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铅笔道
铅笔道是不说谎的创投媒体,专注于原创真实报道,不卖广告、不卖软文、不卖培训、不做FA,报道对象主要为B轮融资前的早期创业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点拾投资  ·  阳春二月,我们又跟投了20万投顾组合 ·  19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铅笔道

做冻品贸易他遇物流难 建平台对接货主与车源 50天促100余笔订单

铅笔道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5-09 09:29

正文

◆ 马力冷运创始人邱魁


文| 铅笔道 记者 毛宁


导语


作为一位连续创业者,邱魁入局物流业已有10余年。 2012年,他第二次创业,做起了进口冻品供应链。在拿到国家进口冻品准入资质后,他从澳洲、巴西等地进口冻品,运进国内完成交易。


但冻品的物流环节让邱魁很是头疼。 缺少与有承运能力的的物流公司信息对接的渠道导致配送效率降低,从而引发时效、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受困于此,为寻求对策,邱魁决定自己来创造一套解决方案。 去年11月,他成立马力冷运,从甲方转变为乙方,为需要冷链车运输的货主匹配有合适车辆的车主,撮合双方达成交易。


今年3月,马力冷运App正式上线,并于上线当天获得第一笔订单。 截至目前,马力冷运已获得1000多位认证用户(货主),聚集32500辆冷链物流车,并完成100余笔订单。



注: 邱魁 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从甲方到乙方


一单500斤货物,需要从上海出发,运输到内陆。但因为承运车辆的一系列原因,原本应该两三天到达的货物,最终用了整整10天。


这让正在做冻肉进口贸易供应链的邱魁很气愤,花了比平时贵一半的价格,却还没有保证时效性。 在开会的时候,他直言管控配送的员工办事不力。但是,员工们却觉得很无辜,他们认为,公司主营贸易供应链,对物流管理方面的关注度本来就很少。


后来邱魁发现,公司把配送环节交付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但对方常出现寻找配送车辆耗时长、价格高的情况。


“这个现象在冷链运输业很常见。” 邱表示,当下冷链运输业充斥着多处标准缺失的现象,比如运输费用没有标准的参考,即使是十几年的老司机,也只能随行就市告诉货主当前大概的价格。


另外,货主和车主之间充满了信息屏障。 在邱魁看来,货主、车主和物流公司,三者关系就像以物流公司为中心的折线,另两者却没有交集。


彼时,他的冻品供应链生意越做越大,先后与华润万家、沃尔玛等大公司合作。但后者并不满足于冻品类供应服务,希望邱魁能一并提供生鲜等品类的供应及门店配送服务。

这让邱魁犯了难。 生鲜和冷冻品存在巨大区别,首先在配送环节便需更加精细化:运输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储存温度以及要求极高的时效性等。

寻找解决方案的他,一度找不到方向。 已经二度创业的邱魁,最终决定,开始自己第三次创业,创造出一套解决方案,既解决自身需求,也能让更多货主完成交易

为了验证想法,去年3月,邱开始市场调研。 从深圳到江苏、河南,他参观了不少加工厂,拜访了业内同行和大量的物流司机。7个月后,邱魁理清思路,决定做一个冷链运输信息匹配平台。同年11月,马力冷运正式成立。

50天促成100余笔交易


三月里,地处西南的重庆仍有些凛冽,但邱魁的心却因紧张而躁动不已。公司的地推团队带着推出的系统正开展初次宣传,而自己成立马力的想法第一次与陌生客户见面,“真的担心没有反馈”。

◆ 马力冷运团队照片

但丑媳妇迟早要见公婆。直到夜里11点半,邱才从手机屏幕里获得了巨大温暖。当时线上的沟通会,同事们反映的市场接受度已经超乎邱的预期,达到70%。 项目在当天便获得订单,完成了100多位的用户注册量。

今年3月,马力冷运App正式推出。 App分为货主端和车主端。货主在系统上注册认证后,提交运货需求(货物量、出发地、目的地、运输时间等)后,便可等待平台的客服专员为其匹配合适的车源。

而车主们需要提交身份证、行驶证、营运证等信息,待审核通过后才能接单运输。 平台会将车主的信息(承载量、运输价格等)上传至系统,从而实现对接匹配。

为了获取更多冷链车辆资源,团队一方面与物流公司合作,完成签约后得到对方的司机和车辆资源,另一方面也从线上冷链运输交流群收集信息。另外,冷库物流现场和项目司机组地推人员也是拿到车主资源的渠道之一。

但邱魁表示,物流公司是获取车源最主要的渠道,也是马力冷运搭建全国运输网络的关键。 “我们已经签约了300多家物流公司,获取了近千条成熟运营线路资源。”

他表示,马力不是冷链物流网络的创造者,而是运营者。在获取线路之后,团队会进一步整理,通过划分节点城市,形成新的网络布局。目前,马力冷运基本覆盖全国一二三线城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