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房、电视剧收视屡创新高,视频网站点击量动辄几十亿,但是在看似欣欣向荣的繁华背后,“造假”成了大家闭口不谈的黑色地带。电影票房崔永元也曾说过: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句话换到电影行业就是“没票房就没活路”,搁网剧行业就变成了“没点击量就没活路”。
于是,中国影视剧越来越像砧板上的猪肉,看起来饱满、分量足,其实只要一挤,就什么都没了。
影视行业“水漫金山”
票房注水:关注度不够,水军来凑
说到票房作假,这几年也听腻了,这其中当属典型的要数15年《捉妖记》的“幽灵场”,上座率竟然达到108%,也就是说每一百人中就有七八个是站着看完这个国产大片的。
当然,这种情况在网络视频行业是能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收视数据显示:四海八荒每人在一天之内看两遍的《孤芳不自赏》,后来,更是爆出了拖欠水军工资的丑闻。
电视剧也是半斤八两,有人透露,收视率造假行业每年可捞40亿,目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至每集30万至50万元人民币……
为了让造假显得没那么假,水军也开始分类了,微博点赞、参与话题讨论、转发、刷点击、刷弹幕...无孔不入。
演戏注水:演员不行,后期来补
随着科技的发展,演员演戏已经不需要出现在现场了,只需在室内绿幕前拍几个特写镜头,后期就能通过制作手段合成到场景中。
把这个技术发挥到极致的大概要数《孤芳不自赏》了,其实,刷量并不是《孤芳不自赏》特点,抠图才是。
有知情者透露:《孤芳不自赏》中大量的镜头都是演员在棚内完成之后,由后期工作人员合成到实景中。
滥用绿幕拍摄已经是一种常态,《孤芳不自赏》绝非孤例。它实际上已涉及影视圈的老问题:人气演员自恃拥有粉丝、收视和票房号召力,他们拿着高片酬,却没有认真踏实地拍戏。
剧情注水:时间太短?来再说两句...
2004年—2008年,国内播出的电视剧平均每部控制在30集之内;2009年—2012年,延长到30集至35集;到了2013年,平均每部电视剧突破35集,2015年每部电视剧的集数比2014年多了4.7集,到2016年平均集数达到43.5。长度已经成了网剧、电视剧逃不开的魔咒,大家在比“长”的道路上乐此不疲。
最近热播的《欢乐颂2》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网友普遍反映:剧情太拖沓,一言不合就尬歌,活像安迪MV合集。
其中堪称剧情注水“良心制作”典型地当属下15年《隋唐英雄传》中的一段对白,大家随意感受一下:
“这里有多少同伙?”“这里是一个人。”“十一个人?”“不是十一个人,而是一个人。”
“二十一个人?说!他们都藏哪儿去了?”“你听错了,其实一个人。”“七十一个人,你当我傻呀,这么小的地方!”“傻瓜,你又听错了,这里就是一个人。”
“九十一个人!”“二百五,是一个人。”“二百五十一个人,你真以为我傻呀!”
这样的剧情注水,只能说“拉长了篇幅却做小了格局”。
创意注水:翻拍、抄袭撑起的新作
翻拍:意为把别人拍过的作品进行新的创作,再次重拍为自己的作品。但是在中国,翻拍却与抄袭逐渐有融合的势头。
黄磊由日剧《家族之苦》翻拍而来的《麻烦家族》被网友只认抄袭,并且是从人物关系、矛盾、性格,到对话、居住环境、色调等方面的360°无死角抄袭。
除了这样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抄袭,还有明目张胆的抄。比如今年2月爆出的热播网剧《热血长安》第四集剧本抄袭了《张公案》之《鬼笔筒》,事后,《热血》官微发表了致歉生命并处理了相关编剧。
除此之外,《三生三世》被指抄袭《桃花债》,《锦绣未央》更是被爆抄袭200多本小说...但凡热剧总逃不了一轮抄袭洗礼。
从剧本创意到剧情饱满度、由演员表演到后期制作、由播放量假象到弹幕与评论的虚假热闹...“注水”现象已侵入到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当一层一层拨开之后会发现,其实还是制作方养活了“水军一族”。掺了水的内容+掺水的演技+掺水的“创意”,想要好的成绩,怕是只能靠“掺水”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条黑色产业链可以明目张胆的存在?
注水:是市场的纵容还是无奈?
聊“注水”还得具体问题分领域讨论。四个环节的注水,反映了当下影视剧行业的四个痛点。
创意注水:创新力的缺乏与市场的浮躁
影视IP的火热带动了网络文学行业大跨步的发展,十年埋头创作,终于等到市场青睐。很多曾经风靡的小说纷纷被影视公司高价收入囊中,经过十几年沉淀发展的小说文学其实也算步入了鼎盛时期,可以说凡能涉及到的类型、架构、情节都被写的差不多了,想要再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任何被资本充斥的地方都会有“投机者”的伴随,而且“钱”总是轻易得就能使人不淡定。所以在整个市场都蠢蠢欲动的情况下,愿意花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打磨一个故事的人少之又少,明明一个星期就能出梗概,一个月就能改成剧本卖出去,谁还坐得住以年为单位进行创作。
当好故事越难越难求,那就逮着经典的使劲造吧!于是致敬、翻拍...抄袭。
剧情注水:高成本下的无奈
就连人民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都没能逃脱注水魔咒,编剧周梅森对此发表了观点:“剧作原本计划拍摄40来集,为了商业收益考虑,以及吸引年轻观众群,最后拍成了55集。”一句“商业利益”,道尽片方无奈。
随着IP价值增长,剧集制作费用水涨船高+视频网站与电视台竞争关系愈演愈烈,头部内容报价令人发指,造成的结果就是拉长剧集使利润最大化。
另外,剧情长了更有利于宣发进行话题发酵,不然话题抛出去了,还没热起来呢已经大结局了...多尴尬。要是弄他一百集慢慢播,就可以无限的制造话题,总有一个能吸引到你。
演技注水:盲目迷恋“大咖”的市场价值
为什么片方愿意花上亿请一个“小鲜肉”,而不愿意找“老戏骨”?为什么片方愿意容忍耍大牌的大咖,宁愿后期抠图配音,而不愿意找愿意配合、敬业的演员?
片方不是傻子更不会做慈善,之所以这样宠着大咖们,无非是看中他们庞大的粉丝群体,能为片子引来更多流量,带来更大的利益。但是大咖们真的能做到吗?或者说他们背后的流量真的值那么多钱吗?这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票房注水:制作敷衍的必然结果与“小鲜肉”市场的悖论
如果制作的各个环节都注水的话,那票房需要注水一点也不奇怪,“烂货”怎么会有市场,毕竟消费者又不瞎。
另外很讽刺的一个问题是,既然相信“大咖”的实力,为什么票房/点击量又要刷量来撑门面呢?据说拍摄杨颖《孤芳不自赏》的费用高达8000万,拍摄完又各种抠图,最后还落得“水军”讨债的下场。小编已经无法理解有钱人的世界了。
关于注水剧,目前观众虽然大力吐槽,但是有人愿意边骂边看,大概是这部分观众还没消失,所以制作方们觉得可以继续“放肆”。
注水剧的发展可谓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和”未必会一直存在,当市场越来越理性,最终还是要回到“内容为王”。所以,趁着还来得及,还是主动榨一下水分,毕竟,失去观众可能就在一瞬间。
都向“钱看”,谁对被“榨干”的影视行业负责?
资本的投入本就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目前影视行业的现状是只为“钱”,影视圈的“钱力”让很多影视制作方为之疯狂,甚至失去了一个工作者在工作中对行业该有的尊敬。
对于一部影视作品来说,故事(内容)是基础。所以,影视圈创意的水分才会最可怕的,当优秀的小说IP被开发完,而新作品迟迟跟不上节奏,当影视行业的好故事都需要到以前的作品中寻找,当票房冠军都被外国电影拿走,当越来越过进口片成为行业标杆,当国产剧占领了观众的嘴(被骂),进口片占据了观众的朋友圈,当观众们对中国影视行业失去信心,当......这样说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的影视作品,看看他们的口碑之差,如果继续照这个趋势发展,“榨干”是迟早的事情。
那时,谁能千疮百孔的行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