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6月4日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公示项目,
中国广电国家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实施方案编制服务项目
正式启动。本次中国广电网络股份公司拟选聘1家单位,提供国家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实施方案编制服务,并规划项目整体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案,便于后续子项可按照整体方案中统筹的目标、范围、时间进行细化和落地。这也意味着,中国广电前阵公布的将投资7个亿建设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项目相关工作已经开始!
据介绍,中国广电集团是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整合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精神,经国务院批复,由国务院出资,于2014年5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的中央文化企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98,040.00万元。中国广电集团由广电总局负责组建和代管;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财务关系在财政部单列;由广电总局和工信部按照职责对中国广电集团相关业务实行行业监管。
中国广电集团应中央网络强国、三网融合战略而生,是广电网络参与三网融合的市场主体,是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发展的主体,是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建设运营的主体,是广电移动网的建设运营主体。
中国广电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施“智慧广电”战略,坚持“有线+无线+卫星+国际传播+内容”协同发展,按照“着力加强党的建设,聚焦网络整合发展这一主线,打造融合业务平台、产业平台、控股企业管理平台”的工作思路,推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智能化建设,依托技术革新研究建设广电移动网络,拓展国际传播渠道,强化市场推广和产品研发,加快资源共享和融合发展,努力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成为兼具宣传文化媒体和综合信息服务特色的可管可控、安全可靠的新型融合网络,发挥主流舆论传播主渠道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
根据6月4日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公示项目,中国广电国家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实施方案编制服务项目正式启动。
根据说明,本次中国广电网络股份公司拟选聘1家单位,提供国家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实施方案编制服务,并规划项目整体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案,便于后续子项可按照整体方案中统筹的目标、范围、时间进行细化和落地。
服务期设定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60日内全部完成约定的相关技术服务内容,最高参选限价含税为人民币27万元。此次已明确是实施方案编制服务项目,也就预示着后续的主体项目也将能择期而至。
实际上根据广电网以往消息可知,此次将涉及的中国广电国家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主体项目是年初便已预订的重点项目。
按照今年3月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2024年度部门预算信息可知,
2024年中国广电集团部门收支总预算70000万元,且均为国有资本
经营预算(全部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
而按照公示的中国广电集团涉及的项目绩效目标表,
本年度的70000万元全部用于——“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
”项目
,实施单位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本级(上述的中国广电网络股份公司控股股东便是中国广电集团公司,中国广电网络股份公司在企业级别方面是中国广电集团公司的二级企业)。
年度总目标:将启动国家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项目建设,需要完成国家文化专网干线节点支撑平台建设、7个区域中心平台建设、31个(其中7个由区域中心承担区域和省域平台的功能)省域平台建设以及边缘节点建设,引导各级各类宣传文化机构接入国家文化专网,按需部署文化专网赋能平台、文化专网赋能运营支撑平台等业务应用,向文化机构提供数据存储、算力等服务。预期项目实现收入≥8000万元。
2020年5月,中央文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通知》(〔2020〕3号文件),要求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
融合
,依托现有工作基础,分类采集梳理文化遗产数据;对全国公共文化机构、高等科研机构和文化生产机构各类藏品数据,标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成果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建设物理分散、逻辑集中、政企互通、事企互联、数据共享、安全可信的文化大数据服务及应用体系。
共部署了八项内容建设,包括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建设、中华文化素材库建设、文化体验园建设、文化体验馆建设、国家文化专网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数字化文化生产线建设。其中,国家文化专网建设便直接涉及到了全国
有线电视网
络,当然,其他的像国家文化大数据云平台等也均与广电网络相关。
至于中国广电此次涉及的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到底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其实根据2021年1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发布的《国家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所做的概念解释,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是指支撑文化数据确权、交易与分发管理、用户认证与管理、运营服务与监督等能力的
信息化
系统,一般部署于国家文化大数据全国中心、区域中心和省域中心等机构,分别形成全国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区域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和省域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为数字化文化生产线、文化体验设备和设施及监管部门提供服务。
另外,按照当时设定的文化大数据产业生态,主要包括了供给端、生产端、云端(包括国家文化专网)、需求端等4个环节,各环节之间通过国家文化专网互联实现数据和业务互通。相关各环节具体能力如下:
图 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生态
a)
供给端
作为文化资源数据采集和供给环节,负责维护由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为主构成的文化数据库,主要完成从各类文化机构收集文化资源数据,并向生产端各类数字化文化生产线提供文化资源数据共享服务。
b)
生产端
作为文化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环节,包括各类文化生产机构及生产线系统,主要负责对各类文化资源数据进行加工,形成文化数字内容产品,并通过云端的文化数据服务平台进行交易和传播。
c)
云端
作为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运营环节,主要由各级文化数据服务中心、所部署的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以及各类运营支撑系统组成,实现对各类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进行交易和传播,并负责对文化数据服务进行监管。
d)
需求端
作为文化数字内容消费环节,主要负责从云端获取文化数字内容,进而向文化消费用户提供文化体验服务。需求端主要包括各类文化体验设施,例如体验园、体验馆、体验厅等。一般情况下,各类体验设施中根据规模和服务能力配置文化体验
网关
、文化体验驻地网和各类文化体验装备。
e)
国家文化专网
负责连接供给端、生产端、需求端的各类系统,提供数据传输通道。
通过以上的关系便可以发现,广电网络确实是贯穿于所有的建设环节,是整体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必须参与主体力量,也意味着各地广电有线公司均能找寻到可期的执行项目。
来源
数据要素社整理自DVBCN中广5G、招标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