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孥孥的大树
记录投资路上个人最真实的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毛有话说  ·  有毒的百度,会是格雷厄姆的美餐吗? ·  7 小时前  
唐史主任司马迁  ·  补充说明清楚,减少早盘博弈。N方厂的良率提升 ... ·  20 小时前  
淘股吧  ·  为什么不吃鱼头尾而选择鱼中段? ·  昨天  
投行小兵  ·  企业出海:上市、布局和财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孥孥的大树

大跌,牛市没了?

孥孥的大树  · 公众号  · 投资 股市  · 2025-02-24 20:28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股市和债市的走势,以及作者对于投资和资产配置的看法。作者指出,股市中的科技股虽然受到关注,但存在风险,而红利和债券等类债券资产在当下市场环境下表现不佳。作者提出了保守求稳的投资策略,并强调分散配置资产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股市表现及策略

作者提到股市今天表现一般,存在跳水情况,但科技股仍受到关注。他提醒投资者注意短期过热的风险,建议投资者在追科技股时要谨慎,先缓缓再行动。

关键观点2: 红利和债券的走势及投资策略

作者讨论了红利和债券的走势,指出这两类资产近期表现不佳。他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包括股债跷跷板效应、行业因素、市场资金状况等。作者提出了保守求稳的投资策略,并建议投资者将资金分散配置到不同资产,包括红利、债券、黄金和海外资产等。

关键观点3: 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作者强调,在当下市场环境下,从纯粹的将所有资金投入到股市,逐步切换到将资金分散配置到不同资产的理念是更加匹配的。他提倡使用股债均衡策略,并适当纳入类债券的红利、长期有避险属性的黄金以及海外资产等。

关键观点4: 风险提示

作者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包括市场波动、利率变动、基本面变化等。他强调没有人敢确定基本面一定复苏,投资者应该保持谨慎,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

关键观点5: 个人投资体系分享

作者在文章最后分享了他的个人投资体系,包括个人思考投资周报分享、重点关注的行业企业投资逻辑分享及长期跟踪、每日分享各行各业精选研报、机构动向、调研资料等。他还通过知识星球进行深度交流问答,有兴趣的投资者可加入。


正文


又到天桥底下说书时间。


股市今天表现一般,盘中有过跳水,但又给V回来。从交易心理来看,我个人推断,这部分属于踏空的资金见到市场有跳水,则立马出手去接一部分筹码,生怕行情继续逼空,无法上车。


但是,如果纯粹从技术面来看,代表科技方向的计算机指数, 一直出现的60分钟顶背离的信号,这是一种超买信号。


越往上顶,追进去的,担心的是短共用风险是越高。


周末,机构整体的看法,可总结为虽然还是看好未来科技成长的演绎。但是, 还是有逐步提醒短期过热的风险。


我个人也倾向于,若是真要要追科技的,可以先缓缓。


有一个问题比较有代表性,顺便回复一下大家。


有的朋友问,清仓恒生科技或者A股科技相关指数基金,问我还会不会涨,要不要接回?


典型的有一种,清仓了,反而不踏实,必须有筹码在场,哪怕是套牢,可能才觉得舒服。


按我自己的纪律,我一般是分批止盈,但凡卖出的筹码,在没有比较明显的价差情况下,是不会出手接回的。所以,一边卖一边飞,也是常有的事。


以前,我可能会后悔,但是现在没有啥感觉。我执行的是纪律,这是按自己的认知的操作。


所以,你核心问自己, 你的认知是什么,策略是什么,这样操作起来就不会慌了 。对自己操作负责,这才是进步。


今天,场内做了一波红利基金的切换。有一只红利基金煤炭占比超过30%+,我置换到更加均衡的红利基金上。 因为,我评估来评估去,煤炭行业供大于求的困境还存在,基本面可能还是不行,所以减少这一块的影响。


做了一波进行置换,并稍微适当加了几千块迷你仓的红利。


其它没相关操作, 继续看好后市,捂好。


……


与股市相对比的是,今天债券市场,中度跌幅,累计起来,近期债市跌了不少。


PS:今天的标题是给债市的。


若是按十年国债相关指数来看,已经累计下跌1.4%。过往,只要不是彻底熊市的情况,十年国债指数一般回撤在2-2.5%左右。


会有一种声音,质疑债券牛市,是不是没了?


这也算是接着昨晚文章末尾的话题,关于红利接着聊一下。


因为,红利资产被称为类债券资产,所以走势上是有相近的地方,影响二者的因素也有共同的点。


关于红利、债券,近期走得差的看法,我个人的思考如下:


其一、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整个市场偏好提升,大家看好科技成长,则资金从前期的防守方向,如红利、债券流出到更具弹性,波动大的股票方向。


其二、红利基金,其指数构成部分行业。如,煤炭等,因为供应大于需求,逻辑不顺,整个板块下行,造成拖累红利指数下行。


其三、虽然股市在涨,但近期整个市场资金相对前期是紧的,所以利率有所上行,影响了债券的表现。而类债券的红利资产,其实节奏和债券更加有相关性,也受影响。


其四、一月份社融数据还不错,若是经济真好转。那避险资金也会从债券、红利资产中流出,进而流入纯权益方向的股票市场。


其五、美联储降息节奏的变化,现在是延后的。这一块也一并影响了咱们央妈的决策,降息降准推迟,这也推升短期拆借利率上升,影响债券的逻辑。


上述五点,可能只能解释当前为什么红利、债券在跌。


对于,是否债券牛市结束了,核心的答案在于咱们经济是否复苏了。


如果,后面验证经济数据一路走好,那债券会继续承压,而对应的A股相关顺周期的会起涨,则A股进入基本面接力的行情。


股债的跷跷板会突显出来。


如果,基本面不好,那债券会重新走好,股票市场则维持一个震荡的局面。


上述两种假设,边走边验证吧。


现在,没有人敢说,基本面一定复苏。不然,消费、化工这些板块早起飞了。


……


为什么,在市场疯狂的时候,资金非常看好科技成长的时候,我会讲类债券、红利资产。


核心的原因,我认为,在当下我们应该从纯粹的将所有资金投入到股市,逐步切换到将资金分散配置到不同资产的理念。


这样才是更加匹配家庭资产抵抗风险的能力,实现稳增长。


这是比较长期的思维,而不是在意于当下一城一池。


All in 股票市场不可取。对于上杠杆,我更是难以接受。


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海外有对应的历史规律。


其它发达国家进入低利率时代,低增速时代时,他们对应的红利理财产品,是表现相当活跃的。


投资,有时候是经验的总结。


中国的很多投资的主流观点,会映射海外过往的经历。既然,国外有过这段历史,让红利产品成为市场配置底仓的方向,那我们也有可能会这样演绎。


最简单的策略是股债均衡策略,但是在这基础上,我们可以适当将类债券的红利,长期有避险属性的黄金以及海外资产也纳入长期跟踪的范围,在不同的环境下,分配给其不同的比例,可能会更加合适。


保守求稳是长期活在这个市场上最好的策略。


不过,得说明,当下红利方向,确实表现不好。 即使买了,可能暂时也不会有太高的收益 。但博弈长期,要相信它是值得关注的。


另外,根据我复盘,有个情况,即使A股进入全面牛市,红利也并不会颗粒无收, 只是涨幅相对落后, 涨幅强的肯定是科技成长。


大树场外基金也一直跟踪红利和债券,这里的基金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后期,我也会择机按“分批+定投”的策略,有序进场,埋伏更长远,让自己的资金配置更加合理。初步计划,接下来一段时间,雪球基金组合,慢慢的会将红利、债券分别给予10%的配置比例,先按这个计划实施。


有兴趣一起坚持布局的朋友,想第一时间收到大树进场信号的朋友,可以点击下述蓝色字体,进入后按步骤加关注,即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