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利芬
感谢您关注王利芬和优米网。从央视制片人&主持人到创办优米网,我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创业历程和每日所思。欢迎大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烂板套利  ·  AI智能体(AI Agent)概念股梳理(附股) ·  昨天  
烂板套利  ·  AI智能体(AI Agent)概念股梳理(附股) ·  昨天  
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新春佳节 ... ·  2 天前  
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新春佳节 ... ·  2 天前  
晨枫老苑  ·  AI发达了,码字人怎么办 ·  2 天前  
sven_shi  ·  我回答了 @wonetao ... ·  3 天前  
笛扬新闻  ·  厉害了!柯桥汤帅亮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利芬

共享单车融资大赛,谁会耗到最后?

王利芬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1-06 17:30

正文


1月4日,共享单车平台摩拜单车宣布完成2.15 亿美元 D 轮融资。不容小觑的是,ofo C轮融资也超过了1.3亿美金。这场共享单车火热的融资大赛,谁会耗到最后?


我们用简单一张图,来看两家公司背后的资本力量是哪些。



1、投资的“占道思想”


一眼就明了,两家公司背后出演的阵容都非常强大。如果一个行业有一定前途,有用户基础,长时间决定成败的是团队和运营,而短时间决定成败的就是资本。


目前摩拜单车从资本力量已经远远超过了ofo。摩拜单车为什么有这么多资本出演阵容呢?这里他有一个占道思想。


在投资里面,我把这家投资公司搞定了,我可以跟你进行限制性条款,你就不能投我的竞争对手。说老实话,资本市场能投B轮以上的投资机构就那么多,如果一家把它占住了,并且进行限制性条款,投资方就不能投他的竞争对手。这种情况下,竞争对手的资金就会枯竭。创业公司如果最后没有现金流,要么就被人收购,要么就被兼并破产清算等等。

 

2、资本对于创业者意味着什么?


回想滴滴和快滴两家当时在南北竞争的时候,最后之所以能够走向合并,背后也是资本的竞争。


快滴创始人陈伟星,他主要的投资方是阿里巴巴。陈伟星曾经告诉我,最后一轮的时候,当时阿里巴巴可能是蔡崇信蔡总或者马云马总直接找到孙振义。因为滴滴的融资阵容里没有想到孙振义的日本的投资,这个人就像一个黑天鹅一样,最后杀出来。最后快滴之所以有力气打到最后,拿的就是孙振义的钱。如果快滴拿不到孙振义的那一大笔美元,那就没有资格谈合并,那滴滴就要打死你,一直打,打到最后血流成河。最后以非常便宜的代价把你吃掉。


现在我们看到,滴滴快滴进行合并的时候,虽然是以滴滴为主体,快滴有一点被吞并的感觉。但是当时坐在谈判桌上,是比较平等的谈判。而且快滴的陈伟星是大金额套现出去,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条件,是因为他前面做了一轮非常艰辛的融资,把孙振义引进这个资本大战里面。所以最后决定两个企业生死的,尤其是第一名第二名进行行业性的竞争和洗牌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融资。

    

我特别想提醒创业者非常要命的一点,当你创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实你对资本的认知是否到位,你是否有强有力的融资能力,这件事情实际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融资能力是决定公司命运的决定性能力。

 

3、真正决定共享单车胜出的核心要素有哪些?

    

现在摩拜单车和ofo不管谁打赢,肯定不是一直在血拼。我认为不会出现两个公司长期打下去的结局。真正决定共享单车胜出的核心要素有哪些?


第一,产品非常重要。

最后两公里城市的痛点需要解决,产品非常重要,产品不好一切不好。如果单车产品品质不好,用户体验就打了折扣,甚至直接会让用户放弃骑这个企业的单车。


第二,企业最要命的是用户体验。

共享单车在国外的对标企业是什么?就是纽约的Citi Bike。Citi Bike已经成为美国最大自行车共享的项目。但是一直到现在还没有盈利。为什么?一、软件系统有问题。二、定位不准确。三、用户找不到停车桩,综合问题导致最后用户拒绝付费。所以从国外对标企业来看,其实对于共享单车第一位的挑战不是政府的监管,而是用户的体验。用户体验是一切互联网公司最根本的东西。

   

第三,规模化的能力是让企业走得更远的利器。

对于共享单车的用于体验,用户存放单车的点特别多,我的单车也特别多。车多人多,人多车多,这样不断的正向循环,这就是非常好的体验。这就要考验运营的精细化。


而共享单车的用户体验最后,实际上彰显的是你规模化的能力。自行车规模化,就是未来谁能把你自行车的造价更低,又好用,谁就能更胜一筹。供应链是这个里面很要命的事情。如果一辆车贵十块钱,对于企业就很吓人。   


 第四,就是公司的合伙团队。

共享单车对于创始人的考验非常大,看ofo的创始人,25岁是个90后。90后的创业能够把ofo做到今天已经相当不容易。在创业这件事情上,年龄大一点会更加占优势,因为创业是跟人打交道,你要跟投资人打交道,你要跟顾客打交道,你要跟团队打交道,你要跟种种合作伙伴打交道,你要跟供应链打交道。


目前我看到摩拜单车的两位创始人,其中有一位是汽车财经记者。她们主要的大拿是王晓峰,已经40岁,原来在谷歌干过,是前上海UBER总经理。看到这几点,我就认为这两个女孩子找的创始合伙人非常会找。创始人的能力,摩拜现在很有优势。

 

4、共享经济在中国的生存环境和未来的格局


UBER和滴滴合并之后,我们在湖畔大学做了一次讨论,其实共享经济在中国无论从社会、文化、心理,社会的准备接受程度都是不够的。

    

我个人也做过共享经济的探索,我做了行行。在行行之前,其实也做的还不错的叫在行,在行又做了分答。共享人脑、智慧的共享企业在全世界有200多个。实际上这是一个大平台流量的一个产品。我们的行行是没有机会在这场战斗力取胜,所以我关掉了行行。

    

共享经济的敌人是共享,受到过去消费习惯的影响,我们想不到这件事情要去共享。我把各个行业的专家放在行行上面,但如果你遇到了问题,其实你多半是在熟人圈里去解决。你有事情先找家里,然后找同事同学,这是千百年以来的习惯的方式。我们要来改变这样一个思维模式、思维定式,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在一个互联网的冬天里,共享经济如果没有大资金量对人们思维惯性的改变打掉,实际上这是行业里面面临很大的困难。

     

信用、道德、文明的习惯也没有准备好。我举一个例子,比如我那天赫然醒目在汽车道上看到一辆小黄车,我就觉得很奇怪,你骑了一辆单车,你怎么能放在路中间呢?平时我也看到很多小黄车躺在路上乱七八糟,这是什么情况?当共享经济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的文明意识是没有准备好的。


    共享经济还需要一定的年头,需要假以时日。一个因为它是流量的生意,一个是因为时机未到。


王老师周一到周五,每晚都会在直播平台聊热点、聊创业。为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们建立了直播观众交流群,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加入!福利多多等你来!


福利:

1.不定期的小礼品

2.王老师线下交流见面会

3.优先选取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作为直播主题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加直播助理微信进群【ID:zhibo12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