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钟正生经济分析
追踪海内外最新宏观政策和经济走势,分享来自莫尼塔宏观团队的最新观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能源观察  ·  新能源全面入市新政出炉 ·  昨天  
能源电力说  ·  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抽水蓄能重磅文件! ·  3 天前  
南方能源观察  ·  2024年广东新能源产业集群营收破万亿,达1 ... ·  4 天前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up to no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钟正生经济分析

经济“温差”的三点理解

钟正生经济分析  · 公众号  ·  · 2024-04-17 11:22

正文

平安首经团队:
钟正生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0090001
张   璐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2100001
常艺馨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2080003

核心观点

2024 4 16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 2024 年一季度增长数据。 我们重点分析以下三个要点:

1. 经济开局良好。 2024年一季度中国实际GDP录得5.3%的较高增速,环比增速为2015年以来最高值, 为全年实现5%左右的增速提供有力支撑。 考虑到去年二季度GDP环比的低基数,2024年上半年中国实际GDP增速能够达到5.3%以上,即便下半年GDP增速回落至4.7%左右,也可实现全年增长5%的目标。经济平稳运行背景下, 短期内增量政策出台的必要性不足。 财政政策方面,据政府工作报告安排,2024年中国可动用的两本账广义赤字较去年多1.28万亿,财政增量规模可观。我们预计,2024年二三季度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将集中发行和落地使用,现有政策能够对经济增长形成持续支撑。货币政策方面,海外美联储降息时点的不确定性增强,人民币汇率仍是政策宽松的重要考量。

2. 市场体感偏冷。 1) 价格低迷影响市场“体感”。2024年一季度,中国名义GDP同比增长4.0%,而GDP平减指数仅-1.3%。企业的营收、利润和政府财政收入均与名义GDP挂钩,低物价意味着企业“增收不增利”,不利于工业库存周期的启动,也会加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压力。从GDP平减指数看,2023年二季度至今已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 2) 房地产投资虽有好转,各项面积指标却趋回落。从中指2024年3月的调查数据看,居民购房信心仍不足,或使“销售-拿地-新开工”的房地产投资内生链条难以明显恢复。

3. 产能过剩待解。 当前工业和制造业呈现两点特征。 一是生产快于需求 ,一季度工业增加值较快增长,产销率却回落至2000年以来(除1月)的最低点。 二是投资快于生产 ,一季度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9%,高于生产的6.7%,或得益于新一轮设备更新政策支持。然而,2021年起制造业投资的快速扩张已三年有余,新增产能不断投放,逐步拉低企业产能利用水平。 20 24 年一季度,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回落至 73.6% ,为 2016 年四季度以来的历史次低点 (仅高于 2020 年一季度)。 过低的产能利用水平体现产能过剩的潜在风险,现有闲置产能会抑制新增投资,往往伴随价格中枢回落、行业预期回报率下降、债务及金融风险抬头、涉外贸易争端增多等一系列问题。 从统计局公布的分行业产能利用率看,装备和高技术制造业明显存在产能利用不足问题,这恰是 2021 年以来受政策支持力度较大、投资较快增长的制造业行业。 适度的产能冗余有助于平衡“效率”和“安全”的关系,却也会影响产能去化的步伐,推迟市场出清的时点。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 产能周期下行幅度和时间超预期,海外经济衰退程度超预期,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蔓延等。


2024 年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一季度增长数据。2024年一季度中国实际GDP增长5.3%。 在生产端, 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录得6.1%和5.5%的增速,为实现5.3%的实际GDP增长奠定基础 。在需求端,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5%,较2023年全年的3%明显提速;出口交货值增长0.8%,而2023年全年为-3.9%,外需恢复为经济增长注入动能;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至4.7%,受基数抬升的影响。我们重点分析以下三个要点:



经济开局良好

2024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为全年实现5%左右增速目标提供较强支撑。 2024年一季度中国实际GDP录得5.3%的较高增速,环比增速也达到为2015年以来最高值,略强于2023年一季度疫情防控优化初期。 考虑到去年二季度经济环比偏弱,低基数或将推升2024年二季度GDP进一步提速,意味着2024年上半年中国实际GDP增速能够达到5.3%以上,即便下半年GDP增速回落至4.7%左右,也可实现全年增长5%的目标。

经济平稳运行背景下,短期内增量政策出台的必要性不足。财政政策方面,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2024年中国可动用的两本账广义赤字约9.46万亿,较2023年全年可动用规模提高1.28万亿,财政增量规模可观。我们预计,2024年二三季度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将集中发行和落地使用,现有政策能够对经济增长形成持续支撑。 货币政策方面, 海外美联储降息时点的不确定性增强,人民币汇率仍是政策宽松的重要考量。



市场体感偏冷
价格低迷影响市场“体感”。
  • 企业的营收、利润和政府财政收入均与名义 GDP 挂钩,实际 GDP 与名义 GDP 增速的差距意味着企业“增收不增利”,也会加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压力。同时,作为领先指标的 PPI 低位震荡,不利于工业库存周期的启动。

  • 2024 年一季度,中国名义 GDP 同比增长 4.0% ,较实际 GDP 增速低 1.3 个百分点,因 GDP 平减指数增长 -1.3% ,主要受物价低迷的拖累。 GDP 平减指数看, 2023 年二季度至今已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

  • 政府工作报告对财政赤字率与新增赤字规模安排,暗含了对名义 GDP 增速目标的假设。我们测算, 2024 年名义 GDP 增速目标的“隐含下限”在 5.6% 附近,剔除 5% 的实际 GDP 增速目标,对应 GDP 平减指数的目标下限应在 0.6% 附近。以一季度物价数据线性外推,实现物价温和回升的目标仍需努力。

房地产投资虽有好转,各项面积指标却趋于回落。

2024年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为-9.5%,相比2023年跌幅略有收窄。然而,一季度房地产施工面积(-11.1%)、房屋新开工面积(-27.8%)和商品房销售面积(-19.4%)同比跌幅分别较2023年末扩大3.9、7.4和10.9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则从2023年的17%,转为2024年一季度的-20.7%。

从中指调查数据看,2024年3月选择“购房意愿强于上月”的人数占比约17%,环比2月回落2.2个百分点,创近一年新低;半年内计划购房的居民占比约18.2%,远低于2023年末的24.3%。足见 居民购房信心不足,或使“销售-拿地-新开工”的房地产投资内生链条难以明显恢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