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小米,突发! ·  昨天  
首席商业评论  ·  雷军为何会公开惦念大S? ·  3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破90亿元!1.7亿人次!再创新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美国再传大消息,对留学生也“加征关税”!最高增加75%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6-04 16:50

正文

本文为天天说钱团队原创作品


中美对垒持续发酵,近日美国接连在中国赴美留学生方面做文章。


01


今天,据央视财经爆料,美国政府部门开始对中国留学生“加征关税”。


根据美国法律规定,国际学生或访问学者在获得签证前,必须缴纳SEVIS费用,以备移民局随时查询境内国际学生和访问学者的具体信息。


此前这两项费用分别是200美元、180美元。


而美国国土安全部最新规定,上调这部分费用:在美国攻读学位的SEVIS费用将从原来的200美元涨至350美元;访问学者签证费用将从180美元涨至220美元。


可以计算,攻读学位的sevis费用上涨了75%,访问学者费用上涨了22%。


用暴涨来形容,亦不为过。



央视财经报道视频


更让人气愤的是,美国单方面抬高价格,并未给出服众的理由。


这是近日以来,美国政府第二次对中国留学生与中国学者方面设置关卡。


上周六,美国使馆单方面要求,去往美国的签证人要从当天起,要提交自己的社交平台及账号名称。范围涉及QQ空间,豆瓣,新浪或腾讯微博,优酷,及其他主要国外流行社交平台。



虽然美国使馆表示,并不是单独针对中国赴美人员,这一要求在全球范围内执行,但如今这种形势下,的确是瓜田李下。


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针对中国人专门作出的改变。


02


美国又是抬高门槛,又是增加成本限制中国留学生入美的方式,引起众怒。


有人不禁叩问, 美国不是崇尚自由与平等、尊重人权吗?这种搜查别人私密、限制入境的行为,明显带有歧视色彩,是对人权的践踏。


美利坚众合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科技、经济、教育,是吸引全世界人留学生的原因不假,但 美国更大的魅力,在于它一向标榜自己的民主与自由。


曾经的美国是陈寅恪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最贴切的地方。正因此,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才有那么多留学生与学者赴美。


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8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这些数量中有1/3去了美国。


但自从中美贸易摩擦开始,美国背弃了自己的民主、自由原则,通过政治干扰教育。


从去年开始, 美国就明里暗里强行封堵中国留学生与学者赴美。


于是,我们能看到,2018年中国赴美人员的数量15年来首次下跌。



美国的政治除了干扰教育外,还在干扰学术。


一周之前,通过政治手腕要求全球最大的学术组织IEEE封禁华为,昨天IEEE迫于舆论解除了对华为的封禁。


禁令虽撤销,但美国与IEEE的形象却难以恢复。


03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国政府昨天作出了回应。


6月3日,针对一段时间以来,中方部分赴美留学人员签证受限、周期延长、有效期缩短,以及拒签率上升的情况, 中国教育部发布2019年第一号留学预警。


教育部提醒广大学生、学者,出国留学前加强风险评估,增强防范意识,做好相应准备。



美国的高等学府,也纷纷反对美国政府这一做法,并表示愿意继续接纳中国留学生。


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莱斯大学等学校的校长,已经发声,表示欢迎和支持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国际学生和学者。


美国的政府已不是原来的政府,美国的大学大多还是原来的样子,始终秉持着客观、公正、包容、自由的原则。


但胳膊拗不过大腿,没有美国政府的签证,美国的大学也是有心无力。


鉴于美国的不确定因素,许多中国留学改变预期,放弃以美国为留学地,改去欧洲。


这个不确定性因素会带来很多麻烦,比如你读完大一大二,想继续读大三的时候,突然不给你续签,那你就不能顺利毕业,无法拿到学位证与毕业证。


即便去了美国,估计也只能学习一些高科技之外的专业,美国抬高签证门槛,无非就是不想让自己的教育资源输出给中国。


有此担心,中国的留学生们开始调整方向。


数据显示,之前有将近1/3的中国留学生目的地是美国,现在比例下降到了17%,而去往欧洲留学的意向大增,其中去往英国的比例增至20%,超越美国。


不断减少去往美国的留学生,会给美国带来一笔不小的损失。


据昨天教育部给出的数据显示,2017学年,中国留学生为美国带来了近139亿美元的经济收入。


0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