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大数据+”的风口上,在自媒体井喷式发展的平台中,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里,他们用新闻记录着时代的变迁,用报道追求着初心与理想,用内容影响着我们周身的一切。
今天,是第18个记者节。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里,清博要向始终秉承职业道德、不断寻求事件真相、一直守护新闻理想的记者朋友们道一声:节日快乐!
“记者节”舆情监测热门词云
数据来源:清博舆情 监测时间:2017年11月8日0:00-15:00
清博舆情(yuqing.gsdata.cn)“中国第18个记者节”监测方案为我们描绘了今天的全网热门词云图。“力量”、“初心”、“梦想”抒发着全网对记者这一职业的敬意,但记者并不总是那般光鲜,他们要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穿梭于战火和危险之中,用专业达成“社会瞭望者”的使命。
面对新媒体环境和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记者不仅要在信息洪流中辨别并传递真相,还要努力适应行业的新发展和新方向。
精确新闻报道日趋成熟
数据驱动下,新闻可以这样挖
复杂的媒介环境对新闻报道不断提出挑战,现在,越来越多的记者采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传统新闻报道相结合的方式来反映和解释社会现象,用数据说话,力图报道更精准、更科学。在数据时代下,大数据已经成为新闻挖掘工具。
清博大数据曾与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合作数据新闻,提供数据采集(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站等数据)、数据梳理与标准化、数据聚合、数据可视化,在“两会”期间为读者和观众呈现创新内容和更多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清晰告知事项,乃至预测事件发展方向。
清博合作数据新闻 来源:清博
同时,越来越多的新闻事件先于网络空间中引爆,例如谣言在社交平台中传播,通过大数据,记者还能把握网络传播路径,用大数据新闻描述人们在难以看到的短期过程,为受众提供多样的新闻视角。
新关系、新连接、新技术、新互动
——论媒体人的72变
网络专题、网络专栏、H5、微博、微信、直播和数不清的自媒体平台如今已经重构了记者、媒体和渠道的关系。如今,面对新潮技术、新兴场景、新的沟通桥梁,记者也会身兼数职——全媒体记者、新媒体编辑、摄影师、外景直播主持……
2017年10月官方媒体微信公众号影响力TOP5
来源:清博指数
人们也许会统称这些职位为“内容生产者”,但和普通的自媒体不同,专业记者和编辑始终都被要求要有“媒体人”的傲骨,他们为受众提供者客观公正的及时新闻报道,满足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并在内容与渠道之争的口水战中用实力证明:内容为王,内容也将一直为王。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冕之王,也常常无奈自嘲“无眠之王”。要在新媒体环境里保持速度和专业性,需要使用热点及时监测工具。清博旗下的明日头条和国内主流搜索引擎合作,用精确算法帮助记者预测明日大事。
明日头条 来源:清博
而在多平台、跨区域的媒介融合要求下,清博管家的公共素材与协同办公帮助新媒体编辑们快速掌握新媒体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清博管家 来源:清博
阅读量放卫星、假新闻频出……
今天,我们如何守护新闻理想?
知名媒体人曹林今天发表评论文章《他们争相放阅读量卫星,我们好好做新闻记者》,在记者节这天疾呼新闻伦理与新闻理想。
“媒体争相放阅读量卫星,记者成为10万+的奴隶,新媒体暴发户用流量碾压着传统媒体,朋友圈传说着各种内容变现传奇,舆论场弥漫着关于阅读量的浮夸风,这便是第十八个记者节到来之际新闻人所身处的媒介环境。”
当新媒体进入下半场、自媒体井喷、阅读量成为KPI,头部大号被众多情感类、鸡汤类、搞笑类、猎奇类博主占领,在竞争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双重挤压下,行业朝“变现”不断靠近,也会在途中不小心离“真相”却越来越远。
清博指数用分钟级监测协助媒体规范行业数据,打击阅读量放卫星、数据造假、刷量等行为,为新媒体行业健康发展,更为了信息环境的公开与透明。
清博指数分钟级监测 来源:清博
信息洪流中,行业频出假新闻丑闻,新闻事实核查需求爆炸性增长。清博舆情系统在事件回溯分析板块中,用动态传播路径帮助记者寻找网络初始信息来源,快速甄别虚假消息。
清博舆情传播路径大图 来源:清博
今天,我们看到记者朋友们在记者节里报道自己过节,有抒情、有自嘲、也有抖机灵。
清博坚信,无论何时、何地,报道以何种形态呈现,独立思考、坚持求证的记者朋友们承接理想与现实,都值得全社会的尊敬。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http://yuqing.gsdata.cn)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可免费使用清博舆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