蔗外形美观,色泽诱人,略略的金黄色,如白玉般清透润丽,故得其美名"白玉蔗"。蔗身粗壮,节间长,皮薄,腮白,肉脆嫩,纤维细而少,清甜多汁,嚼之甜而清脆爽口,隐隐有清香入喉,食后生津止渴、清心润肺,清凉不上火,亦具解酒之功效,是果蔗中稀见的珍品。

木格白玉蔗属于顶级果蔗,糖分由蔗糖、果糖、葡萄糖三种成分构成,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还含有多量的铁、钙、磷、锰、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铁的含量特别多,居水果之首,故素有"补血果"的美称,特别适合秋冬季节食用。


辣木面

辣木含有丰富而惊人的营养,欧美先进国家已将辣木视为新时代健康的食物。辣木在热带与亚热带栽种的地区,都被人们赋予高度的评价,并在当地的药书中记载,拿来治疗各种疾病。

自从辣木树被证实是含有丰富高营养价值的植物后,在欧美、日本等已开发辣木树食物的国家,以其高蛋白、低脂质、高纤维、高维生素的含量的特性与特殊的降血糖、抗菌消炎、强心的保健效果而成为人们健康食品界的新宠。

由辣木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辣木面,同意具有食疗的功效,而且简单直接,食用也非常方便,故现在得到人的喜欢。如果你要送礼,辣木面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贵港富硒米

硒是一种维持人体正常机能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缺硒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硒具有抗氧化、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效清除人体有害垃圾、促进人体健康、延缓衰老之功效。

纯天然富硒米自然是从富硒土壤里长出来的。整个的生物过程:主要是来自土壤中的可溶性硒酸盐、亚硒酸盐等,通过植物根部被吸收,然后,进入植物的内循环系统,通过根-茎-叶-颖壳/籽粒的路径,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最后,来自土壤的离子状态的硒,被以含硒蛋白的形式保存在种子里。

港北区全区富硒土壤面积达25万亩,香稻在富硒土壤环境中生产,应用富硒大米生产技术,再结合绿色食品生产方法产出富硒香米。庆丰出产的富硒米经权威机构检测,硒含量达150ug-500ug/kg,符合广西富硒农产品地方规定的标准,是安全理想的补硒佳品。


桑叶茶

桑叶是植物之王,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富含人体必须的17种氨基酸,含有粗蛋白、粗脂肪等,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成为人类绿色新食品源。港北区鑫农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开发具有保健作用的“港农牌”桑叶茶。该社生产的桑叶茶选用无污染的优质嫩桑叶为原料,经科学烘焙等工艺精制而成。桑叶茶用开水冲泡,清澈明亮,清香甘甜,鲜醇爽口,常饮此茶有利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其极好的保健功能、保健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桑叶茶正不断地被大众所认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牛麻饼

牛麻饼是木格木梓一带的地方特产,很多时候是过年才做的。刚出炉的芝麻饼香脆可口,咬起来有“咔吱”“咔吱”的响声,让人回味无穷,口齿留香。芝麻饼呈淡黄色,圆圆的,只有巴掌大小。

芝麻饼以它的独特风味以及特殊功用吸引人们,离开家乡的人回来时总不忘带一袋芝麻饼再出去,也带去了一份浓浓的乡情。故,每年的春节,牛麻饼总是很受欢迎。不论是带着家乡情结,还是专门送礼,牛麻饼都不失为一个好的“手信”。


平南石硖龙眼

平南石硖龙眼是广西贵港市平南县的特产。石硖龙眼原种出自平南县大新镇。平南石硖龙眼鲜果具有肉厚核小、味甜清香,肉脆爽口,易剥皮、易离核和耐贮运的特点。平南石硖龙眼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平南石硖龙眼最大特点是品质优,味道好,它是所有龙眼品种中鲜品味最好的水果。平南石硖龙眼鲜果具有肉厚核小、味甜清香,肉脆爽口,易剥皮、易离核和耐贮运的特点,单果重8-12克,可溶性固形物22-24%。维生素C32毫克/100克,可食率70%左右,适宜鲜食和加工元肉,石硖龙眼加工的元肉,肉厚、色泽金黄,是重要的滋补品。


麻垌荔枝

麻垌荔枝得名于主产区麻垌镇。桂平市内最早种植荔枝的是麻垌镇,该镇种植历史悠久,麻垌镇何村何裕贵屋前的一棵荔枝树,种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400多年。麻垌镇的白石村就有四五百年树龄的老荔枝树5株。明朝王象晋新编著的《群芳谱》具体地将桂平麻垌南乔、西岸的黑叶荔作了记述,清代末年桂平县内诗人崔肇琳特地将他作的诗集取名为《扶荔轩诗存》。1995年,桂平市被命名为“中国荔枝之乡”,2012年,麻垌镇被命名为“广西麻垌荔枝之乡”。麻垌荔枝还曾作为国礼走出国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外交部曾指定采购麻垌荔枝作为国礼空运到朝鲜人民共和国,送给金日成主席亲口品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