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佛山发布
行走在古街老巷,细品她的历史韵味;穿梭于繁华商圈,聆听她的都市脉搏。这里是千年之古镇、开放之前沿——佛山! 佛山发布是佛山影响力最大的政务公众号:周阅读量约100万,每15个市民就有1个粉丝。期待您关注!让我们相约佛山、感受佛山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湾区最新闻  ·  事关最低工资!广东刚刚宣布调整 ·  20 小时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气温破30℃?别急,冷空气又来了! ·  2 天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揪心!商场突发爆炸,已致多人伤亡 ·  2 天前  
开平广播电视台  ·  退钱了!退钱了!3月31日截止!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佛山发布

品味老佛山!这些古怪街巷,你认识多少?

佛山发布  · 公众号  · 广东  · 2017-05-21 13:43

正文


尽管佛山的生活节奏并不算很紧张,我们每天行走在街巷之间,却还是有着不少东西慢慢在改变,最终只停留在记忆中……今日就带着大家一起“穿街过巷”,探寻那些时光里的佛山老街巷故事!



老街巷:查无此地名


旧城改造,佛山很多老街巷在新规划中被新的路名、地名所取代,留下的只有文字资料的记载和老人口口相传的故事。


➤隔塘大街


位于如今岭南天地与祖庙之间的一带。当时,一位从事纺织、铸造的霍姓商人住在这条街上,并且把这里发展成为当时佛山棉织市场的中心,人们为了纪念他,便用他的字“隔塘”命名街道。


然而,随着2008年岭南天地片区整体改造,这条街名彻底消失。同时消失的还有甘子坊、善庆坊、福晨巷、营前街、沙堆巷等。


➤找钱巷


原址在如今文会里一带。当时这一带是钱庄聚集地,顾名思义,人们就在这里找钱。如今这条街巷已经寻不到踪影了。


➤舍人十三街

如今留下来的舍人前街,墙面充满了岁月斑驳的痕迹。


在禅城燎原路附近,以前有一片地方人称“舍人十三街”,包括上街、中街、后街、横街等十三条街巷,以纪念一位舍己救人的佛山梁姓杉木商人,因此把他经商的所有街巷均命名为舍人街。而如今留下来的只有舍人大街和舍人前街。


➤雅巷


位于禅城,曾北接安宁街,西接福禄路。传说清咸丰年间,陈开、李文茂在佛山起义失败,琼花会馆被烧,附近一带毁为瓦砾,故称为瓦巷。后人认为瓦字粗俗,改为雅巷。但在莲升片区的改造中,雅巷也不复存在了。同一片区的聚龙街、汇龙街、云龙里等也都已消失。


原来是换了马甲


➤统一规划:大福路—岭南大道


贯穿市政府到市一医院的道路,原名大福路,是佛山首批命名的道路之一。 2006年,佛山提出中心组团概念,为保证主干道名称统一性,将原大福路、大福南路、大福路南延线统一命名、更名为岭南大道,分岭南大道北、岭南大道南两段。


➤优雅一点:瓦窑—雅瑶


南海大沥雅瑶,原名为瓦窑,以前此处以烧瓦为业,后人觉得“瓦窑”的名字过于粗俗,便 取了粤语同音字“雅瑶”为名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罗村的充美,原名“涌尾”,意思就是在河涌尾段,为更好识别地名,而更名为“充美”,粤语发音和国语发音都无缝转换。黄岐的狗村也因此更名为“九村”。南海和顺的大混滘,小混滘,则取了谐音为大文教、小文教。


佛山街巷取名方式多样


清朝时,随着工商、文化大发展,人口激增,当时的佛山新开了很多街巷,街巷名起得颇为讲究。可谓“街街有名,巷巷有古。”


➤得名于人事和传说


像舍人大街、隔塘大街这些街巷名称,都得名于当时居住在这里的人和围绕他们所发生的事。


另外,想象、传说也是古时的重要命名法则。如恩光里,从前这条街的所在地有几个小小的山包,远远看去就像几个气势宏大的陵墓,当时的居民便夸张地将其称为皇陵。皇陵既然在这里,那么这条街道也就自然受到皇帝的恩宠。


➤源于地理位置和行业聚集


有的以地理位置命名,比如汾水西街、西便巷、快子直街。旧时佛山是以铺来划分地区 ,几乎每个铺都有以龙命名的街巷,比如青龙坊、金龙街、登龙里等等。


而包含龙字的路名中,当属“聚龙”最多,基本上老城区每一个地方都有一条聚龙路或聚龙巷,聚龙上街、聚龙下街等。如果要去哪一条聚龙街,一定要问清楚在哪一个地区,否则分分钟可能找错地方。以前因此寄信寄错地方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常常让老街坊们“哭笑不得”。


慢慢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一批又一批“聚龙巷”和“聚龙路”逐渐离开了市民的视线。虽然,以龙命名的街道已经越来越少,在佛山市地图上搜“聚龙街”,还是搜出了7条。☟


➤取个好意头


“意头”,对于佛山人来说十分重要,不要说大马路,即使是横街窄巷,佛山人都会讲究意头慎重起名,改名也会十分慎重。


筷子路与快子路常令人津津乐道、福禄路与福宁路充满好意头……佛山人对于路名的执着与佛山人讲究“意头”有关。



以1931年佛山首批命名的路名为例,升平路、福禄路、福贤路、大福路、锦华路,都是对当时社会的祈愿。



重名了怎么办?


正如前文所提到,佛山有着很多条“聚龙街”,重名的尴尬还是难以避免。


而不数不知道,佛山竟然有10条教育路、9条建设路? 因为一旦更改地名,该路段居民需要更换房产证、身份证、户口簿等一系列问题,考虑到复杂性,在不影响通信、道路辨识的情况下,便没有更名,一直并存着。



但佛山老街巷也有奇特之处,如松风路就有“双胞胎”!


“松风路”也是佛山人挚爱的一条老路,每年花市开锣,松风路必然人潮拥挤,人声鼎沸。据《佛山市地名志》介绍,禅城区松风路,原是禾花巷、洪圣庙、洪圣街、安坐街、南便巷等,1959年,这几条路一道合并并正式改名为“松风路”,取松树的风格之意。




这条被佛山人津津乐道的松风路,是有双胞胎的。或许知名度并不如“胞兄”的高,但这条坐落在南海区狮山东区的松风路字字相同。那它和禅城的松风路有何关系呢? 原来,在1995年,原狮山松岗北起松岗大道新开建一条马路,由于位于松岗大道上,因此命名为“松风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