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泛生子基因
genetronhealth.com 泛生子是由美英中等国顶尖教授、博士、专业商业人士等海归与本土高端人才创办的,旨在为中国广大健康人群、癌症患者、癌症高危人群提供最优质的分子诊断分析,以及领先世界的精确个体化诊疗方案的高端服务型技术企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肿瘤资讯  ·  2025 ELCC ... ·  昨天  
新青年麻醉论坛  ·  机械通气患者高碳酸血症的处理思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泛生子基因

李刚教授专访:分子检测技术助推神经领域精准医疗新发展

泛生子基因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9-04 18:14

正文

注:文章转自丁香园(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原文内容)


2017年8月26日,泛生子聚“精”汇“神”华北六省一市神经系统肿瘤精准医疗论坛在青岛如期举办,会上有幸邀请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刚教授,就“神经领域精准医疗”热点问题进行诠释、点评。

图: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刚教授


精准医疗的“精准”才是真正的精准

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希望精准医学可以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而 中国精准医疗计划已被列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重大专项 ,由此可见精准医疗的重要性。


可能有人疑惑,在神经系统肿瘤方面,“精”和“准”不一直都是外科医生诊治疾病的追求吗?在保留功能的前提下最大范围切除肿瘤,这一直都是外科医生追求的一项原则。为何现在又说“精准”?那么 以往的精准与新时代的精准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这个问题,李刚教授表示 :“在没有精准医学的概念和实施手段的时候,我们能达到的‘精准’非常有限。那时切除肿瘤主要是靠外科医生的经验来判断,感觉这个肿瘤我切除差不多了,就收手了。也就是说, 外科医生在手术时没有一个精确的标准和方式去衡量到底切除范围怎么样,所谓手术切除的‘精准’全靠经验和运气。


“而 新时代提出的精准医疗,才是真正的‘精准’ 。它体现在整个诊治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术前全面精准地了解肿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结构关系,术中实时掌握手术切除情况,术后通过分子检测了解肿瘤的特性,从而选择最敏感的药物进行后续治疗,并准确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


分子检测技术是神经领域精准医疗的一项重大进展

日益先进的影像学检测仪器,比如:CT(3D、血管成像等)、PET、MRI(包括常规检查序列、用于肿瘤诊断的序列等),以及病理免疫组化检测、分子靶点检测,还有神经电生理监测、皮层监测、术中CT、术中核磁共振,以及神经导航、荧光造影等都可以说是该领域精准医疗的进展,这些进展推动着神经领域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


对于分子诊断产品,李刚教授评价: “我认为,对于脑胶质瘤这种恶性肿瘤,分子检测可以说是在所有进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如前面所述,分子检测出现以前,我们难以预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放疗、化疗的疗效,因为这个肿瘤分子特性如何,它对化疗药物、放疗手段敏感不敏感,我们一概不知;而通过这类产品,我们可以从分子水平获取该肿瘤的足够信息,这样针对病人后续的个性化治疗,包括预后的判断都是很有帮助的。”


在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着临床医生对于精准医疗或是分子诊疗方面态度不一的现实问题。 对于这种现象,李刚教授给出了解释及解决方案: “首先是医生要先接受这个事情。像大型医院,可能参加的学术活动多,交流多,自然对前沿技术信息的掌握也较多较快;而对于基层医院,可能就欠缺很多。如果医生连这个手段都不了解、不熟悉,那怎么能给病人去做呢?所以说,首先要 加强对临床医生群体的教育和培训,让大家都了解基因检测这一技术的在精准医疗中的重要意义 。这是第一步。

有了这种概念以后,我们在治病救人时,就能够把检测意义准确的传达给患者群体,通过这样的工作,让患者逐渐认识并接受这种检测技术。这样的话,就能慢慢地把医生诊疗水平的提高和患者治愈的愿望结合起来,使产品向临床推进中变得更加顺利。

再一个就是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几家医院有这种分子检测平台,这极大地限制了该技术和产品的临床应用。此外,价格也是阻碍患者易于接受的因素之一。尽管如此,作为医生来讲,我觉得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给患者介绍这种先进的技术和检测服务,帮助患者做出最有利于疾病治疗的选择。”


脑胶质瘤的“早诊断、早治疗”任重而道远

图: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刚教授(左)与杜克大学讲席教授、泛生子首席科学家阎海教授(右)

李刚教授透露:“除了参加此次聚精汇神与大家分享精准医疗的心得外,我此次 还要和阎海教授带领的泛生子团队交流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那就是如何早期发现恶性肿瘤。

发现的越早,肿瘤的治愈率越高。但是中国的现状是什么呢?病人来的时候,都是已经有感觉、有症状了,而此时大多已经到了一个较晚甚至已经晚期的时候了。即使你采取再多的先进的治疗手段,它的预后也很难尽如人意。

所以说 后续肿瘤精准医疗的发展方向,我觉得应该是早发现、早治疗。 如何实现这一点呢?我们知道现在的体检都是一些基本项目,很少包含颅脑CT、颅脑核磁共振,因为这些相对是比较昂贵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